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宏:大学为什么需要文学社?

编者按:11月12日晚,滇池学院人文学院 “湖畔文学社”成立,我作了个讲座。今天的大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已经不能与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但一个原因还是学校老师们没有兴趣关心学生的文学创作。
大学为什么需要文学社?
一、大学文学社团存在的简略回顾
文学社:一些喜爱文学的人聚集在一起,研究文学、创作作品、出版报刊,以期推进文学的发展,这就是文学社团的基本特征。
文学社要以推动创作为根本,一切活动的目的都在于推动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起到其他的作用。比如,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文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
(一)西南联大时期,围绕着沈从文、冯至、朱自清、闻一多、燕卜逊等人,“教授诗人群”,还有一批文学爱好者,诗歌出现“九叶派”(穆旦),小说家汪曾祺。
蒙自时期,是南湖诗社。南湖诗社是西南联大第一个文学社团,是在闻一多和朱自清两位教授 鼓舞和指导下进行活动的。出版诗歌墙报,举行诗歌座谈会,讨论诗歌的前途、动向等问题。他们提倡新诗,以写新诗、研究新诗为主,对旧体诗并不反对。……社员有查良铮(穆旦)、赵瑞蕻、周定一、林振述(林蒲)、刘重德、李敬亭、刘寿嵩(绶松)等。后来他们在诗歌创作或研究方面都有相当成就。”
迁入昆明后,先有冬青社,后有文聚社。
在历史上,文聚社做出了这样的贡献:集合了西南联大的文学精英,创办了一份具有独特价值的杂志,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较为广阔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大后方和前线的生活,创造了一些能够代表一个作家乃至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推出了几位中国诗歌的代表作家,尤其是推进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当时西南联大写文章的人都跟沈从文先生熟悉。我记得“文聚”之名就是沈从文先生起的。当时以“文”为名的刊物较多,如《文学》、《文丛》、《文摘》、《文献》、《文林》、《文艺》、《文笔》、《文苑》等,沈先生仿照这些名称,为西南联大的刊物起名《文聚》,社团相应叫“文聚社”。
(二)五六十年代,大学的文学社团逐渐消失。
计划经济时代,作家的成长也成带上了计划的色彩。“大学不培养作家,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成为理直气壮的一句话。
五六十年代政治气氛越来越浓重,成立各种“社团”成为一个相当敏感的事,在反右运动中,有一些大学的文学社团遭遇了灭顶之灾。
(三)八十年代开始,大学的文学社得到蓬勃发展。
八十年代,这是它的初生阶段,文学正处于极度的热潮之中,文学青年遍地开花,校园文学风起云涌,校园诗人倍受追捧。那是一个有理想的时代,重视精神的时代。整个社会对文学的狂热多少有些非理性,在看到那一热潮中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应看到有多少人因此而误入歧途!
云大的“银杏”,云南师大的“奔流”、“红烛”,昭通师专的“野草”。
(四)九十年代,大学的文学社落潮。
中国社会面临重大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大学也面临重大转型,就是从精英化的大学教育向大众化的大学教育转型。中国高校的文学社团活动受到重大冲击。
九十年代初,是文学的落潮阶段,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物欲迅速膨胀,精神滑落,文学也在一夜之间迅速退潮,一些在八十年代曾经的文学狂人,顷刻之间背叛了缪斯,他们撕破缪斯的衣衫,高扬起金钱的白旗向世俗匍伏献媚。他们或者直接跳入商海之中,或者将手中的文字改造为赚钱的工具,同样的热血沸腾,只不过改变了方向,理想、精神、文学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
(五)新世纪后,大学文学社团开始缓慢的复苏。
进入新世纪,市场经济开始走向规范化,社会分工的合理布局逐渐形成,精神价值开始缓慢回归,文学在整个社会的位置也开始更趋合理。但文学在大学中还未处于合理的位置。因为此时中国的大学转型进一步推进。由此带来了分配制向市场化的求职制转变,毕业生也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个转型撞击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灵,求职成为第一要务,实用主义进一步挤占了大学教育的精神空间。在整个社会开始出现精神价值回归,文学复位的态势时,我们却惊异地发现,中国高校中的文学并未复位。一个现象是,写诗成为不能公开免遭嘲笑的个人活动。娱乐化时代的热潮一波又一波地席卷着学生们的心灵,他们对着搞笑的演艺明星张开了双臂。
