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道来话北京︱故宫三大殿为什么总爱改名?还总爱着火?--再说中轴线53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故宫就是原来的紫禁城,是北京中轴线的中心,这条中轴线自然也是故宫的中轴线。说到故宫里的中轴线,可分为前朝后庭两部分,前朝由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组成,是皇帝的办公区,后庭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组成,是皇帝的生活区,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后宫三宫六院的三宫了。
每一位到故宫参观的游客,故宫三大殿都是必到之处,除了观看建筑的宏伟壮丽,更是可以感受到皇宫的气派。
故宫三大殿为何总爱改名?在中华文化遗产中,紫禁城可谓是瑰宝级别的存在。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宫,所以也被称为故宫。
故宫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从小长在北京四合院的故宫博物院现任院长单霁祥先生,在多次行走中,摸清了世界上最大四合院的现状,从而破解了那个与紫禁城有关的传说:经过他详细统计,目前故宫博物院所管理的古代建筑数量共计9371间。其中紫禁城内8728间,紫禁城外端门、大高玄殿、御史衙等处643间。
那在这故宫9371间房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什么原因总换名字
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被称作这些名字的,它们的名称足足被更改了三次之多。
是因为改朝换代,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呢?
咱们先来说说这太和殿。太和殿就是传说中的“金銮殿”,是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
殿顶正中为穹隆圆顶,称藻井,是镇压火灾的意思,井内巨龙蟠卧,口衔宝珠,叫轩辕镜,相传是中国远古时黄帝所造,以示自己是正统皇帝。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盛大典礼,像是皇帝登基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和冬至三大节,皇帝也会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然而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并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则是在养心殿。
再来说说这中和殿:这里办的都是正经事!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会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您说,这是不是都是正经事!
那最后的保和殿呢?这里啊,可以说是明清的“多功能厅”。
保和殿在明清两个朝代各有不同的用途。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而清代每年除夕十五,皇帝则会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此外,赐额驸等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都在保和殿举行。
保和殿后有一块巨大的雕石,叫云龙大石雕,是故宫石雕之冠,石雕四周刻有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牙,中间刻着流云以衬托象征天子“九五之尊”的九条蟠龙和五座浮山。这块故宫里的“万石之王”。当初从北京房山大石窝向京城搬运时,共动用了民工2万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每50公尺打一眼水井,沿途汲井水泼路成冰,再拉巨石在冰上滑行,50公里的距离,共用了28天,光运费就耗银11万两。两万多人,一个月的时间,都耗在这块石头旁边了……

说过了三大殿,咱们就该说说这三次更名的缘由了。
说起这个原因啊,估计您听着会觉得有点迷信,为什么,因为这改名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三大殿老着火,并且可以说是一言不合就着火。
咱们先说这三大殿本来的名字是:太和殿,原来叫奉天殿,中和殿,原来叫华盖殿,保和殿原来叫做谨身殿。
话说当年在故宫修建完毕后,一个不好的消息给永乐皇帝朱棣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据说曾有一位姓胡的卦师受帝命预测过三殿的未来。然而卦象结果并不吉祥,它显示三大殿将于当时来年四月初一午时着火。永乐皇帝龙颜大怒,立即将卦师关押,称若是到时三大殿没有着火就要以欺君之罪杀了他。然而没想到,第二年的四月初一中午,三大殿果真被雷电击中烧毁了。
永乐皇帝这时想到了那位卦师,立即派人去找他。可是卦师听说三大殿没有着火,就自尽了。在卦师自尽后一刻钟左右,就着火了。永乐皇帝认为这次大火是上天对他劳民伤财的惩罚,于是不再对三大殿进行重建,从此他就在奉天殿前面的奉天门上办公直到驾崩。在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记录非常简单,就一句话: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皇宫里的三大殿废墟,一直放了小20年,21年之后,这三大殿直到大明正统朝时期才完成重建。朱棣皇帝的重孙子明英宗朱祁镇这个7岁的孩子,不但修了京城的九门,还在五年后重修了三大殿以及新建了乾清、坤宁二宫。施工周期只有一年半。这时候三大殿的名字是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后来,李自成打进北京,饱经沧桑的三大殿又被毁于战火中了。大清帝国的顺治皇帝成为了第一个进入紫禁城统治全国的满族皇帝。新朝自然有新气象,顺治二年三大殿重新修复,并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且在匾额上也加了满文。可到了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又发生火灾。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火乘风势,金銮大殿,化为焦土。四名宫监责任人,被处以绞刑。这一年,北京大地震、太和殿大火。虽然三大殿又被大火烧毁,但凭着康熙大帝的英明神武以及当时国力的强大,很快三大殿又被修好,并做了很多防火的工作,所以三大殿才得以一直保存到现在。
也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故宫三大殿总是失火呢?皇帝身边那么多人看着,难道还有人胆敢明目张胆的放火吗?
