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俞柏青新读)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俞柏青新读

俞伯青,浙江省新昌人,由于新作不断,美誉度不断提升,不久前又为邹锋先生著文推颂,想必在诸位方家中有了更大的影响和更新的认识。

我眼中的柏青先生,是一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人。宽厚的脸盘,敦实的身材,一介布衣的穿着,纳言敦行的举止似乎多少概括了他朴素平易、厚诚若愚、沉稳和善的性格。对照鲜明的是,他在艺术上却反映敏锐,细微笃实,十分健谈并极具“贪婪”。

自上世纪80年代步入根雕行业,2008年将写意中国画、写意雕塑人物引入崖柏并创立写意山水木雕,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鲜明俞氏风格的田园山水系列。今年以来,陆续推出《春归》、《家在清溪边》、《舟横唱晚》、《净国钟风》、《山居秋暝》、《驼铃古道》、《扁舟晴霞》、《崖下人家》、《秋色染山寨》等“崖柏”创作精品,广受好评。

山居秋暝 原材产地北太行云梦山 俞柏青作 境心雅舍藏

驼铃古道 原材产地北太行 俞柏青作 境心雅舍藏

初次知道这个人,来自2015年初的微群,当时未引起过多注意。随着其出镜率越来越高,我开始从度娘中搜索,并有了初步印象。2015年石家庄秋季展上,乐刚团队的一件《家乡的小树林》,不仅让人眼睛一亮,而且有着持久的激动,这件作品就出自俞柏青的手下。自此我们建立了联系,多次通过微信和电话就艺文哲史美及创作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长时间的交流。

洞天福地 原材产地秦岭 俞柏青作 陈馗藏

家在清溪边 原材产地太行 俞柏青作 陈馗藏

微友们从透过来的微信或许有一些发现,不时发来的一些相关艺术、原创作品文图,让我们知道他经常睡得很晚,起得很早,并从中了解到他的创作近况;

通过采风和写生,他的国画、素描、速写、钢笔画和摄影作品时而见诸微圈,使我们很容易了解他的行踪和爱好。他的摄影了得,颇具专业水平;他创建了自己的艺术馆,几次应邀赴外地进行系列创作;

他十分注重同行间的学习交流,经常与当地雕刻艺术名家俞田、张伟忠、牟湘波、郑兴国、郑松强、吴尧辉、方江鸿、杨恒清等一起进行作品观摩和学术探讨活动,从中吸取养分、突破提高;他多次参加省内外艺术含量高、影响力大的展事活动,几次成功推出个人作品展,并多次受奖;

他是雕刻名家里面为数不多、较为重视并借助微媒和互联网平台,打造个人影响力和扩大品牌效应的人;十数篇推介他的文章,尽管角度不同,对他的肯定和赞扬却是异口同声的一致。这些情况,得到了柏青先生的证实。

说到贪婪,这里面有一个小片段。

今年春节,我和他开玩笑说,太行山是崖柏创作的母体。并有意刺激他,一个没有太行实际体验的雕刻艺术家,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没成想,农历二月刚刚开始,他就急急忙忙的过来了。

采风的过程中发现,他的相机、手机从未离开过手。一路上,车也完全随着他停走。上山攀岩,爬坡跨壑,坐卧蹲趴,行览静观,凡是他认为好的景致,无论多远、多脏、多险、多晚,都不会放过,亦然没了原以为的笨拙。

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创作基础元素的敏锐和对大自然的贪婪,鲜活的展示在我的面前。交谈中还了解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已经在他的行旅和创作谋划里。

崖下人家 原材产地北太行 俞柏青作 境心雅舍藏

还有一个插曲。

年初,我的一位朋友曾寄过去一个“崖柏”毛料请他创作,半年过去了,还没有完成。朋友托我问问。柏青先生说,这件料型很特殊,为了不拘于俗套,至今还在构思中。他转而说到,要想应付很容易,半个月就可以出作品,但是,我必须对艺术、对收藏者负责!一个艺术家的人品和艺品,就这样出现在我的眼前。