高校一直在扩招,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由此带来了经费、管理、教学等一系列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和过去很不一样了,今天的高校已经不是九十年代以前的高校了。对教师和评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发C刊、拿课题、争项目成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在今天的高校里,学生的文学社团活动没有几个人关心,活动开展得也不好,这是事实。学生的文学创作自生自灭。
扩招使高校教师教学任务成倍增加,他们上课且处于疲惫状态,哪里还有时间指导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再加上工作量的计算方式,很难将指导文学活动这种弹性的工作计算进去,谁还有心思去管这样的事呢?还有就是随着文学的边缘化,文学在高校里的份量变得很轻了。
也还有一些高校开展得好,如昭通学院。“野草文学社”已经坚持文学活动了39年,不断推出优秀的诗人、作家。“昭通学院是昭通作家群的摇篮”。文山学院去年出了一个李司平,他的小说《猪嗷嗷叫》一发表即受到好评。
我们想利用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的特点,多少改变一下这种现实,比如从制度设计上,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再以单一的毕业论文写作为标准,一定数量的已经发表的文学创作、微电影、调查报告等,也可以置换毕业论文的学分;在选修课上开设“创意写作”,以课程内容以文学创作为重点。作家进校园;教师招聘,特招了一位有文学创作经验的硕士。
滇池学院“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基础。
为什么大学要有文学社?
一个人仅有科学知识是不够的,人之所以成为人,他还必须具备人文精神、文学艺术素养。文学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文艺门类中起着灵魂引领的作用,在人的生活中起着烛照心灵、激活情感的作用。
(一)文学社与作家、诗人成长的关系。
为什么作家、诗人总是群体性地出现?
从作家、诗人个人的内在素质来看,敏感的心灵和丰富的情感,对外部世界必要的观察能力,对语言文字较为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还的必要的写作技艺,有的因素甚至是在童年经验里产生的,这是成为一名作家、诗人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勤奋的写作,不断地积累、丰富、拓展,最终有所成就。
从这个角度说,作家、诗人是个体劳动者。作家、诗人确实不是被某个组织或者个人所“培养”的,作家、诗人自有其成长的规律。
但文学史上无数的事实又证明,作家、诗人总是群体性地出现,文学史上的作家群、流派很多带有鲜明的地域性。优秀作家、诗人的成长,离不开他所处地域的环境、文学传统的熏染。作家、诗人需要在一个适当的环境中,通过大量的阅读、感悟,勤奋的写作,相互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相互间情感的刺激、冲突,逐步成长起来。适宜作家、诗人成长的环境,是创作者主体之外最重要的成长条件。形成某种环境之后,作家、诗人往往以“群体”的状态出现,甚至形成流派。可以这样说:作家、诗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自我培养、成长起来的。
文学影响力有个与时空关系的递减规律,即时空关系越远,影响力越小,时空关系越近,影响力越大。所以,作家艺术家总是群体性地出现。他们既受传统的影响,更受相互间的影响,受现存人文环境的影响。这已经被许多历史与现实所证明。
大学虽然不能直接培养作家,却能助推作家、诗人的成长。尤其在起步阶段,环境的熏陶、传统的承续,情感的刺激,相互的交流与碰撞,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的文学社是构成创作环境的重要因素。历史已经证明,文学社活动开展得好的大学,可以走出优秀的作家、诗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参加文学社,不写作就没有意义,文学社的活动不以创作为中心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写作,并开诚布公地讨论,肯定与否定,以所能做到的方式发表作品,相互激励,共同提高,这是大学文学社活动的基本内容。
历史也证明,参加文学社活动的大学生并非都会成为作家、诗人,但是,校园中文学社团的活动充实了他们的精神领域,锻炼了他的语言文字功力,对生活与人生的理解,多了一份人性的、情感的角度,也就是文学的角度。离开校园时,思想的行囊里已经装进了这笔宝贵的财富,文学的眼光将伴随他的一生,这种价值是难以估价的。
文学,是照亮精神领域的火炬,没有文学的高校是不完整的高校,没有诗歌的青春是苍白的青春。
(二)文学社与学生基本的语言素质培养密切相关。
对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社会上表示出普遍的不满,它与教育制度、娱乐化时代的读图倾向等有关,同时也与大学校园中文学青年锐减,文学社团活动开展不力有关。文学作品是学习语言最便捷最有效的通道,淡漠了文学,也就放弃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
