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没长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前段时间,经常打球的羽毛球群组织大家去中山某球馆打了一场友谊赛。在珠三角这边,每个城市都不缺打球的人。与其说去打球,不如说去吃大餐。作为80初出生的我搭档一个70后,还赢了两队90后,验证了羽毛球中的一个道理:只要球没落地,你永远就不算输。前段时间搬家,把当年的各种证件翻了出来,竟然还有大学里参加越野跑获奖的奖状。其他什么三好学生都没得过,倒是长跑有一张奖状。刚毕业当老师那会,有一次学校组织跑山,跑山路很累很累,我得了第三名,前面两名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家里很多件马拉松的衣服,其实没怎么跑,都是去打酱油的。在球场上打球的时候,球友们经常笑我更像是田径运动员,因为我在球场上没有感到累的时候。当年读书的时候,我有个绰号“跑不死”。毕业这么多年,庆幸还保持着差不多的体力。我一直认为身体好才是一切的基础,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有活力和健康的状态。村上春树的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里写道:
虽说我即将进入人们称之为中年的年龄段,但身上全然没有多余的脂肪,头发见疏的征兆也未出现,白发一根都没有。由于坚持体育运动的关系,体力上也没觉出怎样衰减。生活有条不紊,注意不暴饮暴食,病患从不沾身,从外表上看也就是三十出头。
这也是我现在的状态。而我也还保持着自己那份感性。村上春树写道:联结子夜和黎明的时间又黑又长,有时我甚至想道,若能哭上一场该何等畅快。但不知为何而哭,不知为谁而哭。若为别人哭,未免过于自以为是;而若为自己哭,年龄又老大不小了。
有次见了位十多年没见的大学同学,她第一句话是,我怎么发现你这些年没什么变化。差不多还是大学里的书生意气。我权当这是一种褒奖。有的时候,我会回想自己的少年时期,那时候幻想着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可能现在距离理想的生活非常遥远。但让我庆幸的是,我终于没成长自己讨厌的样子。
其实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一直没有规划。就像随意飘散的种子一样,飘散到哪里,都可以一样生活。但是我知道自己讨厌怎样的人生。年少的时候讨厌大腹便便,讨论阿谀奉承的人生,讨厌被灌醉的经历,讨厌言不由衷的客套,讨厌生活毫无目标的虚度……这些让自己讨厌的生活,偶尔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绝大部分还是自由。这些年,一直在坚持做自己,虽然也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至少避开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场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学毕业十周年聚会的时候,看着有些胖得认不出来的同学,心底想,他们经过了多少酒桌上的考验,而人生在这些事情上被消磨了多少时间,有些人乐于其中,而我只是不喜欢。除了偶尔的出差和朋友聚会,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八点多起床,上班,上班不忙的时候回复各种邮件,每周打两三次球,更新文章,吃饭,陪孩子去公园玩一个小时,回家读书,睡觉。如果集中读书的话,一天读完一两本书,真的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养成一种,每天都必须读的习惯。弗洛姆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纪律看做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应该成为自我意志的体现,应该感到这是一种愉快,并且逐渐习惯于一种生活态度,一旦放弃它,便会若有所失。
|《爱的艺术》
有的时候不喜欢聚会或者出差,是因为会把你这种习惯打破,会怅然若失。
我总认为坚持做一件事,可治愈人心。当树洞里很多很多各种感情总是放不下的时候,我说,要不你去坚持做一件你觉得很感兴趣的事情吧,坚持几个月或者半年,你的痛苦就会减少很多了。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都有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甚至怀疑人生的意义。这时候,如果有一件你每日坚持做的事情,你持续着去做,可能那些难熬的时光,就在这种坚持中不知不觉过去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说:你必须耐心等待。一天归根结底就是一天,没办法把两三天一下子归拢为一。那么,要想勉为其难,把这项工作孜孜不倦地坚持下去,什么才是必须的呢?不必说,就是持久力。我对案枯坐,集中心力,最多只能坚持上三天——像这样的人是当不了小说家的。若要天长日久地坚持创作,不管是长篇小说作家,还是短篇小说作家,无论如何都不能缺乏坚持下去的持久力。
坚持在这里写作,也像是治愈我自己的方式。我认识一位公号写作者,写作从来没有感到是一种负担,坚持日更,读者粉丝粘性都很不错。其实她是抑郁症患者。写作就是她一种长久治疗方式。所以我引用过纪伯伦那句话:只有心里有秘密的人,才能理解他人的秘密。而反过来说,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能理解病人,只有孤独的人才能理解他人的孤独。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治疗方式。就算心理上有过多少的波折,也不会影响到实际的生活。找一件对你的人生而言,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事,坚持做下去,那就是你和这个世界最好的交谈方式。有时候回复树洞里的各种邮件,我觉得自己的智慧不足以回答复杂问题的时候,或者说问题实在太雷同,对方又走不出来的时候,我说,如果你实在对很多事情放不下,其实可以想想无边无涯的时间,想想迟早会到来的死亡,可能会让自己走出那个小我来。很多很多的纠缠和纠结,不过是,你想得到眼前的东西,而得不到,而这东西无论是一段感情还是一个爱人,其实放在整个无涯的时间里,也就不再是什么大事。死亡会保护我们,偶尔想想就会让我们更加清醒。孔亚雷和北岛翻译的莱昂纳德·科恩诗集《渴望之书》,孔亚雷序言里写道:死也可以是一种保护,一种温暖的限制。我们常常都忘了自己会死,不是吗?所以我们才会成为不失者。所以我们才会糟蹋自己好不容易才轮到的人生。所以才有政治和战争,欺骗和罪恶。是死在保护我们,提醒我们,教导我们。教我们珍惜,教我们勇敢,教我们去爱,去劳动,去制造艺术。去怎样真正活着。如果我们善于思考,也勤于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就不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要说这些年的经历,见得也太多了,特别是开了这个公号以后,各色各样的情感,各种各样的人生都涌进了你的生活,但对我来说,也没多大影响,我一直都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生活。我希望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就是了。我的第一份两性情感类课程“认识男人的性以及情感模式”,共二十节课,售价199元,购买之后,可以永久回听,关注千聊公号,里面有已购买课程,随时可以听▼长按图中二维码购买后收听相关阅读:
不停换伴侣的人会幸福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