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11

【原文】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于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
【翻译】秦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野王。上党与外界通道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与民间人士商议说:“去都城新郑的道路已经断绝,秦国军队每日推进,韩国又无法接应救援,不如以上党去归顺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秦国必定进攻他们;赵国面对秦兵,一定会与韩国亲善,韩、赵联为一体,就可以抵挡秦国了。”于是派使者去告诉赵国说:“我们韩国无法守住上党,想把它献给秦国,但郡中官员百姓都心向赵国,不愿做秦国的属下。我们现有大邑共十七个,愿意恭敬地献给赵王!”
【解析】秦国占领野王,将韩国一分为二,上党势必守不住了。对于韩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放弃上党以换来秦国不再攻打韩国。将上党送给秦国可以做到么?根据秦昭王和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第一步就是吞并韩国。倘若秦国兵不血刃占据了上党,不久韩国就不复存在了。据《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秦国将韩国分为三部分后,韩国面临灭国之患,韩国派人向秦王割让上党求和。但是时任郡守靳(黄重)抗命宁愿战死守城,死战肯定是守不住的,于是韩王派冯亭接任。冯亭抗命守了30天,知道守不住。因而选择了将上党这一烫手的山芋扔给了赵国,如果赵国能和韩国一起抵抗秦国,或许能挽救韩国。
【原文】赵王以告平阳君豹,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请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翻译】赵王把此事告诉平阳君赵豹,赵豹说:“圣人认为接受无缘无故的利益不是好兆头。”赵王说:“别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回答说:“秦国蚕食吞并韩国土地,从中切断,不使他们相通,本来以为可坐待上党归降。韩国人之所以不把它献给秦国,就是想嫁祸于赵国。秦国付出千辛万苦而赵国坐收其利,即使我们强大也不能这样从弱小手中夺取利益,何况我们本来就弱小无法与强大秦国相争。这难道还不是无缘无故吗?我们不应该接受上党。”赵王又把此事告诉平原君赵胜,赵胜却劝赵王接受。赵王于是派赵胜前去接收,封原上党太守为华阳君,赐给他三个拥有万户百姓的城市做封地;又封县令为侯,赐给三个拥有千户百姓的城镇做封地。官员和地方人士都晋爵三级。冯亭不愿见赵国使者,垂着泪说:“我实在不忍心出卖君主的土地还去享用它!”
【解析】赵国应不应该接收上党?根据《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记载,在王叔赵豹看来,无故受利必定受灾,秦国肯定攻打赵国,秦国的优势有:经济基础雄厚,农业技术采用了牛耕田;用水路运送粮食,后勤可以得到保障;激励到位,死士到分到了上等地;内部统一,命令能得到严格执行。相对而言,赵国虽然经过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但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农业基础不如秦国,倘若秦军能保障粮草供应,打起消耗战来,赵国反而拖不起。因而,赵国势弱争不过秦国。这个分析事后来看是对的。