语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文学语言,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文本语言;二是亚文学语言,如影视、新闻的语言;三是普通的交际语言。它们无一不要求简洁、准确,流畅,富于表现力,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情感色彩的浓淡有区别,形象化的程度有差异,但是,即使是优秀的论文也能看出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功力。枯燥、苍白、啰嗦,辞不达意,是所有类型的语言不屑的。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阅读与写作,别无他法。古今中外的大量优秀作品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典范。
(三)文学是陶冶大学生情感的重要力量。
当前高校里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学生的精神压力是过去的大学生从未有过的。未来社会就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还有校园里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给相当一部分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些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负面情绪累积起来成为精神隐患。
这些仅靠思想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大学生中只有物质的欲望,缺少精神的充实,将造成学生的精神危机。我甚至认为,当前高校学生中精神危机、恶性案件的发生与校园文化中缺少文学的力量,有密切关系。
心病需要心药治,最好的“心药”是文学艺术,这早已被历史证明,也被一些心理学理论所论证。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证明了精神隐患的“病人”与文艺家是同一类型的人。
青年时期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最脆弱的时期,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负面情感的积累,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正常的宣泄,积累太多就会造成心灵的变异,进而造成精神危机,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就会发生了。所以,青年学生的情感需要宣泄,而文学是宣泄情感的最好方式。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能不同程度地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文学不仅有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它还有转移情感、释放压力的作用,借古人的眼泪冲刷自己的悲痛。文学是一个艺术化了的现实世界,一个人在现实中经历了许多痛苦,当他在文学中看到主人公比他还痛苦万分时,他的内心痛苦就会有所缓减,而这在文学中是很容易的。他也会借主人公和命运的抗争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
有心理隐患的人常常是内向的人,孤独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常感困难,什么事都只闷在心里,好像天下的苦难只有他一个人在遭遇。孤独的人进入文学的艺术世界,他将不再孤独,文学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太丰富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感情都有,他会很容易找到知音,久而久之,文学将对他的心理起到疗救的作用。
如果他喜欢写作,那就更好了,喜欢文学创作的人会借塑造人物来完成自己,也可以诗的激情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负面情感对人生很不利,但在文学中它却可能成为有利因素。所谓“愤怒出诗人”,有心灵伤痛的人往往能写出好作品,成为作家。
还有,物质的贫困不能仅仅用物质来满足,更要用精神来充实。一部份学生因为文学的成功,精神得到巨大的满足,使他从自卑中解脱出来,这是80年代前后许多学生有过的经历。
当前高校中应该多从这方面引导学生,当前高校里重视了“心理咨询”等科技特征的事,但却忽略了作用于心灵最有力量的是文学。许多做学生工作的人自己没有文学艺术的修养,也就不能理解文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社团的文学活动也就少有支持了。
另外,文学社团的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塑造到理想人格都有重要作用。(这方面我已经在“2020年迎新致辞”中说过了,请有兴趣的同学到我的公众号上去看看。)
(四)文学阅读建构审美修养。
文学是为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在不断地追求美、建构美和表现美,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优秀的文学作品教会你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这样的生活才会有趣味,在生活里不会发现美、欣赏美的人是多么的无聊、乏味。富于生活情趣的人是让周围的人喜欢的人,谁会喜欢一个无聊的、枯燥乏味的人昵?
