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后一个皇帝_一天到晚的尽说吹牛皮怎样厉害请问怎样才能算一个合格称职的牛皮克?吹牛皮的精隋是什么?

一天到晚的尽说吹牛皮怎样厉害请问怎样才能算一个合格称职的牛皮克?吹牛皮的精隋是什么?

  • 总说吹牛皮厉害,真拉一头母牛过来你能吹吗?
  • 吹牛皮的来历 兰州一带黄河水流湍急,木船常被碰坏,当地人就用整只羊皮晒干漆上油漆,吹上气使它鼓起来,再把几只羊皮扎在一起,就可以渡河了。 羊皮筏子较小,人们常用嘴把它吹鼓起来。有个人说他不仅会吹羊皮筏,而且还能吹起牛皮筏来,后来有人真的将牛皮拿给那人去吹,因牛皮太大,那人怎么吹也吹不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用吹牛皮来形容爱说大话的人。 吹牛的来历 人们称呼说大话叫吹牛皮。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作为渡河的工具,把小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成为大筏子,大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 宋朝有一个人,叫杨璞,很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把屁给憋了出来也没有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 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饿死很多跳蚤,天亮时想起了从家里出来时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看完他的诗后,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交待说是出门时老婆子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头皮。 “吹牛皮”的来历分类:追根溯源 .吹牛:源于屠夫。从前(现在也还有),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是在“吹牛”! “吹牛”又叫“吹牛皮”,但不明其来源的人,为了进一步强化其贬义,将它连谐带讹地说成“吹牛B”或略作“牛B”;由于这最后一个字在书面上常用“×”来代替,所以,现在又有人把“吹牛”说成“牛叉”。 人在“吹牛”的时候,常常会显得气势夺人。依据这一点,人们又把运势走旺的人和事形容为“真牛”(真棒)。股市的“牛市”“熊市”中的“牛”并不来源于此。股市上涨,走势曲线便向上扬起,形状恰似昂头立角的公牛的轮廓;下跌,曲线便呈下弯的弧形,与弓背垂首的熊相似。 不过,“牛市”之“牛”,与“真牛”之“牛”来源虽不相同,但在“运势走旺”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宋朝、晋朝为什么没有千古一帝?

  • 我说的是军事武功、才华一流、开疆扩土的。秦有秦始皇、汉有汉武帝、隋有隋炀帝、唐有唐太宗、元有忽必烈、明有明成祖、清有康熙。宋朝、晋朝呢?
  • 个人看法,说来你听听。首先,太祖有云: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前面的秦皇汉武唐宗,都可以说是千古一帝,既然宋祖在后面跟他们并列,那么也可以部分程度上说,即便弱于他们,也不会弱的太多。其次,如果你看其他,有千古一帝这么说的,一个大的环境就是帝权,君权极为强大,不受其他限制。这个时候,有明君,可能能好,有昏君,就乱了。宋朝,感觉相权比较强大。都能有寇准半绑架性质将皇帝宋真宗带到了前线,才有了澶渊之盟。可见宋朝相权对皇帝其实也有挺大的制衡。最后,千古一帝,多是都是逢乱世,能够有外敌,或者开疆辟土,这方面,终宋一朝,以文制武,文官对武将的压制极大,宰相韩琦更是直言,只有读书人才是好儿郎,当兵的即便是三四品将军,同样被看不起。那个时候宋朝生活很富足,可以说当时世界经济,好像一个数据说的50%贸易,都是宋朝的。如此,他们更没有相对而言开疆辟土的想法。更多的是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宋朝经济文化都是中国历史上很强大的。所以,我觉得种种原因,才使得,宋太祖之后,没有千古一帝。

历史上宋朝赵光义是个什么样的人?既然当上了皇帝?