从战略重要性来看,赵国应该接收上党。上党是三晋核心,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三家分晋后,韩魏赵各分得一部分上党地区。其中,韩国上党太行山作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赵国上党则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太行山作为秦赵两国的天然分界线,无论秦赵两国谁获得了韩国上党地区,都可以获得战略主动权。对于秦国来说,可以北取晋阳,东取邯郸,赵国两大重镇将面临重大风险。

问题的关键是赵国在接收上党后能不能抵抗住秦国的进攻。真的不能么?平白得了上党17座城,赵国能不能割让赵齐边境的几个城市给齐国,获得齐国的支持;能不能割让几个城市给魏国,争取魏国的支持,再还几个城市给韩国,争取韩国的支持。如此,未必不能与秦国一战。
然而,赵王过于贪婪了。赵孝成王驳斥赵豹并不是从上党对于赵国的战略重要性,而是“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这也导致赵王接收上党后也没有派重兵镇守。赵胜、赵禹打听到了赵王的意见,在赵王询问时就顺着赵王的意思,支持接收上党。赵胜难道不知道上党的重要性么,居然没有向赵王陈述,并建议重兵防守,可谓失职。
而赵王也可以说是刚愎自用,早有定见,又不能广泛听取意见。接受上党会引来秦军,难道不应该同赵国非王室的其他重臣们商议么?廉颇、蔺相如、虞卿都可以说是贤臣。秦赵争锋,在最高统帅这一决定性层面就落了下风。
冯亭其人可谓忠于韩国,也可能是因为赵国没有派重兵增强防守,预料上党守不住,明哲保身。冯亭辞谢赵国厚禄回到韩国,并对韩王说是赵国发兵攻下了上党,而不是自己为了韩国送给了赵国。倘若冯亭能将真实情况和目的告诉韩王,早点联络各国支持赵国,长平之战结果可能就不一样,自己或许也能得到重用。或许是韩王太固执了,听不进忠言。
【原文】五十五年(辛丑、前260)
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军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数战不胜,止一裨将、四尉。赵王与楼昌、虞卿谋,楼昌请发重使为媾。虞卿曰:“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王不听,使郑朱媾于秦,秦受之。王谓虞卿曰:“秦内郑朱矣。”对曰:“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何则?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夫郑朱,贵人也,秦王、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天下见王之媾于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矣。”既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
【翻译】五十五年(辛丑,公元前260年)
秦国派左庶长王龁进攻上党,予以攻克。上党百姓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王龁于是挥兵攻打赵国。赵军迎战,几战都不胜,一员副将和四名都尉阵亡。赵王与楼昌、虞卿商议,楼昌建议派地位高的使节与秦国媾和。虞卿反对说:“和与不和,控制权在秦国;秦国现在已下决心要大破赵军。我们即使去求和,秦国也不会同意。我们不如派出使者用贵重珍宝拉拢楚国、魏国。楚国、魏国一接受,秦国就会疑心各国重新结成了抗秦阵线,那时媾和才可成功。”赵王不听虞卿的意见,仍派郑朱赴秦国求和。秦国接待了郑朱。赵王便对虞卿说:“秦国接纳郑朱了。”虞卿说:“大王肯定见不到和谈成功而赵军就被击破了。为什么呢?各国都派使者赴秦国祝贺胜利,郑朱是赵国地位很高的人,秦王、应侯肯定会把郑朱来求和的事向各国宣扬,各国看到赵王派人去求和,便不会再出兵援救赵国;秦国知道赵国孤立无援,就愈发不肯讲和了。”不久,秦国果然大肆宣扬郑朱来使,而不与赵国进行和谈。
【解析】秦国为了进攻上党,可谓做了充分准备。赵国接收上党之后的一年,秦国派兵攻打韩国缑氏和蔺,营造继续攻打韩国的假象。当赵国放松警惕时,马上派王龁攻打上党,并占据了原韩国上党地区。赵国得到韩国上党之后,却不派重兵守护,让秦国轻易就占领了韩国上党区域,只是让廉颇驻守长平,可谓是愚蠢。赵王难道仅仅是想通过接收韩国上党惹怒秦国么?为什么廉颇不建议防守上党呢?
