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观后感200字(鸡毛信的感悟50字)

全剧有一个主题思想,那就是“鸡毛信是什么”。从一个小疑问引出人生的大道理,使青少年观众领悟到了“鸡毛信是责任,是担当,是勇气”,并与剧中人物——两个海娃一起重温了历史革命故事,获得成长的力量,激发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

木偶音乐剧《鸡毛信》剧照。广西演艺集团供图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文化产业集团联合出品,广西演艺集团木偶剧团演出的木偶音乐剧《鸡毛信》,以新创剧目参加了今年“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届广西戏剧展演竞演活动,并于7月10—11日在南宁剧场精彩上演。

这部木偶剧主创团队由编剧和总导演胡红一、作曲兼音乐总监颜宾、服装设计余泽龙、执行导演文君等区内中青年本土专家组成,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重温历史、讴歌英雄,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整场演出充满童趣和正能量,演绎流畅,一气呵成。现场还配备了近百人的民乐团与合唱队,演出规模庞大震撼,视听效果华丽惊艳。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演员多次谢幕后,小观众们仍兴奋鼓掌,久久不愿离场。

作为本次展演中演出效果、戏剧表现形式最好的一部儿童剧,既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舞台艺术作品,又充分体现了广西儿童剧的最高水平。

红色主题的新颖表达

这部木偶剧根据广西老一辈作家华山的中篇小说《鸡毛信》改编而成。《鸡毛信》是一部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文学作品,小说成功塑造了海娃这位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新中国成立以后,《鸡毛信》被改编成连环画、电影等艺术形式,并编入小学教材。刘继卣的绘本《鸡毛信》就是新中国第一代连环画的优秀代表,成为连环画的经典。电影《鸡毛信》在1954年6月1日上演,并于1955年获得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可以说,小说、连环画、电影中的海娃小英雄艺术形象,影响了好几代人。将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故事、深入人心的抗日小英雄形象用木偶剧形式重新演绎,确实需要勇气和智慧。

重新演绎红色经典,不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味,而是一种面向当下年轻大众的向前姿态,即是与当下青少年观众相对接,与青少年的审美心理相通,从而走入青少年观众的内心深处、触动青少年观众的心灵,激励他们为人生、为理想的奋斗意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木偶音乐剧《鸡毛信》无疑是成功的,它既突出了红色主题,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红色的种子,使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又设置了成长主题“人生最重要的那封鸡毛信”,使青少年从故事里汲取成长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木偶音乐剧《鸡毛信》讲述了当代一个名叫海娃的12岁广西少年,通过VR游戏穿越时空,到80年前晋察冀边区的抗日小英雄海娃身边,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克服困难、战胜恐惧、超越自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人生最重要的那封鸡毛信”成功送达,完成了不同年代主人公的共同成长。

全剧有一个主题思想,那就是“鸡毛信是什么”。这个疑问使得青少年观众与舞台上的演员一同思考、一起经历、一起成长,从一个小疑问引出人生的大道理,使青少年观众领悟到了“鸡毛信是责任,是担当,是勇气”,并与剧中人物——两个海娃一起重温了历史革命故事,获得成长的力量,激发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叙事的创新视角

木偶音乐剧《鸡毛信》共分5幕,采用真人与木偶的分幕表演,形成了双线叙事的结构,以当代小海娃的视角重新回顾和审视抗战时期的革命精神,重温历史革命故事,用传统戏剧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的力量根植爱国情操。

双线结构的好处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辅助一件事情,让整个情节更加丰满,让线索埋得更多。第一条主线讲述当代少年海娃与同学家长一同庆祝自己12岁生日的故事,由真人担纲表演,使用当下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审美视角和艺术手段,充分运用流行摇滚说唱、演唱元素,节奏充满愉快的律动;第二条主线讲述抗战小英雄海娃给八路军连长送鸡毛信的经历,由演员操纵穿戴、杖头、铁枝木偶进行艺术呈现,以地方戏曲音乐贯穿始终,通过乐队与合唱团的现场配合,音乐的张力与厚度自然得到升级。两个时代的海娃通过音乐进行了角色和环境的区分。

