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海淀区的名字到底有什么来历?(附100个海淀地名的由来)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略有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海淀的人和事
在以缺水干燥著称的北京,“海淀”这个地名真是让人神往。
冰心女士在回忆燕京大学旧事中曾提到,时任教授的夫妇俩经常出校门到海淀镇找馆子解馋,“店家隔着窗户从窗外的河道里捕鱼上来烧熟”。
而翻看上世纪出版的北京地图,海淀镇一带的地名都是下洼子、泄水湖、大坑沿这些“水名”,可见这样的奢侈绝非痴人说梦。
一位海淀区文化馆的退休干部曾经这样说:“离着西直门20里,从明代以来海淀镇一直自给自足、自成一体,繁华程度不让城里。从三百年前的行宫、军机处,到一百年前的燕大、清华,堪称京郊第一镇。”
古代,海淀镇一带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见于元初王恽所撰《中堂事记》(见明叶盛《水东日记》)。
1949年3月在海淀区现辖区域内正式设置单一行政区域,当时称“北平市第十六区”。1949年1月10日,十八区人民政府在海淀镇成立,后再次更名,于1952年9月1日命名为“海淀区”。1954年6月,以海淀镇名为区名正式成立海淀区,“海淀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在版图上出现。1958年,海淀区以教科文中心定位。2001年以后,海淀镇被完全拆除。
冰窖胡同三百年(节选)
张宝章
解放初期,在海淀军机处北边,有五座冰窖,两座土窖和两座砖窖东西并排在一起,另一座土窖东西向横踞在北边。在窖群的东、西、北三面环绕着一条“冂”形的胡同,这就是“冰窖胡同”。
冰窖胡同共有23 家住户,归海淀派出所管辖。门牌一号在东南角,往南是西岔胡同,往西是军机处。从南口斜向西北,是一溜低矮的土房。走到冰窖北边东西走向的部分,路南是几座冰窖,并无住户,路北只有一座大院,红漆对开大门,是大户人家。冰窖西侧的胡同,北低南高,斜坡上铺了一道花岗石坡路。南端路西的21号和23号院,门楼高大,庭院宽阔,当街有上马石和门墩,曾经是清代高官居住之所。
这五座冰窖名为“同春冰窖” ,是海淀镇娘娘庙街“三合果局”的张老板经营的,他聘请张培增为经理负责冰窖的具体管理工作。同春冰窖每年冬季储冰,夏季销售,都是临时雇用四五名工人完成。冰源来自海淀镇西至六郎庄的小户和小河。每年大寒季节待冰冻一二尺厚时,便雇人用铁钩、冰镩凿冰采冰,往回拉冰。
每个长方形的冰块都有一百多斤重,长三尺,宽二尺,高一口多。窖冰都要在深夜进行,这时冰块冻得坚砸实,不易融化。每人一晚可拉冰几十块,用十几天就将几座冰窖运满了。一方方冰块整齐地码收好以后,盖上稻草帘子,再覆以厚土,上边还支起荆笆的席棚,以防太阳烤晒。
同春冰窖的天然冰,是供应海淀镇和附近的商铺店户使用的。鱼行、肉铺、鲜果店,卖汽水和饮料的杂货店,都要购买冰块冷藏货物和制作冷饮。镇上的张记糖果店,用天然冰加进白糖和牛奶等配料,制作成冰激凌出售; 也有的店家将水块削成薄片,洒上红糖水制成“刨冰”,销路都很好。最引人注目的是走街串巷的“冷饮货郎”。他们肩负一副挑担,盛着荸荠、果子干汤、汽水、冰棍、冰激凌,盛夏消夏的饮食应有尽有。手举一副“冰盏儿”,这冰盏儿就是两只拳头小钢碗,互相撞击,发出“叮当叮当”清脆的响声,人们就知道是卖冷饮的来了,便纷纷的跟踪而至,这是三伏天镇上最受欢迎的行商挑担了。
后来,人造冰的技术得到推广,制冰的成本低,质量高又卫生。天然冰便被淘汰了。同春冰窖停止营业。冰窖胡同的冰窖也废弃了。
   
海淀镇的砖砌冰窖起源于何时?
