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兆成/剃头匠老李师傅

剃头匠老李师傅
钱兆成
头发早就花白且稀疏了,凌乱时,只需手指稍微拨搂几下,发型就成了。提及头发,理发定然不能不及。谈及剃头,不瞒你说,我从不光顾名店,因为我坚信,即使是名师名剪为我专门设计造型,完型后,和人群一融入,无人能看出我的发型好看在哪里?帅在何处?听说,进一次名店理发所花的费用得是三位数,既然如此,何必拿钱去打水漂漂呢?其实到开在小区里的小理发店去理发是个挺不错的选择:一是经济实惠,二来等候时间短,三则服务周到,四就是趣事旧闻还能听到不少。一日,因想省劲,抄了条近路,骑车穿越了江南小区最南排。这排楼,因南面这条东西路可直通小区外,因而此段成了小区内的繁华地带。临路各家原本的车库,都开门向外变成了门面房。小超市、小吃部、小菜场、美容美发、服装店、棋牌室等竟形成了一条小街。边行边侧目观瞧“街景”。前面一屋的门边上挂着的一块黝黑色的“荡刀布”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打眼望了一下门上方,什么标识都没有。可我还是意识到:这该是个老师傅开的理发店。转眼间,自行车就到了正门前。果不其然,是一间店面不大的理发铺。店内的装潢及其简陋,墙上是面不可缺的镜子,一把老式的理发椅算是店内最大的物件,另外还有一条长板凳和几条独凳板。本没打算理发,见店内没有理发的人,于是我停下车,进了理发店。“你好。剃头吗?”“嗯。”老师傅用电吹风在椅子上吹了吹:“坐。”我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端详起老师傅:老师傅个头不高,团胖脸上长着络腮胡,年龄应该在七十左右,笑呵呵的,叫人感觉亲和。老师傅把帆单(围在身上的布)拿到屋外抖了两下后把它围在了我的身上。“有要求吗?”师傅问我。“天热。多去点。其它您看着办。”我说。洗头、去短、刮胡、再修剪、再洗头。“怎么样?”师傅问我。我看了看镜子。“中。”“掏耳朵吗?”“不掏。”老师傅蘸了点爽身粉在我的脖子上抹了一圈后,又用毛巾掸去碎发,拿下帆单:“好了。”我再次照着镜子瞧了瞧,很满意。“师傅,多少钱?”“算了吧?”“不能。”“啦……啦就就给十元吧。”我递给他十元钱。老师傅边接钱边说:“不好意思。拿钱了。”“应该拿的。”这久违了的客气场面,差点叫我没反应过来呢。理完发,我见没有新顾客的到来,就没急着走。“老师傅,六十出头了吧?”“这辈子不过七十了。今年闯关过坎(七十三)。”我竖起大拇指:“好身体。”“身体还算马马虎虎吧?除每天一颗降压药外,其它药,应该有四五年没吃过了。”“您做这个手艺,应该没有锻炼身体的时间吧?”“我做事就是锻炼身体,无需再去跑和跳了。再说,确实没有时间。”店里还有一张最多一米宽的老式木床,床上没有被褥,床头有一个用竹片和木块钉做的枕头。枕头旁放着一个工具箱。工具箱的八个角都用铁皮加固,现在已经全部锈了。铁皮上的鼓钉都呈现着铜锈绿。木板上有多处凹了下去。我用手摸了摸凹痕。“这些凹痕是被自行车的后衣架磨的。”老师傅边说边打开工具箱。里面有四把手动的剃头剪、几个刮胡刀、一把牛角梳等。“这些都是老父亲的工具。为了防止剃头剪等生锈,我会时不时地给它上油保养。见物如见人,睹物思人。剪子剪断了头发千万缕,却剪不断思念之情一丝。”“真难为你,这么一把年纪还了还保存着如此深厚的情义。”“我的手艺是他老人家手把手教出来的,忘不了啊。只可惜我的手艺没人愿意继承下去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有些事不必强求。师傅,这个工具箱有年头了吧?”“六七十年了。老人家为公社干部和农机一厂的职工剃了一辈子的头。改革开放后,体制变了,集体不再为剃头支出了,老父亲人也老了,把工具箱交给我后就再也没有摸过剃头剪子了。你知道这个工具箱还叫什么吗?”