为什么秦国是派王龁攻打上党而不是白起呢?也是为了让赵国放松警惕。白起乃是当时四大名将之首,倘若白起领兵,赵国就会怀疑秦国是不是要灭了赵国,将会积极防御,并联络诸侯。而用王龁应对老成持重的赵将廉颇,赵国就会觉得有一定胜算,自己独自防守。尽管如此,但秦军战斗力明显强于赵军,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国侦察兵就可以杀死赵国副将,赵军修建堡垒,仍被攻克了两座堡垒,斩杀了四名都尉。廉颇坚守不战。
前方战事不利,国君应该怎么办?根据《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当时赵国缺粮,不得不向齐国借粮,齐王也不愿意借粮给赵国。后勤补给跟不上,赵王选择求和。根据《战国策·赵三·秦赵战于长平》,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卷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而为媾。”虞卿曰:“夫言媾者,以为不媾者军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王之军乎其不邪”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虞卿曰:“王聊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从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打算御驾亲征,楼昌认为没用,建议派重臣求和。虞卿认为和平的主动权在于优势一方,问赵王:大王认为秦军必定打败赵军么,赵王认为是这样。然而,当虞卿建议赵王合纵抗秦,争取和谈主动权时,赵王又没听从,与平阳君决定向秦求和。秦国果然利用赵国和谈使者,使得各国因赵秦在和谈不愿意救援赵国。
赵军一定会败么?正如官渡之战中,曹操筑垒固守官渡,也面临缺粮,在坚守中觅得出奇制胜的机会。《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中,秦王将根据齐楚是否真正援助赵国而放弃长平之战。若不换将,赵国放弃几个城市求援,齐魏楚等国态度可能发生变化,胜负仍未可知。
【原文】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乃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 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翻译】赵兵屡次被秦军打败,廉颇便下令坚守营垒,拒不出战。赵王以为廉颇损兵折将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敌,气愤得多次斥责他。应侯范睢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 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解析】秦国为什么要施行反间计,说害怕赵括?因为廉颇选择了持久战,坚守不出。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认为“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虽然赵国缺粮,但坚守不出也会使得秦国国力空虚,因而秦国希望赵军能主动出击,需要撤换廉颇。但事关数十万赵军生死和赵国安危,赵王也不会选择一个没有可能强于廉颇的人接替他。赵国能让赵王看重的人,恐怕也就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和名将李牧。其中,李牧抵御匈奴也是以防守见长,换了对秦国也没有作用。赵括在赵国国内颇有名气,能读其父书传。
赵王为什么要用赵括替代廉颇,真的是中了反间计吗?三军统帅,其他大臣的建议或许对赵王有一定影响,但赵王年轻气盛,一旦有了自己的主见就很难更改。一是赵王年轻,定力不如秦王,因粮草不济无法坚持防御,屡次责备廉颇不出战。二是赵奢作战勇于廉颇,阏与之战廉颇等均认为无法取胜,赵奢就是以勇奇取胜。有其父必有其子,赵王认为赵括和赵奢一样可以勇于战秦。三是赵王刚愎自用,不听蔺相如的劝诫,赵母的劝诫没有直指要害。兵者诡道,不知道随机应变怎么可以统帅大军。如果赵括能随机应变,会中诱敌之计么?即使被分割包围,就不能制造假象,声东击西么?不能假降么?赵母仅仅从管理上说赵括不能带兵,恩威并济可以培养士兵的服从性,但田单等大将一开始也是如此,等需要鼓舞士气时也会散尽家财,让家属上前线。因而未能说服赵王。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军事才能么?赵奢的评价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易言之表明赵括过于自大,骄兵必败。领兵打仗,需要收集各种信息,秦军换将,虽然说要保守秘密,真的没法通过间谍打探出来么?追击秦军的时候不能提前打探地形,防止被分割包围么?虽然长平之战使得“秦卒死者过半”,但正面交战必然是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攻城时兵力损失会更大,廉颇带兵时必然也给秦军造成不少伤亡,使得秦国使用反间计。纵然考虑到赵军被围缺粮的影响,也只能说赵括在危机管理、鼓舞士气方面做得不错,可以为一听命冲锋的将军,却不宜为三军统帅。至少,长平之战时的赵括不能为将。倘若他能有机会多在战场上失败几次,学会谦逊和随机应变,或许将来又是一员名将。