两条叙事线索共同铺展,同时推进,将整个故事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两条叙事脉络通过一个共同的名字——“海娃”形成了交织,产生了共鸣点。两条线索在各自的叙事节奏中演进,第一条线索引导观众去重温抗战时期的红色故事,第二条线索引导观众思考当今青少年的成长观,在抗战小英雄海娃成功给八路军连长送达鸡毛信后,两条线索得以交织,产生共振,形成一个主题,即红色的血脉通过故事的推衍,形成了赓续,红色的革命精神与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成长观产生了共振共鸣。

这部剧通过两个海娃跨越时空的对话,勾连当代与历史,又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了首演地南宁,无形中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运用了时下流行的VR游戏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效果,进行情景设置和剧情叙事的推展,既满足了当代青少年的好奇心,又进行了一次体验式的红色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抗战时期海娃送鸡毛信的经历,是一场特别的红色之旅。这样的剧情设置使一场红色教育生动、充满童趣,并有一种炫酷的色彩,有了生活的温度和人文的光晕。

红色经典的创新呈现

华山小说《鸡毛信》创作发表的75年间,通过众多艺术家的再创作、演绎和建构,创新和丰富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连环画、电影、舞剧、动漫等,让小海娃的艺术形象日渐丰满和立体,成为新中国的红色艺术经典之一。

木偶音乐剧《鸡毛信》主创人员在舞台呈现上也做了各种巧思,使用超过100个木偶及皮影,用青少年喜爱的木偶艺术形式演绎了一个抗战小英雄的故事。通过海娃这个抗战小英雄的理想、信仰和行动,重新焕发对青少年观众的精神感召力,在赓续革命传统的正当性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诉求,寓教于乐,使红色革命精神在红色经典的演绎创新中得以展现和传承。人偶艺术丰富了导演手法,为舞台美术创作提供了遐想空间,将其与当代社会语境结合,使其在艺术性上得到创新、发展。

广西木偶剧团的传统杖头木偶表演在中国木偶界占据一席之地。杖头木偶由演员手持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木偶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其造型体量不是很大,比真人要小很多。杖头木偶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眉毛、鼻子、嘴、眼睛、耳朵、下巴甚至面部肌肉,都能得到控制,可以呈现很多细腻的表情,能够更好地刻画角色的性格特征,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缺点是它主要靠面部表情进行视觉传达,造型比例受到限制,远处的观众难以真正看清角色的表情细节。

由于传统杖头小木偶无法满足当代大舞台演出的审美要求,为此木偶音乐剧《鸡毛信》的主创人员在木偶制作、操控及人偶同台、音乐制作、舞美设计等方面,做了不少可贵的艺术探索。

木偶剧主要是通过“偶”的设计、制作与表演技艺来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木偶是剧中绝对的主角,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所有的注意力都会放在木偶上,它们的造型设计和服装形象等将影响着观众的观剧印象。为了达到大型戏剧舞台演出效果,广西木偶剧团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偶剧系、江苏扬州市木偶研究院、广东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针对性地科研攻关和工艺改造,融汇发展穿戴杖头、铁枝木偶、桌偶和皮影艺术的优势,在设计演出时将传统优势小杖头木偶与穿戴偶巧妙结合,创新木偶表演样式。剧中的主要角色如海娃、爸爸、张连长、翻译官、日本指挥官等,都用真人大小的杖头穿戴偶进行表演,使得人物造型更加完整,演出效果更加立体、逼真。杖头穿戴偶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被操控的木偶形象感觉,让演员能更主动、更独立地演绎故事,既体现了偶的意象特征,又能将角色复杂的情感物化出来,舞台形象更加生动、灵活,富于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正是《鸡毛信》在舞台艺术呈现上的一大创新。

木偶造型和服装设计上,也注重契合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观念,让观众在不同人物上场时很快区分角色特征,如海娃的活泼机智、张连长的勇敢聪慧、翻译官的阿谀奉承、仁丹胡的奸诈凶狠,还有作为主要演员的羊群,其木偶造型设计上既有动物的特性,又不乏童趣,且能灵活地在舞台上进行各种高难度的舞蹈表演。对于狼群的设计,主要用意象化造型表现动物和幻觉,狼的造型取其头部形态,抽离骨架,表演者的身体与狼的头部结合构成狼的整体造型。这也是一种创新的木偶样式。

总之,这部剧用儿童视角、木偶形式演绎的红色经典故事,将红色基因和木偶“非遗”戏曲巧妙结合,融革命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做到了用传统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承弘扬红色精神,是一堂成功的体验式红色教学课程,使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血脉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承赓续。

(作者系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族艺术》副主编)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