我想了想,没能从记忆里翻出它的名称:“忘了。但您说出后我肯定能够想起。”“它叫刀包。想起来了吗?”我又在记忆里搜索了一下,没有找到:“没有。也许我们那的叫法不是刀包。”“完全可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老家是哪里?”“李恒。”“我是本地人。你的老家和我们这儿相隔六十多里。你们那把脱臼,也就是关节脱位,叫掉万对不对?”“对。”“你应该记得过去农村是如何剃头的吧?”“记得,记得。我小的时候街上只有一家理发店。干净的房间,穿白大褂的师傅,洁白的帆单,可以斜放让人躺在上的剃头椅,剃一人换一次毛巾,最后还喷梳头油。剃一次头要几毛钱,农村老百姓剃不起,只有机关干部,粮管所、食品站、供销社的正式员工才是那儿的常客。农村人剃头,全是包给剃头匠的。一般一个月剃头匠来庄上一次,一次要剃上好几天。坐独凳板,所有人用同一条毛巾。夏天剃头,男孩子大精巴,不洗头不围布,剃完头,小河里一跳是头也洗毛也去。我记忆中好像剃头匠的午饭也是轮流转似的?”“对。但多数都是在家庭条件好点的或沾亲带故的人家吃。”“还记得剃头的费用是用什么方式结算的吗?”“忘不了。收取剃头费用的方式叫:收时方(因不知道这三个字具体怎么写,只好用同音字替代)。收时方一般在秋收结束后。剃头匠推着独轱辘车,车上放着几条口袋挨家挨户收取粮食抵剃头费用。剃头人多的家庭多给,剃头人少的家庭少给。穷的家庭,随便给。即使不给,他家的头照剃不误。收时方不是剃头匠的专利,摆渡人也收时方。我们那有个叫老海的船主,肩挂褡裢,一年到头在外收时方。他是收到什么地方、吃到什么地方、喝到什么地方、醉倒在那个地方。人,认识也好,不认识也罢,只要是男的,不论大小开口喊老表。”“想不到你还这样的了解。”老师傅对我的说道有点出乎意料。“农村人忘不了农村的事。”“十年前,孩子们不让我再为人理发。叫我在家享清福。我也就依了孩子,在家当起了甩手掌柜。没想到,这一清闲,还清闲出病了。怕身上的病越聚越多,我又重操旧业了。”“什么病?”我忙问。“革蚤(跳蚤)放屁——周身都是病。从头到脚,不能感觉,一感觉就觉得那里不舒服。也没有玩的地方。”“现在玩的地方很多呀?公园、棋牌室、旅游……”没待我话说完,老师傅把话接了过去:“做手艺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短命局。真正手艺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多年上歇上几天。年复一年,同学、朋友、亲戚等也就不再和我来往了。除了剃头外,打牌、下棋、纸牌、麻将等我是一概不会。以前我会的娱乐项目老蒋滚尿壶、五路挑夹、四路爬,可现在人不玩了。”“还有蹩死猫、漏周、三六九二五八。”我补充。“翻单被、掼纸牌、砸铁杯。”老师傅说。“打梭、打独溜。”“推铁环、掼铜角。”我和老师傅历数着那些早被人们忘了的游戏。有人来剃头了,而且是好几位。我也该走了。“师傅,你忙吧。下次再聊。”“好的。没事时再来傻。我姓李,木子李。”李师傅和我挥手道别后,把帆单围在了顾客的脖子上,又开始了自己的忙碌。
作者简介
钱兆成,江苏省沭阳县人。在农村生活了五十多年,对乡音乡情情有独钟。文字偶见于纸刊与平台。洪城文艺
主编:吴庆书
顾问:乔加林 孙昊 刘萍
编委:孙修军 许彩军 谢升高 谢展 桂纯友 满少萍 张修美 潘茂贵 张云婷 卓维平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电子邮箱:3391861563@qq.com
微信投稿:qs15312746255(主编)
往期推荐
①向新国/为城市写诗(外一首)
②许攀/大湖随想
③许昌平/我的船(外四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