世界十大管理大师思想 世界十大管理大师是谁

世界十大管理大师?

1 彼得·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彼德·圣吉(Peter M. Senge) 3 约翰·科特〔John Kotter〕

4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5 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 6 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zberg)

7 克里斯·祖克(Chris Zook)

8 汤姆·彼得斯 (Tom Peters)

9 诺尔·迪奇(Noel Tichy) 10 高登·唐诺森(Gordon Donaldson)

延伸阅读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什么书中?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五大管理学之父?

1、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

没有谁能够超过彼得·德鲁克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了。他将先前人们熟视无睹然而又不辨究竟的企业活动提升为一门科学——管理学,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大师小传:

彼得·德鲁克(1909-2005),“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其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职业经验,造就了一代管理宗师。他生于维也纳并在那里和英国接受教育,在德国法兰克福当报纸记者的时候获得公共与国际法博士学位,然后担任伦敦一家国际性银行的经济学家。后来他去了美国,先是在大学里担任政治与哲学教授,接着就在管理学院开始了长达60年的管理教育和咨询工作。

他一生著作等身,撰写了几十本管理著作,其中《管理的实践》和《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是他的巅峰之作。提出了“目标管理”、“知识工人”等众多刷新管理界的创见。

他的突破性思想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管理学一起走过从目标管理到管理知识工人的过程。

【2、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者之父】

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该书与随后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等书,使彼得·圣吉不仅登上了“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的宝座,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浪潮。

大师小传: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主席。

彼得·圣吉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1970年在斯坦福大学获航空及太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取得社会系统模型塑造硕士学位,进而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系统动力学奠基人佛睿斯特教授,研究系统动力学整体动态搭配的管理理念。

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彼得·圣吉一直致力于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在其中,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他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深度对话与模拟演练游戏融合,透彻领悟了导师深奥理论的要义,同时着力使系统动力学的要领简单化、通俗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发展出了影响世界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3、斯蒂芬·柯维:美国《时代》周刊“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人类潜能导师】

1989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出版,在商界产生巨大影响。该书曾高居《纽约时报》最畅销书籍排行榜之首,并占据畅销书排行榜长达七年之久。2002年,《福布斯》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

大师小传:

斯蒂芬·科维,1932年出生在美国犹他州首府盐湖城,1950年毕业于犹他大学,继而又取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学位。他毕业后留校任教。

科维是科维领导中心创始人。1997年,该机构与富兰克林公司合并,成立了富兰克林科维公司,斯蒂芬·科维出任联合主席。富兰克林柯维公司是一家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世界顶尖级公司,与《财富》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和成千上万家中小型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建设性合作关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集思广益和不断创。

【4、吉姆·柯林斯:著名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

吉姆·科林斯说他自己是“一个见证伟大公司的人——他们如何成长,如何取得最好的业绩,如何完成从好公司到伟大公司的转变”。他的著作《从优秀到卓越》就是这一评价的典型例证。

大师小传: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获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杰出教学奖,先后任职于麦肯锡公司和惠普公司。与杰里.I.波勒斯合著了《基业长青》一书。书中提出了他的主要管理思想。

“造钟,而不是造时。”通过仔细的对比分析,柯林斯相信自己最终找到了伟大公司的基因。“伟大的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打入市场;他们并非致力于发展高瞻远瞩领袖的人格特质,而是致力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的组织特质,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柯林斯的另一个发现是:18家伟大的公司在总共长达1700年的历史中,只有四位CEO来自于外部。

【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

作为战略管理领域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迈克尔·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的“竞争战略的五力模型”和“三种竞争战略”已经被视为战略管理领域的圭臬,波特本人也被称作“竞争战略之父”。

大师小传:

波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他,26岁就拥有了哈佛商学院教授的头衔,创造了哈佛历史上最年轻教授的记录;32岁时他又获得了哈佛商学院终身教职,并最终获任哈佛大学的“大学教授”之职(University Professor,是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波特是哈佛历史上第四位获此殊荣的人)。

“竞争战略的五力模型”: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

“三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6、汤姆·彼得斯:商界教皇、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后现代企业之父】

汤姆·彼得斯是管理大师中的一个异数。他几乎没有自己的理论建树,然而,凭借一本《追求卓越》,却掀起了经营实践中的滚滚浪潮。

《财富》杂志曾经声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汤姆·彼得斯的时代”。《商业周刊》也指出“无论你对汤姆·彼得斯的言论喜欢还是嫌恶,他都称得上是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优秀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天才。”

大师小传:

1942年彼得斯出生于美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他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然后进入美国海军服役,退伍后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1972年,彼得斯获得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1974年又获得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五角大楼和麦肯锡。

彼得斯是一个疯子和一个天才的完美结合,让管理学得以从象牙塔中走出,变得极富商业色彩。他主张管理者应该用疯狂的手段对付疯狂的世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疯狂的时代需要疯狂的组织。”

在泰勒之后,还有哪些管理大师们?

在泰勒之后,还有多位(号称十大管理大师)管理大师,试列举如下几位:彼得.德鲁克、彼得.圣吉、约翰.科特、迈克尔.波特、加里.哈默尔、亨利.明茨伯格等。

四大管理学家?

管理学大师有:

1、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2、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简称SoL)的创始人和主席。国际组织学习协会是一个由致力于“人和组织的互赖发展”的企业、学者和顾问们所组成的全球性社团。被评为顶尖管理大师《金融时报》(2000年);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商业周刊》(2001年10月); 被誉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3、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

1980年被哈佛商学院授予终生教授,是哈佛大学历史上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二人之一。因改革哈佛商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而受到埃克森奖;因提出企业领导的新观点而获JSK奖;因撰写最佳哈佛商业评论文章而两次获麦肯锡奖;因著作《松下领导学》而获《财经时代》的全球商务书籍奖。

4、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波特博士的竞争战略课程是哈佛商学院必修课之一。他先后获过威尔兹经济学奖(Wells Prize in Economics)、格雷厄姆-都德奖(Graham and Dodd Award)、亚当·斯密奖(Adam Smith Award)、查尔斯·库利奇奖(Charles Coolidge Parlin Award)。

管理大师是什么意思?

《管理大师》是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阿德里安伍尔德(英)。

该书探讨了互联网的兴起、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实力、2008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对于管理的贡献与挑战,点评了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管理大师》延续了《企业巫医》“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风格,聚焦近20年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一方面揭示了管理理论的不成熟性――它的大门罕见地向江湖骗子或是准江湖骗子敞开着,并且先天倾向于一时的热潮;另一方面也肯定了管理理论也蕴藏着大批宝藏,正因为有目标管理、精益生产、节俭创新等管理创新理念,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