  • 感觉这人真是个聪明人,先下手为强吗问题补充: 还有一个问题,哥哥赵匡胤是不是被他谋杀了
  • 宋太宗(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在位21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胞弟。本名赵匡义,其兄长赵匡胤登基后避讳,改名赵光义,即位时又改名赵炅[1]。宋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迫使吴越“纳土”;之后又灭亡五代十国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次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耶律休哥射伤宋太宗,乘驴车逃走[2]。他两度伐辽失败。980年又试图统一交趾,但惨败,使交趾(越南)最终得以保持独立地位。任内爆发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目录 [隐藏] 1 生平经历1.1 登基之谜1.2 统治时期1.3 晚年2 逸事典故3 评价4 家庭4.4.1 子4.4.2 女4.3.1 妃嫔4.1 祖先4.2 兄弟4.3 妻4.4 子女5 授予官职5.1 宰相6 参考文献7 外部链接8 参见生平经历[编辑]登基之谜[编辑]有记载认为宋太宗有弑兄谋篡之嫌,即烛影斧声疑案。或有一说,在(建隆二年)西元961年,即赵匡胤即位的第二年,皇太后杜氏临终前,告诫赵匡胤前朝后周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继位的君主过于年幼。若要常保大宋江山,必须要兄终弟及,传位给年长的天子。等到皇兄的儿子成人,再由皇弟传回给皇兄的儿子。此即为传说的“金匮之盟”[3]。但亦有人提出质疑:皇太后杜氏去世之时,赵匡胤年仅三十四岁,正值壮年;而其子赵德昭已十一岁,随即成年,根本不会出现如后周世宗遗下七岁孤儿的局面,而且后来宋太祖死时赵德昭已经廿六岁,已是个成年人,就算传位给他也非传位给幼主,故1940年代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匮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普遍的说法。但近年也有学者质疑伪造说,如施秀娥、王育济、何冠环。太宗登基以后,“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之说一直不断,至南宋时,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自立于江南,是为宋高宗。当时普遍有种说法,说因为太宗登基不明不白,所有才会让后代失去半壁江山,后又有孟太后之宋太祖托梦一说,赵构终传位给赵德芳之后赵昚[4]。统治时期[编辑]太宗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其后,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吴越钱氏相机归降。太宗遣大将潘美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终于结束了安史之乱后近二百年藩镇割据的局面[5]。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6]。太宗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未果。980年,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宝上奏宋太宗,请求趁交趾(越南)丁朝内乱之机南下讨伐,恢复汉唐故疆,统一交趾(越南)。宋太宗任命侯仁宝为交州陆路水路转运使;任命兰陵团练使孙全兴、漆作使郝守俊、鞍辔库使陈钦祚、左监门将军崔亮为兵马都部署;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为兵马都部署,伺机进攻丁朝。但在981年白藤江之战中先胜后败,统一交趾(越南)的计划最终成为泡影,交趾(越南)得以保持独立地位。雍熙三年(986年),太宗遣潘美、杨业、田重、曹彬、崔彦五位大将分东中西三路,以东路为主再行北伐。西路、中路军进军顺利,而主力东路军屡遭辽军挫败,粮道被切断,终未能与中西二路汇合,于岐沟关大败而溃。中、西二路亦只得南撤。西路主将杨业因掩护军民南撤被辽军俘虏,在狱中绝食三日……余下全文

为什么唐朝首都被占了那么多次,中间还有过武周,却没有像汉朝晋朝宋朝元朝那样有东西南北前后朝之说

  • 史学界是怎么定义的
  • 不是因为首都被占了,才会有你说的什么“有东西南北前后朝之说”,你说的有后汉,后晋,后汉 北汉 这些都是唐末的节度使称帝而建的政权。同时在唐末也有 短短三年的后唐政权,之后由徐知皓(后改名李升)建立的南唐。而大家所熟知的大诗人李煜 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

宋朝、晋朝为什么没有千古一帝?