【原文】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 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翻译】秦王听说赵括已经上任为大将,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王为副将,下令军中:“谁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格杀勿论!”赵括到了赵军中,全部推翻原来的规定,调换军官,下令出兵攻击秦军。白起佯装战败退走,预先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营垒,秦军坚守,无法攻克。这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断绝。武安君白起便下令精锐轻军前去袭击,赵军迎战失利,只好坚筑营垒等待救 兵。秦王听说赵军运粮通道已经切断,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全部调往长平,阻断赵国救兵及运粮。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赵军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接济,齐王不给。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一道屏障,就像牙齿外面的嘴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这件事,应该像捧着漏瓦罐去浇烧焦了的铁锅那样,刻不容缓。何况援救赵国是高尚的道义;抵抗秦军,是显示威名的好事。必须主持正义援救亡国,显示兵威击退强秦。不致力于此事反而爱惜粮食,这样为国家决策是个大错!”齐王仍是不听。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都在内部暗中残杀,互相吞吃。赵括穷急,便下令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支队伍,轮番进攻,到第五次,仍无法突围。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赵军于是全线崩溃,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白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却不愿归秦而去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乱。”于是使用奸计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小的回到赵国,前后共杀死四十五万人,赵国大为震惊。
【解析】廉颇领军时,与秦军正面对战,几次均落败。仅仅换了赵括,赵军就取胜了,是赵括“悉更约束,易置军吏”鼓舞士气的本领很高么?还是诈败诱敌呢?军事史上诈败诱敌的事件数不胜数,赵括就没有怀疑过么?赵军粮道被断,若齐国能从一方向支援粮草,则赵括还能领兵坚守。等实在撑不住了,赵括选择了精兵突围,以身殉国。
长平之战的赵军就多少人?真的是四十万赵军被坑杀么?根据《孙子兵法·谋攻篇》,“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这里不单指军队数量,还要考虑军队战斗力大大因素,如果是精兵就能以一当二,甚至以一当五。因而,廉颇防守时,赵军整体实力是不如秦军的,赵括替换廉颇时,补充了了精兵,使得秦赵两军能够势均力敌,但赵军也没有太多优势,秦军敢于对赵军分割设伏。倘若真的是四十万赵军,二万五千人和五千骑兵又怎么挡得住赵国军队。马陵之战,齐军击溃10万魏军主力即使得魏军元气大伤。虽然之后战争规模扩大,伊阙之战韩魏联军被杀二十四万,但不排除秦军为了军功滥杀平民,因而攻占的城市都不愿接受秦国统治。再结合战国时赵国人口约300万人,五取一的征兵比例,全国军队也就60万,能用于长平之战的则应为20万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因而,秦军杀的是上党民和赵降卒,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正面交战中秦军杀了5万赵军。假设缺粮使得赵军自残损失5万人,则降卒为10万人,平民为30万人。