康熙二十六年畅春园建成以后,玄烨常年居住在海淀,便由工部和内务府在御园东墙外、宏雅园南侧修建了几座冰窖,解决了宫廷用冰的需要。但这些都是土窑,条件简陋,隔热效果差,冰块容易溶化。每年窖冰三万块,只能存有五千块。再加上窖顶塌陷,冰土混杂,影响冰块质量,急需改进。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六月的一天,内务郎中佛保到冰窖考察,发现了这些严重的问题,便由内务府呈上奏折,请求给负责工程事务的工部调拨银两,将土窖改建成坚实耐用、砖瓦结构的冰窖,康熙帝诏准了这一请求,并要求工部和内务府大臣一起研究,提出改建冰窖的具体实施方案,还指示紫禁城内存有一定数量的砖瓦,用于改建畅春园冰窖。玄烨在审查诏准了建筑规划和经费预算后,还特别降谕,要以畅春园马厩西侧石钟路至东角门、再至西北门,修一条豆渣石甬路。全部支出共需银13226两。这项经费不由国帑支付,而是向当年派往两淮盐差的两位崇文门监督每人收取银3945两,及其随行的两位笔帖式每人收取银2645两。

新的畅春园冰窖在原址改建成功了。这是能存三万冰块的冰客群。东西四排,每排六间,南北长七丈二尺,宽一丈九尺,柱高七尺,梁五道”。施工中具体的做法是:“包檐,以旧石柱为基石,用豆渣石墁台阶,置鼓门、脚柱石。四面墙基,以柏木为钉,表面铺豆渣石、灌浆。窖底四面墙高七尺,厚三尺,用旧式城砖垒砌灌浆。上面墙高八尺,厚二尺五寸,用旧式城砖垒砌灌浆,表面贴沙滚子砖,抹以石灰泥,再码以筒瓦。临门建房一间,其长九尺,宽八尺,柱高八尺五寸,梁三道,设门。地基掺石灰填土三层,以旧柱为基石,豆渣石墁台阶。其墙用旧式城砖垒灌浆,表面铺沙滚石,石灰掺土抹平,再码以筒瓦。(见内务府奏折) 几座冰窖被圈在虎皮石围墙里,有一座大栅栏门和一座随墙门。
修建这座皇家冰客的建筑材料,除使用紫禁城和畅春园原先存留砖瓦石材木料外,工部备办还有城砖3.9万块、银子黑白石灰4.4万斤、生熟250斤、阳席40 张、麻绳二千斤等等。修建冰窖所需的木匠、石匠、铁匠、漆匠等,用工共2010个,“支给匠夫雇价钱一千三百七十八中七百五十二文”
  
畅春园砖砌冰窖的建成,完全满足了宫廷中消暑、食用和食品冷藏的需要。而在冰窖周围汉渐聚居了一些百姓和官员,形成了一条“冰窖胡同”,成为海淀镇北部边缘的一部分。

100个海淀地名由来
原载:北京土著微信公众号
(以下内容按拼音顺序排列)
1.安河桥:据传,该地有一座石拱桥,名安河桥。《日下旧闻考》已有记载,但建年不详。
2.白塔庵:因此处有一座白塔庵,因而得名。
3.北蜂窝:据传,此一带养蜂人居多,称蜂窝子。清末,京汉铁路从该地穿过,铁路以北称北蜂窝。
4.北洼村:因地势低洼又位于八里庄北而得名。
5.北坞:明永乐十三年,这一带发生大水灾,朝廷派船队在此救灾长达两年之久,当时船只集中停泊在三个点,称北坞、中坞、南坞,后来形成聚落。
6.北下关:旧时城门外附近称关厢,近城门外称上关,近乡村处称下关。此处位于关厢之外,故称下关,又因居于西直门北侧,故称北下关。
7.北营:该地曾是清代健锐营左翼镶黄旗北营驻地,故名。
8.蔡公庄:明嘉靖时期,御马监太监蔡秀恭在此地修建普惠寺,并在寺东建造林城园一座,蔡秀恭死后就葬于此地。老居民习称蔡公庄,一直沿用至今。
9.成府:原成府为明代“一溜边山”72府之一,成亲王的府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烧毁。
10.承泽园:承泽园原是道光皇帝第六女寿恩公主的赐园。
11.大柳树:该地原名太平庄。据传,清末时,慈溪成交路过此地,路旁一颗柳树繁茂的枝叶挂轿帘,慈溪随口称赞:“好大的一棵柳树。”因而得名。
12.大泥湾:因地处大泥湾地区而得名,原称大泥洼。
13.大有庄:明代成村,当时是一片坟地,十分荒凉。原名穷八家,清乾隆帝改为大有庄。