你到了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你不能发现它的美,领略它的美,那是多么的遗憾!而这些美往往是伴随着书写它们的诗词歌赋而存在的,一些与你所存在的山水景色相近、相似的诗词歌赋会提升你的审美感受,深化你对这一片山水的欣赏程度。中国古代有难以计数的山水诗,你记忆中的名篇佳作越多,你对生活里,在旅游中能得到的审美感受越深入,生活也就越有趣味。宋代苏轼赞扬唐代王维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人为的景观里也包含着设计建设者的审美意识。为什么有的小区我们感到很舒适,有的一进去却感到很不舒服?中央电视台的“大裤衩”受到国人广泛的批评,就是因为它违反了中国人基本的审美趣味。中国人的审美观里讲究均衡、对称,宏大的建筑还要显得稳重。那幢楼与这些毫不相关,因此被讽刺为“大裤衩”。
一个人的美丑,其实也是自己修炼得来的,爹妈给的基础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精神气质更是决定因素。一个人的美,尤其一个女性的美,是一个过程,一个变化的过程,最终由人的精神气质决定。天然的部份越到后来越少,而个人的修炼精神气质部分越来越起决定作用,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有无文学艺术的熏陶直接导致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精神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所以有人说,最好的化装品,是阅读。同一件衣服,穿在不同的人的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听一个人说话,不需要太长,你可以大约知道,他所受的教育,以及他有无自身的修炼。
同时,受过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的人,会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和广博的胸襟气度。胸襟与气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它决定了你的眼界的问题,眼界实质上又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成功,在生活中能走多远。
胸襟与气度还是一个情商的问题,它决定了你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就是你的人际关系,它也直接决定着你的成败,你在别人眼中的美丑。
(五)文学阅读建构道义修养。
最高的道义承担,是对国家、民族的以至人类的道义与责任。这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是西方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有多少篇章都是为民族,为国家,为民众而写的,屈原、司马迁、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诗词文章,从小我们就耳熟能详,滋养了我们的心灵,培养了我们对国家、民族的感情。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现代文学部分,这种精神体现得非常充分,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作家都有一份对国家和民族的道义承担。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是从中国的诗词歌赋中得来的,不是谁来强制性地灌输。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远大的抱负,宏阔的胸襟,滋养着读书人的灵魂。明代顾宪成写在《东林书院门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数百年来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座右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形成了完整的处事之道,然而,“兼济天下”,才是目标,才是梦想;“独善其身”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人的道德底线。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批大师,都是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投入新文化运动的。鲁迅的“立人”思想,批判国民性的目的是“立新人”。左翼以文学为武器,参与到推翻制度的斗争中去;京派则认为,要“洗刷人心,淘冶性情”。这一批文学大师,这所以成为大师,正是因为他们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名与利。
最基本的道义责任,是职业的责任心,道德意识,道义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做好自己的事,做好手上的事,这是最基本的道义与责任。
正在进行的事做得马马虎虎,对将来也没有切实的计划与打算,踏踏实实地为将来从现在做起,莫名地惶惶不可终日,一晃,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得到。
冷漠的职业心境是做不好任何事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充满热情的工作状态,才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热情、成功的向往,也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诗人的基本心态,他们也把这种心态和人生经历投射到了自己的作品中,无形地影响着阅读他们作品的读者。曹雪芹写《红楼梦》,巴尔扎克写《高老头》。
(六)文学阅读构建人的精神生活。
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并称为“周氏兄弟”,他们在文学上有不同的贡献,也有共同的思想,他们从西方引入了“人道主义思想”,用文学来“重新发现人”。他们重新发现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方面强调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具有动物性,也即周作人称的“兽性”。周作人认为:“人是一种动物,他的生活现象,与别的动物并无不同。所以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有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凡有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该排斥改正。”在这里,周作人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者,他将人的自然要求、本能愿望,提到了人性要求基本内容之中加以肯定。
另一方面,人又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不仅具有动物性,还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社会性,也即神性、或曰“灵性”。周作人认为,人的进化导致人有“他的内面的生活,比别的动物更为复杂高深,而且逐渐向上,有能够改造生活的力量”。因此尽管人不可能完全脱离动物性,但是又因其内面生活即精神生活,渐与动物相去甚远,从而达到离尚和平的境地。
人就是这样一种由动物性与社会性、由兽性与神性,构成的复杂的社会存在。人的这两面性,缺一不可。
正是始终坚持这一标准,周作人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禁欲主义,一种是快乐主义,主张“灵肉一致”。
这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强调的“耕读文化”有相通之处。“耕”强调的是物质生存,“读”强调人的精神生存。只有两者并存,才是人的生活。
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对两者有不同的否定的历史。
最后,我想说,我们不能将文学的作用理解得太实在太功利,也不能把大学文学社团的活动理解得太功利太实在,文学是“无用之用”。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地发生作用,它的作用是潜在的。文学是以改良世道人心,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为己任,间接地发挥着社会的改良作用,由个人的改变逐步达到群体的改变,因而,它是“无用之用”。
大学校园的文学社团活动也同样如此,也许参与活动的学生今后不会成为作家、诗人,但是,校园中文学社团的活动充实了他们的精神领域,在社团活动中也锻炼了他们的才干,至少还培养锻炼了他的语言文字功力;离开校园时,思想的行囊里已经装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学的眼光将伴随他的一生,这种价值是难以估价的。
谢谢!
END
欢迎关注宋家宏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长按扫码关注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