为什么不把降卒放了?是秦王的命令还是白起的命令?秦王到了河内亲自协调后勤补给,对于杀降应该是提前知道和赞成的。当时白起打算顺势攻打邯郸,这么多战俘如果秦军负责粮食,秦国国力供养不起,如果放了他们会再次和秦军对战,给自己制造麻烦。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杀了四十万了,会因为不忍心而放了区区240人么?应当是另有目的,通过他们传递40万人被杀的信息,击溃赵军的心理防线。
【原文】五十六年(壬寅、前259)
十月,武安君分军为三:王龁攻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上党地。韩、魏使苏代厚币说应侯曰:“武安君即围邯郸乎?”曰:“然。”苏代曰:“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欲无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由是与应侯有隙。
【翻译】五十六年(壬寅,公元前259年)
十月,武安君白起把军队分为三支;王龁率军进攻赵国武安、皮牢,予以攻克。司马梗向北平定太原,全部占据上党地区。韩国、魏国派苏代用丰厚金银去劝说应侯范睢:“白起是否立即就要围攻邯郸?”范睢说:“是的。”苏代劝道:“赵国一亡,秦王便可以称王天下了;那时武安君白起将列入三公高位,您能甘心在他之下吗?即使不愿意屈居其下,也不得不如此了。秦国曾攻击韩国,围攻邢丘,困死上党,上党的百姓反而都去投奔赵国,天下人不愿做秦国的臣民,由来已久。现在把赵国灭亡了,北部地区的人逃到燕国,东部地区的人奔往齐国,南部地区的人流入韩国、魏国,你们能控制的老百姓就没有几个人了。你们不如乘势割去赵国的一些领土,就此罢手,不要让白起独享大功。”范睢动心,便向秦王建议:“秦兵已经疲惫不堪,请允许韩国、赵国割地求和,让将士们暂时休息一下。”秦王听从了他的劝告,同意割韩国的垣雍、赵国的六座城后讲和。正月,双方都停战罢兵。白起从此与范睢产生矛盾。
【解析】《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为韩赵恐,请苏代求和;后面也是韩赵割地,当为韩赵两国,司马光有误。
邯郸可破,却难保有。类似楚国鄢郢之战,携长平之战之威,邯郸被破是大概率事件。问题在于,赵国不同于孤立无援的楚国,邯郸被破是否会演变为魏惠王攻打邯郸,其他国家趁机进攻秦国本土。白起作为战国名将,自然对此有所预料,但是,邯郸乃是重镇,不趁着其他国家没派援兵进攻,错过这次战略机会,后面就很难攻下了。而一旦攻下邯郸,攻守易势,守城远比攻城容易,邯郸仍可能掌握在秦国手中。范睢主和虽然稳健,却使得秦国错失了扩张良机。
苏代的游说论据充分么?1、从个人而言,范雎不愿意白起功高位居其上。白起是魏冉提拔的,和范雎本就不是一路人,虽然白起为了国事可能不会因魏冉被逐而怨恨范雎,却也不可能和范雎成为朋友。白起和范雎真正不和起因乃是这次范雎主和。2、难收百姓。秦国攻打其他国家一样难收百姓,为什么还要攻打?有了土地,归附者送地,就不怕没有人。
【原文】赵王将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攻王,王无救矣。”赵王计未定,楼缓至赵,赵王与之 计之。楼缓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强而乘弱矣。’今赵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虞卿闻之,复见曰:“危哉楼子之计,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与者,非固勿与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其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于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 ,必尽重王,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王封虞卿以一城。
