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为何没有统一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在西周时期由于地处蛮荒并且人口稀少、语言风俗与中原相差很大、经济也很落后,因此常常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之邦。就算是楚国人自己也从不讳言自己为蛮夷,还把蛮夷身份作为自己发展的动力。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被人“看不起”的蛮夷之国,到了春秋战国,俨然已发展成一个有“问鼎”之势的泱泱大国。楚国不但抛弃了蛮夷身份从周初一个“地不过同”的子爵小国,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的“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的大国。据初步统计,在春秋战国期间,为楚所灭的国家和部族约有六、七十个之多。楚国的版图、财富更是超过了中原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秦国,甲士、兵器也能与其匹敌。
公元前329年,楚怀王时期的楚国
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积蓄饶多、士众百万,具有统一环宇、吞并八方条件的楚国,无论是前期的“春秋五霸”还有后来的“战国七雄”都有一席之地的楚国,本应有资格和可能取代秦而荡平六国,统一天下,其结果确是江河日下,直至亡国…..
提及楚国的出现,这里便要讲到商汤时期,随着祝融部落的解体,楚人的直系先祖季连的后代四处飘零,直到西周时周王室把熊绎封于楚蛮之地,楚人才开始有了明确的姓和都城。但是,此时的楚国还只是比较落后的南方小国。
“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
由于这一时期的楚国处在刚刚创立的时期,又因地处野蛮落后之地,使得这时期的楚国并不被中原诸国所认可。到了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和分封制的解体,维系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等级特权也就彻底崩溃。于是,各诸侯国开始争相称霸,楚国虽不是中原国家,但也积极参与其中。
起初,楚国国君熊通曾请周王封他为王却遭拒绝,于是在“王不加位,我自尊耳”的思想引导下,自立为楚武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改革,更是三次领兵攻随以扩大楚国的疆域。
公园前707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于是,被中原大国视为蛮夷部落的楚国开始不断崛起军事力量逐渐壮大,震惊了中原各国。楚文王定都于郢后,牢固地控制了南方的江汉地区,承继了楚武王的北上方针,全力北进,使楚国的势力一度深入到中原内地,正式拉开了与中原大国争霸的序幕。
高士奇在《左传纪事本末》中详细地描述了春秋时楚国军事扩张的历程:春秋时期灭国最多者,莫楚若矣。—夫先世带砺之国棋布星罗,南捍荆蛮而北为中原之蔽者,最大陈、蔡其次申、息,其次江、黄,其次唐、邓而唐、邓尤逼处方城之外。为楚门户。自邓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黄受之;江、黄亡,而楚之兵陈、蔡受之;陈、蔡不支,而楚兵且交于上国矣。
被楚国团灭的小国
可见楚国在春秋时期的北进争霸策略使楚国自南而北,先吞并力量较为薄弱的小国再和中原大国交兵终于使楚国从西周初年的“幕尔之邦”迅速发展为地方“楚地千里”。
但由于语言不通、风俗和社会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相互之间往来很少,一直以中原文化为正统的中原各国在思想上很容易会产生对夷狄等民族的隔阂和猜疑,本能地对蛮夷产生歧视心理和敌对态度。
从当时“诸夏”的眼光来看,楚国此时仍然是南方夷蛮国家不入中原正统文化。比如在鲁成公企图叛晋附楚时,大夫季文子曾说:“不可”,并引周文王太史佚的《志》书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
楚国货币:鼻蚁钱
于是,为了遏制楚国北进,初霸中原的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中原八国军队攻打楚国。楚成王毫不示弱亲领大军北上与齐对抗,迫使齐与之盟于召陵,不战而和。
召陵之盟使楚获得了与中原诸夏相等的地位而具有了“观中国之政”的合法性,实现了楚国“以属诸夏”而“观中国之政”的宿愿。之后,楚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束了被中原诸国排斥的历史,进入到中华大家庭中开始了“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新发展。
战国时周王室更加衰微,中原诸侯国势力膨胀,相继地抛开了周天子的名号,公然称王表示自己与周天子有同样的政治地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会晤互尊为王即“徐州相王”。
虽然早在春秋时楚国就已经称王,但那时中原大国视楚国为蛮夷并没有引起注意。而徐州称王不仅表明了周天子威望的丧失,也表明了楚国与中原诸侯国—样取得了同等的华夏地位原来被中原国家看做“南蛮”的楚国,已经和齐、燕、韩、赵、魏等国共称“诸夏”。
张仪曾说过“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楚国终于从一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南方小国发展到“横则秦帝从则楚王”。
然而,作为霸主之一的楚国,虽盛极一时,但其灭亡到来之时,如同摧枯拉朽。
公元前225年,秦军大举进攻楚国,到公元前227年前后经过了四年的战斗完平定楚江南地。楚被覆灭的过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在此就不详细赘述。而作为秦最大的劲敌,楚,除了秦这个外部原因外,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具有“问鼎”实力的国家,快速湮灭在战争之中呢?
