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探索:情境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霞光从云层中穿出,挺漂亮的,我对垚说:垚垚,快看,霞光!
垚:跟“入竹万竿斜xia”一样吗?
娘:不一样。这个是霞光,你说的是“风”中的一句,是表示斜着的。
垚:跟“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样吗?
娘:嗯。
爹:“万竿斜”与“远上寒山石径斜”是一样的。
垚:爸爸说的这个小兔子也会(垚有一只会唱歌、会背古诗的小兔子)。
这是昨天路上我们的一段对话。
我始终对小孩子的这种跳跃能力极为疑惑,又极为好奇:他怎么能这么轻易地进行谐音联想呢?正在给他讲绘本,第一次讲到“仙人球”时,他问“是‘仙人垂两足’的‘仙人’吗?”
而且,我也比较吃惊,他能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教他某个东西时的特定情境。
·我第一次教他《池上》,是通过手机上的视频放给他听的,以后每次复习时,他都说“让手机教我吧”;
·第一次教他《汉乐府·长歌行》,放的是朱老师的吟诵,以后每次提到,他都说“让朱老师教我吧”;
·某次,我让他背诵一首诗,他说“这首歌是下楼梯的时候妈妈唱的”;
·第一次听朱老师吟诵《汉乐府·江南》,他说“姐姐也会这个”(之前给他听过姐姐吟诵的版本);
·在马路上见到一辆出租车,我说“taxi”,他说“凯瑞妈妈教过了”;
……
但如果是很多相似的情境,他似乎就比较少提及。这是否意味着,学习的情境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呢?如果换成是丰富多彩的情境,就更有利于他的学习,更方便他以后提取出来呢?这就是说,不管教他什么,都得想方设法创造能够激起他兴趣的情境。
类比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即使是相似的内容,也需要不停地变换教学方法。比如,八年级上册的动物类群,连着7节课,从腔肠动物到哺乳动物,共11个类群,如果教师都使用相似的教学方法,无疑学生会觉得无趣的。
秩序敏感期
每天带着憧憬入睡
在一遍遍重复中学习
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