【翻译】赵王准备派赵郝赴秦国订立和约,允以割让六个县。虞卿对赵王说:“秦国进攻赵国,是因为疲倦了自行撤退呢?还是余力尚能进攻,由于钟爱大王而不再进兵了呢?”赵王说:“秦国想灭掉赵国已是不遗余力,现在当然是因为疲倦了才退去。”虞卿说:“秦国用全部力量来进攻它不能得手的赵国,疲倦了才退去;那么大王您又把它力所不能夺取的地盘献上,实际上帮助秦国来进攻自己。明年秦国再来攻打赵国,大王您就没救了。”赵王尚未拿定主意,楼缓来到了赵国,赵王便与他商议。楼缓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赵国互相征战,各国都很高兴,为什么呢?他们会说:‘我们可借着强国去获益于弱国。’现在赵国不如马上割地给秦国,一方面安慰了秦国,一方面使各国疑心秦、赵之间已达成默契,不敢再算计赵国。不然的话,各国将借着秦国的怒气,趁着赵国的疲惫不堪,群起而瓜分。赵国就要灭亡,还谈得上什么对付秦国!”虞卿听说这番话,又来见赵王说:“楼缓的计策太危险了!这样做更会使天下猜疑赵国,又哪里能安慰秦国的贪心呢!他为什么只字不提这样做是向天下暴露了赵国的怯懦?再说,我建议不割地给秦国,并非主张绝对不能割地;秦国向您索要六座城,大王却可以拿这六个城去贿赂齐国。齐国是秦国的世代仇家,齐王一定不会等到赵国使臣告辞就答应出兵,于是大王您虽然割地给了齐国,却可以从进攻秦国得到补偿,而且向天下显示赵国尚有所作为。大王如果以此先发制人,那么大兵还未开到边境,就会看到秦国派出使臣带着丰厚礼物,反而来向您讲和。那时再答应秦国的讲和要求,韩国、魏国知道了,一定会对赵国刮目相看,于是大王您一举而与三国结下友好,和秦国交涉也就主动了。”赵王说:“对。”便派虞卿赴东方去见齐王,与他商议联合对付秦国。虞卿尚未回国,秦国果然已经派使者来到赵国了。楼缓见此情形,只好逃离赵国。赵王封给虞卿一座城市。
【解析】根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记载,虞卿为游说之士,一向主张合纵。长平之战后,赵王曾与虞卿、赵郝、楼缓商议割地求和之事。虞卿主张不割地给秦国,而是通过割地交好齐国。赵郝主张割地但不保证秦国不再攻打赵国,楼缓认为不求和,各国将联合秦国瓜分赵国。同样是割地,给谁更好呢?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可选齐国。因为当时的形势是秦国意欲一统天下,山东六国合纵抗秦。割地给秦,就六国整体有损,割地给齐,只是六国内部再分配,不损害抗秦整体实力。如果不割地与齐国交好,确有被围攻的可能性。事实也是秦国因此主动向赵求和争取缓冲。
秦国来求和了,赵国要如何应对,与秦和好,放弃与齐国的联合么?倘若不与秦和好,继续进攻秦国能组织起来又一次合纵么?有白起在,六国能取胜么?长平之战齐国不肯借粮,后来救赵的依然是楚魏,而没有齐国。或许就是因为赵国中止了割地和齐。
【原文】秦之始伐赵也,魏王问于大夫,皆以为秦伐赵,于魏便。孔斌曰:“何谓也?”曰:“胜赵,则吾因而服焉;不胜赵,则可承敝而击之。”子顺曰:“不然,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今又属其良将,何敝之承!”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福也。”子顺曰:“秦,贪暴之国也,胜赵,必复他求,吾恐于时魏受其师也。先人有言: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今子不悟赵破患将及己,可以人而同于燕雀乎!”
【翻译】秦国攻打赵国之初,魏王征求群臣对此事的对策,大家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是对魏国有利的事。孔斌却质问:“为什么这样说?”回答是:“秦国战胜赵国,我们也顺势向它屈服;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我们就趁它疲惫不堪予以攻击。”孔斌反驳说:“不对。秦国自从秦孝公以来,没打过败仗,现在又重用良将白起,哪里有疲惫可让我们趁?”有个大夫说:“即使秦国战胜赵国,那对我们魏国有什么坏处呢?邻国的羞辱难堪,正是我国的幸运福气啊!”孔斌又反驳道:“秦国,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一旦战胜了赵国,必定要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我担心那时魏国就将面临秦军的攻击了。古人说过:燕雀筑窝在屋檐下,母鸟哺育小鸟,叽叽喳喳地都很快乐,自己以为很安适。灶上烟筒忽然窜起火苗,高大的房屋即将被焚,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灾祸就要殃及。现在你不明白,赵国一旦灭亡,灾难就会降临魏国的形势,难道人和燕雀一样吗?”
【解析】为什么魏国群臣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是好事?虽然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是,这个前提是你得有做渔翁的实力。而不是等秦国灭了赵国之后再被秦所灭。魏国大臣难道真的不知道唇亡齿寒、居安思危,只会做处堂燕雀么?普通人可能敏感性不足,魏国大臣则是被秦军吓破了胆,从心底认为没有战胜秦国的可能性。秦国胜利后就归附秦国,实在是不忠,预置魏王于何地。当然,这也可以理解,白起一生从无败绩,魏军数次惨败伤亡惨重。大部分人面对白起都会绝望吧。
越是重要的位置,越不能任用那种会轻易屈服绝望的人。他们身上扛着的不仅是自己,而是整个组织。坚韧、皮实的逆商对于成功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