14.单水门:因清代所建引西山泉水架设石槽的高墙在这里建有门洞得名。
15.东大井:清朝成村,因井得名。东大井位于原功德寺东北角,是供和尚饮水的一口大井,现今已被掩埋,但地名至今沿用。
16.董四墓:据传,明代有一位叫董四的太监,出宫后在该地经营桃园,每年收获的桃子不仅是皇家贡品而且为当地百姓带来收益,后人在董四死后奉他为“桃神”,并给他修建祠堂,地名由此产生。
17.恩济庄:雍正十二年,该地被敕为内监墓地,定名恩济庄,后成村,因而得名。该地先后葬有太监千余名,其中包括慈禧太后宠幸的李莲英。
18.二间房:据传,旧时出小西门有两条官道,西北一条通往大钟寺,沿该路一里为一间房,二里为二间房。
19.二里庄:二里庄的地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德胜门到清河,每隔二里就有一个村庄;另一说是,古时有两个太监死后葬在这里,并在该地建庙,叫二老公庙,人们渐渐称这里的村庄为二老庄,后谐音为二里庄。
20.二龙闸:因昆明湖东堤二龙闸而得名。
21.丰户营:原是看坟人家聚居成村,名为坟户营,日久谐音美称为今名。
22.芙蓉里:该地原名操场,曾是海淀乡的水田,种有莲藕,其花称芙蓉,故建区后以此命名。
23.公主坟:因曾有清公主坟而成名,原坟有东西两座,西边埋葬着嘉庆帝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东边葬着三女儿桩径和硕公主。

24.龚村:原名东井,与石景山区西井相对。据《宛署杂记》,明代称为宫村。
25.挂甲塔:曾名过街塔,后来附会杨六郎与辽兵作战中挂甲之处而成名。
26.挂甲屯:原称华家屯,清朝雍正时期建营圆明园,把华家屯居民强行迁走。百姓们借传播杨家将抵抗异族的故事来表达反清复明的情绪,把华家屯改名为挂甲屯,意为杨六郎挂甲之处。
27.官碾房:清代庙宇很多,如功德寺、皂君庙、尼姑庵等,有500多名和尚,当地居民为附近庙宇的和尚碾米、磨面为生,因此得名。
28.海淀镇:最早记载于元初王恽的《中堂纪事》,距今720多年。海淀最初并不是聚落的名称,而是一滩浅水湖。“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
29.韩家府:据传,清朝该地出了一个叫韩大力的大力士,他为康熙帝建立功勋,康熙赐他一座府第–韩家府。该地因此得名。
30.后营:据传,后营是负责保护颐和园清代太后皇帝安全的警卫部队驻地,因此得名。
31.槐树居:据传在徐家花园东门外有四颗大槐树,30年代时数径已达3-4米。该地地名与这四颗古槐有关。
32.黄家坟:据传,该地原为坟地,因明朝时葬着一位黄姓大臣,故名黄家坟。
33.黄亭子:黄亭子之西是元大都西部土城遗址,其上有蓟门烟树碑,为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碑为乾隆黄帝所立,原有亭,四角包砖,外壁涂朱,顶覆黄色琉璃瓦,俗称黄亭子,后来做为地名流传下来。
34.火器营:该地在乾隆时期攻城火炮制造所,故名火器营,八旗列居周围。
35.蓟门里:因蓟门烟树碑得名,有金、罗、李等姓及清朝皇亲大臣的多块坟地。
36.嘉禾巷:据传,六百年前,该地摩诃庵内住着一名和尚叫嘉禾,人们就称这条街为嘉禾巷。
37.箭章胡同:据传,清朝时期,当地住户以制造、修理弓箭兵器为业,故名。
38.蓝靛厂:因曾是明代生产染布蓝靛的厂址而得名。
39.蓝旗营:该地原为清朝圆明园护军蓝旗营地,故称蓝旗营;1911年后,旗人逐渐搬离。
40.老营房:原是自然村落,自盖了火器营后,被称为老营房。
41.亮甲店:明代名两家店,燕王朱棣北伐经过此地,卸甲晾晒形成今名。