乡情悠悠 原材产地巫溪 俞柏青作 陈馗藏

柏青先生不善言谈,但是,凡是涉及到艺术尤其是“崖柏”雕刻方面的话题,往往思维清晰,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柏青先生以为,中国的雕塑与国画艺术是相伴相生和互为借鉴的。文人画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意象性,通过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 “神韵气”的统一表现上,经过技术手法表现而形成艺术形象。

从整个艺术形式来看,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表达是以意象为主的,其精粗主次对比把握得很好。汉唐雕塑中,显示出的强烈的“以形写神”艺术效果,是中国古代雕塑意象描写中扎实与精美之处。

他接着说,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像西方雕塑那样精确的塑物造象,而是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样运用精炼的语言,简略、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艺术享受。

不言而喻,这些认识,足见其对中西方雕塑艺术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柏青先生认为,历代不同的雕塑艺术,包括西方不同流派的雕塑,都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代表着当时艺术的最高水平,有的至今无人超越。

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这些艺术技巧和创作理念,用心体验物象形态和情感的变化,感悟主题的基本内在构成和表达方式,结合走名山,访民情,晓风俗,将“搜尽奇峰”所产生的创作灵感和意境一并淋漓尽致地融汇于作品当中,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不断从大自然和中西方文化艺术宝库中吸取精华,是其鲜明特点。

柏青先生明确指出,一件好的作品是手法、思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同时他又是作者情感与主体情感、大众情感的契合,而不单单是一种了解。一个创意不能用双手展示出来与没有思想性的技法,只能算是一般工艺品,它永远不是艺术。他同时指出,越是民族的、大众的,就越是世界的。作品离生活越近,就越有魅力。

春 归 原材产地北太行云梦山 俞柏青作 境心雅舍藏

他在谈到创作时说,构思精巧,内涵深刻,有独创性,能反映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技巧的作品,需要依据主体形态肌理特性来表现客观世界,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通过“因材施艺、因势取型”等艺术手法,实现木材的天然造型、自然纹理和木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而不去受传统的“三七”局限。

舟横晚唱 原材产地北太行云梦山 俞柏青作 境心雅舍藏

他进而提出,雕刻的意象表达在山水这一块用来借鉴的成果还不是太多,需要诸如“中国诗词的含蓄蕴籍、中国画的虚白空灵、中国戏曲的以虚当实、中国武术的尚意轻力”等姊妹艺术融入崖柏的创作,努力以最能契合崖柏色彩纹理等质材语言,娴熟的技术手法,最佳的写意表现,一气呵成的抒情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创作出为大家所乐见又喜爱的集思想性、时代性、人文精神和唯美于一身,给人无限遐想和回味的系列作品,将“崖柏”作品推向新的的艺术高度。

显而易见,俞氏风格的形成,与他视野宽阔、思想开放、善于发现,不断的实践创新,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净国钟风 原材产地北太行云梦山 俞柏青作 境心雅舍藏

柏青先生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为大众所喜闻乐感,而那种闲适的、恬静的、唯美的田园风光似乎更适合他的表达。近年来,他渐入佳境,渐入高峰,名头和奖项也越来越多,其更适合表现的极具艺术价值的“崖柏”作品占有率逐年提高,今年有望占据半壁江山。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泉源。”而一个人艺术水平的高低,最终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由衷地希望柏青先生,继续积极的从中外各种门类艺术中吸取营养,不断的以一种亲身感受与触动,贯通厚积薄发的笔触、意象、情感等灵感血脉,让情感的交流,更能获得人们的认知,让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大众呈现出更多精美的精神食粮,让艺术之路越来越广阔和美好!

丙申巧月定稿于境心雅舍南窗

(未经许可,请勿删改、拼图和转载。文中图片来自不同平台,如有不妥,请及时告知,感谢原创作者。)

扫一扫或关注微信号:Yahunbaiyun95

您一如既往的支持 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