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苏州人的底色

苏州人的底色 一幅画,要要让人记住,除了画面好,还要看底色。同样,一个场景,底色不一样,虽然这个场景没有变,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一片水域,远处有山,山前还有点点渔舟渔帆,春天霞光万道的时候,与秋天细雨濛濛的时候,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前者给人希望,情感也会为之饱满。后者惹人念想,思绪会无绪还会缠绵。因为,背景不一样,这片水域,以及远处的山,山前的点点渔舟与渔帆,在不同的天空背景下,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天空的情感、情绪渗透、转化,并成为为自身的情感、情绪。
苏州是水乡,是古城,古城被千百年来的河水、湖水与雨水包围着、浸润着。她有了像水一样的性格、品行。苏州每一条小巷小弄都不是孤单的、孤独的,都会有一条小河小桥并傍着,向幽深处蜿蜒伸展而去。下雨的时候,雨水落在小巷小弄里的石板,或卵石路上,滴滴答答,清脆、响亮,像开着一朵朵雨花。雨水滴下来,雨花绽放了,在路面一朵一朵次第地开。甚是壮观,却优雅。雨花很快凋谢了,又成了雨水,流向了小河。水面上,雨水落下来,激起水花,碎碎的,又激起涟漪。涟漪与涟漪相撞,散开,又相撞。雨还在下,河水还在长涨,长涨到河面与街面几乎一般平的时候,雨就开始慢慢停了。
雨停了。苏州水灵灵的,似乎都浸泡于水里了,所谓水上人家。小巷小弄里,家家户户的门窗又打开了,人们伸出头,相互打着招呼,柔声细语,微笑着,屋檐下还滴着一点两点雨水。靠近一座小桥的地方,正开着一座酒家,或茶楼。小桥是石砌的,弯弯的,如半圆月架在河上,是几百年的桥龄还是,上千年的桥龄?都有可能。酒家,或茶楼里,还会飘出悠扬的古琴,或琵琶。傍晚的时候,有一个人,或几个人,还会趴在窗台上,看小舟从身边摇曳而去。苏州的小河,与苏州的小巷小弄一样,都是一条连着一条,相互缠绵,又幽幽静静,一起通向远方。
我所说的苏州,是苏州的过去。苏州先人曾经这样的生活。我这样叙述,是走进了历史。现在,似乎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不过,这一切又似乎没有离去。此刻,我仍站在有这样风情的残存的水巷之中,闲步,是认同。苏州人的那种优雅、淡定,成为蕴含在骨子里的超脱与浪漫。灵动中有坚守,静默中有向往。苏州的山水,苏州的小巷小弄,苏州的小河小桥,苏州的茶馆酒楼,苏州的琴棋书画,苏州的传统文化中的苏州园林一样,这些,随着岁月的流转,慢慢成了现代苏州人的底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