  • 我说的是军事武功、才华一流、开疆扩土的。秦有秦始皇、汉有汉武帝、隋有隋炀帝、唐有唐太宗、元有忽必烈、明有明成祖、清有康熙。宋朝、晋朝呢?
  • 个人看法,说来你听听。首先,太祖有云: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前面的秦皇汉武唐宗,都可以说是千古一帝,既然宋祖在后面跟他们并列,那么也可以部分程度上说,即便弱于他们,也不会弱的太多。其次,如果你看其他,有千古一帝这么说的,一个大的环境就是帝权,君权极为强大,不受其他限制。这个时候,有明君,可能能好,有昏君,就乱了。宋朝,感觉相权比较强大。都能有寇准半绑架性质将皇帝宋真宗带到了前线,才有了澶渊之盟。可见宋朝相权对皇帝其实也有挺大的制衡。最后,千古一帝,多是都是逢乱世,能够有外敌,或者开疆辟土,这方面,终宋一朝,以文制武,文官对武将的压制极大,宰相韩琦更是直言,只有读书人才是好儿郎,当兵的即便是三四品将军,同样被看不起。那个时候宋朝生活很富足,可以说当时世界经济,好像一个数据说的50%贸易,都是宋朝的。如此,他们更没有相对而言开疆辟土的想法。更多的是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宋朝经济文化都是中国历史上很强大的。所以,我觉得种种原因,才使得,宋太祖之后,没有千古一帝。

历史专业或历史很牛逼的人进来看一下~

  •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些东西,感觉很有趣但是不知道真实度有几何,请各位高人稍作评价~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担讥曹客丨九查循肠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评价:原来宋朝并不跟我们想象的那样差。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看来我们真的误会宋朝了。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人还是挺理性的。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但最后跟定都没啥区别了。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其实,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私。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评价: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评价:宋代中国人的创造力真不是盖的。还有一些字数不够,放不下……
  • 真实性是有的,但这个评价有点令人无语。

在北宋末年,宋军和金军是不是在太原城血战过?