42.柳林馆:十世纪初,辽圣宗时期,肖太后运粮河流经此地,曾下旨广植柳林。到了清朝,林中设一茶馆,字号“柳林馆”,供郊游之人乘凉饮茶,形成地名。
43.六道口:因此地处三条道路(一条从西直门至清河,一条从双泉堡至八家,一条从北沙滩至后八家)的交汇处,有六个道口,故名。
44.六间房:据传,清代此地仅有六间住房,居民均靠打渔为生,故名。
45.六郎庄:明朝时称为牛栏庄,是老百姓开辟海淀湖田喂养耕牛的地方。有些封建文人来海淀游览风光,触景生情,就地写诗,觉得牛栏二字不雅,难以入诗就擅自改为柳浪庄,但并未在民间流行。清初,出于排满的情绪,结合杨六郎挂甲的故事,牛栏庄改称为六郎庄。

46.罗家庄:据传,罗家庄村有两百多年历史,因有罗家坟地而得名罗家庄,简称罗庄。
47.马甸:原名为马店,据传此处为明代关外到京城贩马的集散地。
48.明光村:原名明光寺,明光寺建毁年代无考。
49.牡丹园:该地原为菜地,因西邻北京电视机厂,该厂生产牡丹牌电视机,为照顾厂家命名。
50.南营:该地曾是清代健锐营左翼镶黄旗南营驻地,故名。
51.娘娘府:该地因葬有明代皇族及妃嫔而得名。乾隆二十年兵裁陵制后,地面建筑逐渐被毁无存,地名沿用至今。
52.娘娘庙:该地因有一座娘娘庙而得名。娘娘庙原名天仙庙,始建于明代,现存3殿,原殿中供有碧霞元君坐像,碧霞元君是司管妇女生育并保护儿童之神。
53.笸箩王:清朝成村,据传,当地村民多以编制、修理笸箩为生,故名。
54.普安店:据《宛署杂记》,明代已成村。据传因村北山峰上有建于辽代的普安塔得名。
55.普惠寺:辽时为驻跸寺,明嘉靖时期,御马监太监蔡秀恭在此地修建普惠寺,取佛光普照恩惠众生之意。
56.前八家:据传,明末有两三户从山东逃荒的人家在此落户,以烧瓦盆卖为生;后因北京城建设需要大量砖瓦,此地由两三户发展为八户人家,分别姓常、尹、李、张、陈、马、高、苗,故称八家。
57.青龙桥镇:原名七里泊、碾庄。镇因桥的名,桥为郭守敬所修,筑在白浮堰上。《北京历史地图集》记为青龙社。
58.清河镇:因有一条清河而得名,该镇是出入北京城的第一道门户,元明清三代都有重兵把守。

59.清华园:清华园原为康熙年间熙春园的一部分,熙春园是康熙的行宫。道光时把熙春园分为两部分,西部定名为近春园,赐给了四皇子奕詝,东部赐给五皇子奕誴,咸丰即位后,始该名为“清华园”,并御笔题写匾额于宫门,至今尚在。1908年中美两国在清华园建立学堂,即为清华校史的纪元。
60.三才堂:该地原为清朝齐、王、杨三家财主的居住地,各家自成院落,公用一座庙堂,故称三才堂。
61.三虎桥:此地原有一座石桥,史载该桥曾叫神虎桥,有四狮虎。传明代万历年间,一虎夜逸,遂名三虎桥。
62.三义庙:因附近有一座三义庙而得名。庙于1967年“文革”期间被拆除,地名沿用至今。
63.沙沟:清末有条雨水冲刷形成的沙子沟,又名沙沟,向东偏南至西便门。
64.沙窝:原名杏园村,后因风大沙多改名为沙窝村。
65.晒果场:据传,明清时期有西山农民运水果进城卖,在此歇息,时常将水果摆开晾晒,故名。
66.哨子营:哨子营原是清雍正二年所设圆明园护军八旗营房下属哨卡,民国初年的地图标为骚子营,“哨”讹为“骚”,故又名骚子营。
67.胜因院: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修建的教授住宅,因抗战期间“联大”曾租借昆明“胜因寺”为校舍,故名以资纪念。
68.十王坟:此地因曾是康熙第十子胤祹坟地而得名。
69.水磨:地名来历一说因水磨而得名,水磨又称水碓、水碾,是利用水力推动的农用设备。而说是该地地势较低,每逢大雨常被水淹没,故称水没,后谐音为今名。
70.四王府:原是明代皇室婴幼儿夭折埋葬处,被称为死王府。后回避死字谐音成为今名。
71.塔后身:因位于碧云寺内金刚宝座塔后身得名。
