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期【涓涓细流】不要跪着,请直立地阅读

不要跪着,
请直立地阅读
这个假期,我有幸阅读了王栋生(笔名吴非)老师的教育专著《不跪着教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3次印刷)。
读过之后,感慨万千——真是好久都没有读过“这么能说,也这么敢说”的一本书了,有种酣畅淋漓的感受。我斗胆一猜,王老师倒也不是著书而著书,想必是把多年的教育叙事和教学杂感汇集在了一起,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由于这本书里论述的内容很多很杂,我的感受也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清楚。我颇为赞同豆瓣上关于这本书收获了最多点赞的一句短评——“骨气和偏颇同在”。王老师的风骨,所有教师为人师表应有的风骨在字里行间挥洒激昂。“不跪着教书”的书名并不单纯是吸睛的噱头,更多的是对教育者风骨的总结概述,是极为恰当的。至于偏颇,当然会有,但多半是由于个人特殊经历和时代快速变迁造成的,绝非观念上的谬误和偏差,属于可以理解接受的范畴。
在“再版前言”中,王老师说:“功利庸俗的课堂,培育不出直立的人。”同时他也说:“在这样的时代,自我启蒙也许是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围绕这样的观点,再结合书中第三辑“爱与敬重的阅读”中的三篇文章《爱与敬重的阅读》《读好书如播种》《读名著竟成罪过》,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名著阅读教学的一点浅见。

王老师在《读名著竟成罪过》一文中讽刺了一种现象:
一个语文新课标出台,带来无限的商机;书店里堆积如山、粗制滥造的成套的“文学经典”“名著丛书”,都挂上了“课标”的幌子,而背后都是出版商的贪婪的目光。
一篇至少十年前写成的文章,其中反映出的问题今天还存在吗?
当然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风!
2020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公众号以“教育部严正声明”为标题,推送了这样一篇文章。
我想,当名著阅读的推荐书单发出的那一刻,书商们和家长们都松了一口气。前者们大概是发现了商机,而后者们呢,“正在发愁让小孩看什么呢。现在好了,有了这把‘尚方宝剑’,TA不看也得看”。家长们这样的论调我已经听过太多。
今年暑假,我布置了这样一项语文作业——选读 3 本:任意选择,有价值、有内容、有深度,有启发的书。在本子上写下书名。其实,我的本意是想看看在孩子们心里,到底什么书配得上“有价值、内容、深度、启发”这样的评价。然而,作业布置下去的几天里,有将近10位家长私聊找到我,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这三本书您能不能推荐给我们?我怕小孩不会选,选了那些并非推荐的书去读,浪费时间。”
我有点无可奈何。王老师也说过,“阅读需要爱,需要敬重。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指望进了大学再修炼,性情心灵和教养已经有很多补不了的空洞了”。推荐名著阅读的书单固然好,但如果学生和家长都抱着“只读这些,就读这些,不然就是浪费时间”的想法,也实在是有些可悲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名著导读课,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们应该是对作品怀抱着感情,对阅读本身怀抱着敬意去读书的。TA们应该有能发现美,识别美的眼睛,而不是被老师们推着“被迫阅读”。如果仅仅是为了考试中的4分、6分,那还真是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王老师这样说:“如果不懂得敬重知识,不懂得敬重思想,不懂得爱,只图功利,只是因为要作为一项任务,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无聊的、毫无作用的。”
今年7月东湖高新区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的名著题出得好:
如果你是走马观花读了全书,你未必能答得好这一题,特别是(1),有将近25%的学生选择错误。难道有将四分之一的孩子没有进行《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吗?肯定不是。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看过,自然也记不得这些细节的。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呢,早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具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那么即便TA根本没有看过《海底两万里》,也能从选段中发现选段里只有“尼德兰”“康塞尔”和“我”这三个人,其它的“加拿大人”和“鱼叉手”只不过是对这几个人的别称而已(可以从说话口吻和语气中判断),至于“喀里多尼亚人”从行文上看更是与出场人物无关的。
一个学期,教材指定必读的名著只有两本,如果一位中学生为了考试,抱着两本书细细啃了半年,想来也是一件挺可悲的事儿。正如王老师所说,功利庸俗的课堂,培育不出直立的人。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丧失了自主选择、自主阅读的能力了。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去引导孩子进行名著阅读呢?我想,这是很大的话题,还需要我去继续思考和研究。但这几个基本的原则我还是非常明确的。
不要扼杀孩子们喜欢阅读的天性。即使我曾经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孩子在读青春小说,我也只是和TA说,你选的书不太好,你读书的时间不对,但你喜欢读书的习惯我是赞许的。
要引导孩子们去读经过时间沉淀的名著,但不要只把TA们局限在“推荐书目”里。
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材会教给很多方法,但阅读终究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你需要选择让你愉悦的阅读方式。
永远相信阅读的力量是厚积薄发,稳定而强大的。不要太过功利,不要急于求成。
最后一句送给作为老师的自己——言传不如身教。喜欢阅读,坚持阅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和身边的人。
我会继续阅读,继续和你们分享我的阅读感受和教学心得。

作者简介
马文娟
武汉大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有海外汉语教学经历。
获奖经历:
“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东湖开发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楚派名师”观摩课
“电子书包”项目验收课
东湖开发区“长飞教师奖”
中华书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教师”
论文《远程教学:技术支持和汉语教学策略》发表在“第八届国际汉语电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
教学追求:
求新求实,求同存异,“语不惊人死不休”。
文字:马文娟
编辑:刘行知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