  • 在北宋末年,宋军和金军是不是在太原城血战过?有资料说守卫太原的宋朝军民大部分壮烈牺牲,无人投降,成为汉族对外战争史上悲壮的一页。
  • 公元979年2月15日,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攻晋阳,准备一举拿下晋阳城,灭亡北汉,一统中原。在开战之前,雄心勃勃志在必得的宋太宗赵光义充分吸取了后周柴荣、大哥赵匡胤前后三次北伐晋阳而终以失败告终的经验教训,制定了详尽可行的作战方案。在“围点打援”的总方针的指导下,宋军陆续扫平了晋阳外围的州县,并在有“北门锁钥”之称的石岭关击退了北汉的庇护主契丹的援军,彻底地孤立了北汉政权。四月初,数十万宋军很快地在晋阳外围修筑好了围城工事,完成了对晋阳的四面合围。此时的晋阳城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四月二十六日,胆儿挺肥的赵光义冒着板砖利箭擂石滚木之雨,亲临城下,劝降北汉。当然,北汉拒降。赵光义大怒,宋军随即发动了毁灭性的攻击。晋阳一役,宋军花了血本,志在必得。他们动用了当时最强大的攻城装备——神力炮车。这种威力惊人惨绝人寰的炮车能够发射出重达百斤的巨石,这些巨石仰仗着惯性的神力,以极其恐怖的华丽弧线呼啸飞至晋阳城头,对坚固高大的晋阳城进行粉碎式的狂轰滥炸。短短数小时,晋阳城仿佛年登耄耋牙齿掉光的老者,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雉堞了。面对宋军惨绝人寰的进攻,北汉军民英勇无畏,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敢于用板斧灭了自己亲生大哥的达人赵光义先生见晋阳百姓如此不买他的账,敬酒不吃吃罚酒!“来啊!把它们全部扛过来!”赵光义先生暴吼一声,叫手下运来了数千万支箭的战略物质。不把晋阳扎成儿童笔下的太阳,他是不打算走了。数万名优秀的弓箭手轮番上阵,弯弓搭箭,顷刻间向晋阳城里倾泄了数百万之箭,晋阳还是没有成为赵光义小朋友想象中的太阳。据说北汉皇帝刘继元曾经以十钱一支箭的价格,高价回收宋军“空投”作战物质,一次性就收得一百多万支。可见宋军物质储备之多,装备之精良,看来晋阳这次是在劫难逃了。在宋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北汉军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进行了殊死的抗争,在历代侵犯者面前,晋阳人民从未屈服!最令晋阳军民刻骨铭心的是在公元969年春天的时候,也就是10年前的春天。还记得那一年的春天,在宋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蜚声关内外的北汉悍将杨业杨令公被宋军打得落荒而逃,最后坐在篮子里,被军士数人拉上城头,救得一命。那一年,赵匡胤御驾亲征,从四面合围晋阳。战斗进行得相当惨烈,零骨断肢碎头残臂,作雪花状散落一地;晋阳城下血漫汾河流血漂橹,马嘶如哭,撕心裂肺。晋阳城屹然坚挺。以欺负孤儿寡母发家而名闻天下的赵匡胤嘴角一抽搐,掘开晋河、汾水,水淹晋阳。晋阳一带位于汾河谷地,三山夹两河,是水攻演习极好的演兵场,历代征伐者往往采取水淹的方法夺取太原,而且屡试不爽。在大水的漫灌下,晋阳南城的一段城墙崩落,大水决入城中,围城宋军趁机驾船猛攻,甚至放火烧毁了南城;但是英勇的北汉军民用柴草堵塞了缺口连夜修补好损毁的城墙,晋阳城依然屹立不倒。赵匡胤最终因为军队里疟疾横行,无奈南撤;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带着未能一统的遗憾与一个“烛影斧声”的千古疑案去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这一仗,够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了。十年后,比赵匡胤更加阴险毒辣的赵光义来了。这对赵光义来说是一个无上的荣耀,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赫赫武功,这对晋阳人民来说是一个抹不去的灾难,这对晋阳来说是永久的历史伤痛。晋阳军民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敢于向自己的亲哥哥动斧子的赵光义,这绝对是一个亡命徒。经过宋军一个多月的围困与猛攻,晋阳城的情况越来越糟,粮食水源、弓矢箭弩都已明显不足;宋军又开始了条件诱人的劝降,面对残忍自私的皇帝刘继元,部分守将开始反叛,晋阳危在旦夕。北汉守将的反叛不能单单归结于贪生……余下全文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

  • 陈世美是什么意思
  • 中国历史上一个人物,抛妻弃子现在用来形容负心汉。十一世纪宋朝时,有个穷书生陈世美娶得贤妻秦香莲。在秦香莲的鼓励之下,他发愤读书。家事全由秦香莲艰苦操持。 大比之年,陈世美理应赴首都开封考试,可是他连吃饭都没有钱,哪里来的盘缠?秦香莲把家产及身上所有可以典当的东西,统统典当精光,不足之数,再向亲友借贷,受尽羞辱,才把他打发上路。夫妇二人,在十里长亭分手,抱头痛哭,相约生生世世勿相忘。陈世美到了京城,一下子考取了状元。皇帝看陈世美堂堂仪表,龙心大悦,于是派人问他是否结婚。陈世美硬说自己尚未结婚,最后与公主成亲。陈世美做了很大的官,不但忘了贤妻秦香莲,也忘了他在故乡受苦的爹娘。 秦香莲听说丈夫在京为官,又听说已经再娶,风言风语使她不敢置信。恰逢那年家乡大旱,秦香莲实在活不下去,乃上奉公婆,下携二子,一路上哀哀乞讨,向京城出发。走到半途,公婆年老,不堪颠沛流离,双双病故。她将公婆安葬后,仍然继续前行。好不容易坚持走到了京城,陈世美却不认秦香莲。因为他越想越不对,自己岂不犯了欺君和重婚两种大罪。他把心一横,一口咬定不认识秦香莲和两个亲生的幼儿,并且未了根绝后患,索性一不做氦锭份瓜莓盖逢睡抚精二不休,派了一位杀手,前往灭口。 杀手是有良心之人,不但不忍心动刀,反而给秦香莲出主意。叫他去告状。秦香莲幸而遇到包拯,他不怕权贵,把陈世美叫到公堂上,让他收留秦氏母子。陈世美口硬如铁,包公勃然大怒,抬出钢铡,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一铡两段。