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给出了答案。为什么三大殿连续两次遭雷火焚毁呢?那时候古人不懂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北京夏秋时节多雷雨,宫殿又是高大木结构,于是宫殿发生多次被雷火焚毁悲剧。
那我们也给归纳一下啊,紫禁城经常失火的原因:其一,主要是木结构;其二,建筑高大易引发雷火;其三,没有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其四,人为因素,不慎起火,延及大殿;其五,消防设备,不能配套。所以,一旦失火,延烧无遗。高大雄伟的太和殿,兴建起来费时费工、开支浩大。因为太花钱,每次烧毁之后都是过了很多年才重修,结果明代起码有3个皇帝一辈子也没见过奉天殿,或是皇极殿完好的样子。
怎样防火救火呢?
朝廷采用一系列措施。
1
第一,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改殿名
重修三大殿后的匾额,是悬挂竖匾还是悬挂横匾呢?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悬挂横匾,理由是——原来是竖匾,匾上“奉天殿”三个字,“奉”字在上,“天”字被“奉”字盖住,“天”不出头,得罪了天,上天示警,两次天火,烧毁三大殿;悬挂横匾“天”字居中,中为大。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然“天”字居中,但还是“奉”字在前,提出:“‘天’字居中、上出,‘奉’‘殿’二字,两旁稍下、相对。”嘉靖帝听了之后,认为横匾固然突出了“天”字,但“奉”与“殿”两字靠下写,这样很不雅观。那么,怎么办呢?有人提出高见:取《尚书·洪范》篇“皇极,皇建其有极”、“惟皇作极”中的“皇极”二字,于是,改奉天殿名为皇极殿,匾上“皇极殿”三个字竖匾直书。这场殿名和匾额之争虽一锤定音,但火灾仍旧。
2
第二,祭火神
位于什刹海的火神庙,全称“火德真君庙”,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为表达对“火德真君”的崇敬,将殿顶的灰瓦改成绿琉璃瓦。据说火神生日是六月二十三,于是明天启元年就定每年六月二十二日为祀火神的日子。
3
第三,祭水神
宫里本来供奉了水神——玄武神,地点在御花园钦安殿。
4
第四,安水缸
在故宫的各个地方放置了大小水缸308口,叫作“太平缸”,用来储水防火。大缸有铁的,有铜的,也有铜质鎏金的。一般来讲,铁缸是明代铸造的,铜缸有明代的,也有清代的,鎏金铜缸都是清代的。冬天缸下加温,防缸水冻冰。大缸雕饰华美,造价不菲。
据乾隆年间《奏销档》记载,鎏金铜缸每口约重1696公斤,仅铜缸制造费就要白银500多两,再加上缸外覆盖的100两黄金,共需费至少白银1500两。故宫鎏金铜缸共22口,现存18口,其中太和殿前有4口。八国联军侵华时,窜入紫禁城,侵略者竟然用刺刀刮去缸上的金子。累累刀痕,至今可见,提醒人们,勿忘国耻!