首先,奢靡享乐可谓是楚国楚王群体共同存在的第一个问题。从总体看,楚王率领国人艰苦奋斗,一心谋发展,没有或较少享乐是楚国逐渐强大并且成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到了后期,楚王群体普遍沉迷到享乐中,而且变本加厉,动不动就豪奢酒宴,伴以美女歌舞,追求极致的享乐。在这之中,开启楚国灭亡大门的楚王正是楚威王的儿子楚怀王。作为宣威盛世时期的太子,楚怀王毫无疑问追求着极致奢侈的享乐生活。
楚怀王
不过,由于其父楚威王留下的辅政大臣的约束,因此他在位前十几年还不敢放肆享乐。楚国就还没那么槽糕。等到辅佐老臣先后去世以后,楚怀王就开始越加放肆,加上他智商﹑情商有限,导致楚国进入了断崖式地衰落时期。
再者,对秦国政策失误是楚国楚王群体共同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概括的来讲,楚国最后灭亡与楚国后期楚王群体尤其是关键的楚怀王、楚顷襄王对秦国政策失误有直接重大的关系,而且,此后的楚王也一直没改变这种情况。
楚怀王时期,先是不了解秦的强大,对秦进行了贸然地开战,一旦被秦打败便被吓破了胆,看不清秦国是敌人还是朋友,一直把亲秦作为主要政策,直到楚怀王本人被骗入秦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为时已晚。
同时,《华阳国志·蜀志》有云,“得蜀则得楚”,然而楚怀王却对秦国攻占巴蜀无动于衷,导致秦国多次运用巴蜀之地来进攻楚国。如公元前279年,秦兵其中一路由秦蜀郡守张若率水陆大军东下,向楚国的巫郡及江南地进军,攻下楚国众多土地。
楚顷襄王继位后,并没以其父楚怀王亲秦的恶果为教训,错失许多削弱秦的机会。如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孟尝君田文连续三年率兵攻打秦国﹐再像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发动五国合纵伐秦,楚顷襄王君臣都未与齐、赵合纵抗秦,导致秦国胜利后,便把目标便转向了自己。
而到了楚顷襄王之后的楚王仍旧奉行惧秦、亲秦的政策,尤其是楚考烈王时,掌握实权的令尹春申君黄歇奉行比楚怀王、楚顷襄王有过则无不及的亲秦政策,达到奉楚国之全力结秦国之欢心的程度。即便到了负刍在位期间,抗秦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外,对待齐﹑魏、韩等国的严重失误是楚国楚王群体共同存在的第三个问题。从战略上看战国中后期的局势,秦国志在统一中国,而魏、韩、齐等应是楚国本身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源泉,可惜楚王群体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国际大势。
在楚怀王时期,由于秦国加强对魏、韩的武力攻伐和利诱拉拢,魏国、韩国有时投靠秦国,甚至有时还攻打楚国,即便有时是楚国的盟友,楚国也不能寄予很大的期望。而赵国又远在北方,与楚国隔着魏、韩。因此,楚国能够结盟抗衡秦国的只有齐国。
因此,屈原也极力主张改变亲秦政策,与齐国结盟。但是楚怀王基本政策还是以与秦结盟为主,以与齐、魏、韩等国合纵为辅,摇摆不定,该真心援助时却首鼠两端,保存实力﹐导致魏、韩、齐等国的报复。如公元前303年齐、韩、魏三国联合攻楚。楚顷襄王及其以后的楚王也都延续了楚怀王的对齐、魏、韩、赵的错误政策。
而后,用人不当是楚国楚王群体共同存在的第四个问题。秦国同时期的国君之所以大有作为并最终统一中国,与秦惠文王、秦昭王、秦王嬴政等大量重用人才尤其是外国人才有直接的重大关系。
而同时期的楚王在“狂傲”的思想文化影响下,使其在用人及对人才的理解思想观念方面产生偏差。开国国君熊通的成功和自以为是天才的血统,使其子孙们妄自尊大,对楚国境内的济济人才视而不见,形成一种“你再有才能能强过楚王?”的用人环境,而楚国那些想通过表现得到楚王认可的人士则被指责为“狂士”,导致人才外流。
此外,在楚国王室贵族崛起后,虽然在中原诸国都在变法的大环境下,不得不跟着变法,但楚王室贵族中这种“狂”的血统与变法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虽然楚国也曾引进魏人吴起变法,但是除时间短之外,所变之法也因吴起的射杀被否定了。与此形成对比的秦则是“孝公死,商鞅被车裂,而法尤存。”
最后,在社会发展上的制约也成为了楚国覆灭的另一大推动力。在当时的中原诸国,由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比较强大,他们同奴隶主贵族的争权斗争一般都取得了成功,因此能够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封建经济制度。
而楚国的奴隶主阶级力量还很强大,他们在政治上对新兴地主阶级进行无情打击,在经济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压抑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在收取赋税时,将私田纳入了奴隶制国家所控制的土地范围内,具有私田公有化倾向,加强了奴隶主贵族对土地的控制,压抑了封建土地关系的发展,延缓了楚国社会的发展速度。
从上述来讲,楚国从现象上看是败给了号称“虎狼之国”的秦国,而从内在原因上看则可以说是“龟玉毁于椟中”。观念的陈腐、精神的颓废、制度的落后等上层建筑的诸多落后,决定了楚国的灭亡具有某种程度的必然性。
楚国的传奇,最终埋葬在秦国的铁骑马蹄下,泯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

识别二维码下载app

↓一起看地图,用地图看世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