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大智慧:中庸!

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一个歪倾的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装满水,又倾倒了。” 孔子由此大为感叹,悟出了为人为事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即中庸之道。既不为过,也无不及者为“中”;寻常而不突出为“庸”。儒家主张待人接物、为人为政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不做出头鸟,不走极端,不锋芒毕露,也不自暴自弃。
纵观古今哲学典籍,还不曾有比中庸学说更深奥、更辩证的处世理论。“物极必反,水满则盈”,中庸寻求的是两个极端之间,动与静之间完全的均衡点。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红不紫、不黑不白、恰如其分。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精髓,也是中国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和推崇的处世哲学。
孔子的学生曾参,不小心惹父亲生气,父亲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不躲不闪,结果被打晕过去。旁人都夸曾参“仁”、“孝”,被父亲打成这样子,不逃也不反抗。可是孔子听到后却生气了,说:父亲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把你打伤,他也会伤心后悔。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不躲避就是怂恿父亲犯错,是最大的不孝。
孔子的学生子路,救起一个溺水的孩子,孩子父亲送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毫不推辞地收下。有人说,子路救人还收礼,不“仁”。孔子听到后很高兴,说子路做得对,从此鲁人都乐于拯救溺水之人。得救的人获得生命,救人获得回报,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为人处事,要中庸,要恰到好处。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端,孔子认为都不可取。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既要追求理想,又要面对现实;与人交往,既不可咄咄逼人,也不可唯唯诺诺;为官施政,既不可过于严苛,也不可太宽柔,应刚柔相济、恩威并治。总之,凡事皆有度,抑制其过,引领不及,找到最合适的“中”,这就是人类的大智慧:“中庸‘’。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