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败酱草(苦菜)原来对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

败酱草又称山苦荬、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夏、秋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洗净,阴干或晒干。切段,生用。

【药性】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用】

1、 肠痈肺痈,痈肿疮毒

本品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用治肠痈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脓者,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本品还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痈肿疮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之,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效。

2、 产后瘀阻腹痛

本品辛散行滞,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如《卫生易筒方》单用本品煎服,或与五灵脂、香附、当归等药配伍,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中刺痛。此外,本品亦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及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腹痛。”

2、《本草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

【现代研究】

1) 黄花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2) 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

3) 尚有抗肿瘤作用。

4) 其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均有明显镇静作用。

【编者按语】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从今天开始美伶营养将给大家介绍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学养生。下期给大家介绍清热解毒药类食材——射干。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