72.太平湖:清末有一家姓贡的大户人家在此经营芦苇业,人称贡家苇塘。1953年发动群众治理苇塘,挖成一个湖水清澈的小湖,因靠近南太平庄,取名太平湖。
73.太平庄:据传,明景泰元年,瓦剌入侵北京,难民逃至该地免遭战祸,于是取名太平庄。
74.田村:明代前成村,早年名苦村;清朝时期曾在此设暂安处,停放皇灵,为图吉祥,乾隆皇帝将苦村改为甜村,后谐音成为今名。
75.头堆村:据传,该地有一条土路,每逢皇帝出行,要“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因此在路上每一里都设一堆黄土,称为头堆;后演变为聚落名称。
76.万泉庄:历史记载该地有众多泉水平地涌出,因此得名。
77.魏公村:该地在元初营建大都时便有新疆维吾尔族聚居,称为畏吾村;清代时改为魏公村,沿用至今。
78.五路居:原是半壁店至徐庄,八里庄至郑王坟两条路的交叉口,还有条路向南通往恩济庄。路口有个茶馆,被称为五路聚,谐音成为五路居。
79.西村:西村又名马甸西村,民谚:“先有西村,后有马甸”。
80.西三旗:该地在清代时通往八达岭、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八旗兵驻兵房地,该地按驻地编号得名西三旗。
81.西小府:原属正蓝旗村,被称为王府故地。因小于四王府故称小府。
82.西营:又名厢黄西营,该地曾是清代健锐营左翼镶黄旗西营驻地,故名。
83.西苑:原是圆明园护军八旗的校军场。《汉书》记载:“苑,谓马牧也。”与南苑、北苑地理位置相对,合称三苑。
84.下村:据传,原名为兴隆庄(一说名龙显村),清乾隆帝为煞其王气,在村东建立影壁,并改名为下村。
85.厢白旗:原是清代健锐营左翼镶白旗营地,后渐成民居,镶白旗演变为地名,再谐音成为今名。
86.厢红旗:此地原是圆明园护军八旗之一厢红旗驻地,因此得名。
87.小关:小关地名与北京城同样久远,因其在德胜门外关厢而得名。俗称德外小关,也称西小关。
88.小西门:小西门因地处元大都西部“肃清门”而得名。
89.小营:因是明代军屯驻地,后逐渐形成村名。有“东升粮仓“之称。
90.燕园:原是燕京大学校园的名称。1952年院系调整时,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
91.羊坊店:金代女真族拥有中都,每日都要消费大量的羊,因此在城北墙外形成交易羊的场所,到了清朝,仍建有一座赶羊赴市夜宿的客店,人称羊坊店,一直沿用至今。
92.一棵松:因此地有一颗古松(据传树龄已过千年,后因雷电劈死后除去)得名。
93.皂君庙:该地原有灶君苗,始建年代不详,文革期间人们为了回避“封建迷信”的罪名,改名为皂君庙。
94.展春园:该地属暂安处村一部分,清朝亲王死后暂时安放在此处,故名暂安处;后逐渐发展更名为暂春园,1987年正式更名为展春园,取“暂”字谐音。
95.彰化村:据传,早年此地有一名章姓的丐帮头子,乞丐俗称化子,谐音成今名。
96.正蓝旗:曾是清代健锐营左翼正蓝旗营地,故名。
97.志新村:该地原名五道庙村,因有五道庙而得名。1967年改名为志新村。
98.中关村:明代起为太监坟场,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99.朱各庄:清刘廷玑《在园杂志》称:“京城西便门外二十里诸葛庄南,土人名姥姥坟,乃明朝葬宫人处也。”民国年间称“朱各庄”。新中国成立后仍称“朱各庄”。
100.稻香园:清朝时为著名的京西稻产地,夏季水田连属,秋季稻米飘香,因此得名。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零点重播。
2017年开始,每天零点也增加一次播出哦!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