宋和南宋一样吗

  • 宋和南宋一样吗
  • 不一样1、以宋徽宗、宋钦宗被俘的“靖康之变”为分界线,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开国皇帝为赵匡胤.2、此外,中国历史上在先秦的春秋时期还有宋国,也是一个诸侯国,存在了761年,共26世,32君.其疆域最大时包括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3、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南朝刘宋粻海纲剿蕺济告汐梗搂,也称宋朝.开国皇帝刘裕.最后被南朝齐灭亡.

为什么明朝不能像南宋

  • 为什么明朝不能像南宋
  • 明朝宗室不像宋朝那样集中在首都,而是分封于各地。崇祯有三个儿子,而这三个儿子全部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后来南明扶出来继承明朝皇位的福王潞王等等,从继承权利上都不是那么无可争议,于是就像现代豪门因为遗嘱没写清楚常常 出现的财产纠纷一样,南明不到20年,出了三个皇帝,一个监国(摄政大臣)。他们互相争战不休,极大的耗费了抵抗势力。二,明朝末年已经是油尽灯枯,而北宋灭亡更像是个意外秦汉以后,中国传统上有一个大一统朝代的寿命极限超不过300年的现象,明朝建国后276年后,北京朝廷的智力人力资源几乎全部被耗尽,在崩溃后想重建的话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宋朝则不同,很多人指出过,宋朝开始到靖康之变只有167年,宋朝的制度潜力远远没有被耗尽。一直到金国的突然兴起之前,宋朝一直是欣欣向荣甚至对外扩张的势头。靖康之变是急转直下的大转变。三,军队军阀化的问题明朝和宋朝在朝代之初,都有强大的中央军团,但在后期,宋朝和明朝的中央军团都退化成为只能维持治安的部队,主要作战都是依靠边防军团,大宋是靠 西军,而明朝则是靠边军(后期主要是关宁军)在抵抗金军入侵时,西军将整整一代军人的血肉都填了进去,在面对掌握骑兵优势的金军面前,前后损失几十万人。而之后的南宋 ,“中兴四将”中有三人仍旧是出自老西军,基层将领出自西军的更是数不胜数。岳飞韩世忠等人花了13年时间,将靖康之变后的几乎绝境的战局一点一点的扳回,最后用岳飞父子的血为墨汁,签订了绍兴和议。他们挽救了宋朝。但反观在现代历史爱好者中鼎鼎大名的“关宁铁骑”呢。关宁军每年用了其中600万两。崇祯皇帝为了凑足军费连皇后的首饰都卖了。而每酣揣丰废莶肚奉莎斧极年用了国家一半税收的关宁军在明清之际起了什么作用呢?在崇祯皇帝求援, 驰援北京时,关宁军从宁远出发,路上故意“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一直等到崇祯死了的消息传来,就直接跑回山海关了。然后开门放清军入关,主动投降清军,追杀过去的同僚友军。最后一位南明皇帝永历帝更是死在吴三桂手里。边军的军阀化,是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4,气候和经济区域的问题唐宋之际,北方的自然气候土壤环境尚且没有明清时糟糕,金国在开封立国,都有发达的农业支撑,在1219年,当金朝的国土已经急剧减少的时候,河南的可垦土地还有197万顷,可见北方的农田是足以养活金国的,不足的部分让宋朝进贡补充即可。而明清之际则不同,河南一带灾害战争频繁无力供应粮食,明末北京有85万人,在后金占领后把大部分汉人赶出北京,迁入了数十万的满人蒙人,清初顺治年间,北京有55万人,其中40万为满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