故宫三大殿几次失火,几次重建,虽然基座没有变,但宫殿的大小却有了变化,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紫禁城是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群,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到北京的游客,没有不惊讶于紫禁城的雄伟壮丽,不过很少人注意到紫禁城外朝三大殿的建筑与台基比例不太协调,与同时期建筑的太庙比较,三大殿的建筑物偏小,明显与台基不相称。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三大殿,是缩水版的三大殿。
导致这种奇怪比例的原因,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几次失火。前面咱们说了:紫禁城落成之后不久,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四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这时,才完工不到一年,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三大殿就发生了火灾。三大殿在永乐年间没有再修建,一直拖到21年之后,明英宗正统五年,也就是1440年才完成重建。
不料,嘉靖三十六年,也就是1557年奉天殿又失火,这一把火把华盖殿、谨身殿以及文、武楼,奉天门、左顺、右顺以及午门,午门外左、右廊烧得干干净净。也就是故宫的外朝,皇帝的办公室几乎全毁。皇上没地方办公哪儿啊,嘉靖皇帝只能先凑合,他不得不颁诏“暂设朝仪于端门”,把朝议移到端门来举行。此后,就开始了又一次的外朝建筑重建。先修了周边建筑,到了嘉靖三十七年,也就是1558年才开始修三大殿,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1562年,三大殿第三次落成。
谁也没想到,一晃35年过去,皇帝的办公室又走水了。那是万历二十五年,也就是1597年六月,三大殿第三次发生火灾,情况和嘉靖时的火灾差不多,外朝烧得一片荒芜。这次重建拖延的时间非常长,比兴建紫禁城的时间还长,从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1603年一直到天启七年,也就是1627年八月,才完成三殿的重建。
您说为什么?由于国家财政大不如前,嘉靖年间修建的时候就已经把三殿的尺寸缩小;原来的前殿宽30丈,深15丈,修复后的前殿宽只有21尺8寸,深只有11丈7尺4寸。由于台基是按原来的大小修复的,建筑本身却是按嘉靖皇帝的意思缩小,使得建筑与台基的比例失调。
在《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中,对嘉靖朝时期重建的三殿,有过如下的讨论过程。嘉靖帝对当时的内阁说:“我思旧制固不可违,因变少减,亦不害事。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根据这一记载,按明代营造尺度每丈合今3.17米计算,最早的“奉天殿”,面阔应该是95.1米,进深应该在47.55米。咱们前面说了,当时的嘉靖皇帝不得不在“端门”凑合办公,举办各种仪式,所以,重建工作其实是非常紧迫的,但也是困难重重,这才使嘉靖帝产生了“因变少减”的想法。对嘉靖这一缩小三殿规模的想法,严嵩回答:“旧制因变减少,固不为害,但臣伏思,作室,筑基为难,其费数倍于木石等,若旧基丈尺稍一移动,则一动百动,从新更改俱用筑打,重费财力,久稽岁月,完愈难矣。臣愚谓,基址深广似合仍旧,若木石围圆,比旧量减或可,臣询之于众,皆同此论,候圣裁”(请简单解释一下。)。根据《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记载下来的这一商讨过程来看,正是由于更作基础不仅“重费财力”,还会形成“久稽岁月,完愈难矣”的局面,才使得嘉靖的想法与阁臣征询众意的结果结合在一起,成了当时重建的折中方案。
那在今天的公众号里,我们就给您附上了一张明朝时期的奉天殿和清朝太和殿的对比图,明显体量大的是明朝奉天殿,并且,明朝时期的故宫奉天殿规模更是宏伟,两侧还有斜廊。
康熙三十四年,即1695年,原尺寸重建太和殿,加设防火墙。
奉天殿原建筑面积4522平米,太和殿建筑面积2377平米。两者比例,就是下图的样子。
现在的北京太庙也是明朝所遗留,同样也是建筑在三层石台之上,建筑的高大弘阔占满石台,由于建筑与台座比例适中,更显出建设的雄伟、壮丽。相比之下,宫廷的外朝反倒是台大屋小,不过,今天三大殿的华丽宏伟已经让人咋舌,最初的三大殿是如何恢宏壮丽,更是难以想象。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制作人:小强
录音制作:乐乐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1点重播。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
1、本图文、音视频独家发于“徐徐道来话北京”微信公众号,北京广播网、北京电台听听FM为音频在线平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2、本公号从未授权搜狐、一点资讯、360个人图书馆、东方头条、爱妮微、牛人微信、蜻蜓FM、喜马拉雅FM、川川旅游网等平台转载,在上述平台看到“徐徐道来话北京”的任何图文、音视频一定是剽窃或无授权转载。
3、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可联络删除!
4、本公号所有音频、文字版权归著作权人及本栏目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和微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其他自媒体转发转载!违者必究!
长按二维码识别或推荐扫描,您就能天天收听阅读《徐徐道来话北京》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