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适合读庄子吗(庄子值得看吗)

网友提问:

年轻人应不应该看《庄子》?请介绍一下?

优质回答:

开卷有益,别说“庄子”就是“老子”与“孙子”开卷翻看又会有何不妥?别指望这类书看一眼就能“大彻大悟”,就是看上十眼百眼也不见得会有什么神奇功效。还是那句话,厚积薄发,多看看书总是木有坏处滴,最起码说起话来总会靠谱。

其他网友回答

庄子一生追求逍遥超脱,大都教人立世处人的智慧,传播修身养性的辨证哲学观点;《庄子》的诸多思想,放在今日仍可受用良多,所以说,我觉得年轻人,更应该多读读《庄子》。

《庄子》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我们今天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就是这个道理,枪打出头鸟,过于出风头势必会招致灾祸。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心坚持,定会有所为。

《庄子》说: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万事万物都不足以干扰内心,自然内心平静。

《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生,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要不留名,做恶事不到触犯刑罚法律的地步,遵循这个道理,就可以保全自己,安身立命,安享天年。

《庄子》说:不以物挫志。我们一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追求,总会心生各式的欲念,如果能做到不以外界之物干扰我们的心志,则可超然旷达。

《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不因一时荣华富贵而放纵心志,也不因一时失意穷困而随波逐流趋同世俗,自可无忧无虑,心性豁达。

《庄子》说: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往事不追,既往不悔,未来不迎,当下不疑,活在当下最重要。

…………………..

读《庄子》,其蕴藏的人生智慧对身处浮躁物欲的我们来说,于心性磨练,为人处世大有益处。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应该。

庄子的行文语言实在太浪漫华美,先秦诸子无人出其左右,南怀瑾说,若要炼出一手棒棒的文言文,就读《庄子》吧。

言不尽意。语言的极限有时候是智慧的极限。庄子的智慧层级,与脑洞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在《逍遥游》我明白到境界有大小,做人要无所侍方可逍遥,就像列御寇有风的时候才能飞起来啊,没风的时候他就没办法了。如果不断向外攀缘,寻求终极的逍遥快乐,有没有可能得到所求呢,我看挺难。

在《齐物论》我明白到了道通为一,所谓美丑,长短、贤愚都是道的显现,用佛家胜义谛来说,其自性没有差异。如果高空俯视,人如蝼蚁,没有高矮、美丑、尊卑的参差。人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更重要的是《庄子》在我人生痛苦的光阴里,拯救了我,使我理解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我渐渐 放下、自在、随缘面对一切。

如果《论语》教会了做人的道理,那么《庄子》则教会了我一生怎样获得不痛快,更快乐。我想这是一生的命题啊,要继续在《庄子》,继续经历世事寻找答案。

云汀YT,专注于国学、文化、图书的新媒体作者,欢迎有缘人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庄子其人其书

(一)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河南、安徽交界处) ,当时的各家各派的学者都有自己的学说见解,对于“道”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者,对于”道”却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庄子曾经短期为官,做过蒙的漆园小吏。而到了中年以后,他的生活却变得极其地贫困,他住在穷乡僻壤里,以织鞋为生,自己也饿得面有菜色。后来楚威王听大臣们说他是个了不得的人才,便想用高官和厚禄来请庄子当官。然而,对庄子来说,这世间的不论是荣华还是富贵,都好像是鸟儿、蚊虻一样地从面前飞过去,实实在在是引不起他的一丝丝兴趣。不过,庄子对于人生绝不是没有热忱的。庄子的生活与-般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不- -样,他有妻有子,努力在当时的乱世中保全性命。但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深谙人情世故,又博览经籍,自有一套人生之道。在他的许多朋友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惠施。惠施是名家的学者,聪明又好辩,追求世间的荣华富贵,仕途上从来都不会落后于别人。庄子时常与他辩论,可惜的是,两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相差太远,达不到“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境地。

由此观之,庄子是一个身处于乱世而又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不失志节的知识分子。庄子作为道家后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天道无为而自然”的著名的哲学思想。他本人不太认可儒家与墨家,尤其是与儒家的仁义学说大相径庭;他当然也知道儒、墨在大行其道的同时,而最终却无所施其技,他自己官场失意,不为统治者所重,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和新的路子。于是,他一方面只好隐居不仕,不与统治者合作,而待在自己的自由小天地里,另一方面则著书立说,培养了- -批学生,阐述自己的“道” ,发挥老子的“无为”思想,想要奉劝君主少做-些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事情。正如林云铭所说:“庄子似个绝不近情的人,任他贤圣帝王,矢口便骂,眼大如许;又似个最近情的人,世间里巷,家庭之常,工技屠幸之术,离合悲欢之态,笔笔写出,心细如许”。

(二)《庄子》一书传后世

道家在老子之后,其思想的传承,《庄子》一书功不可没。正因为有了《庄子》- -书,才不至于淹没了千古以来令人惊叹的伟大思想。《庄子》一书,内容繁复,是经过了后人整理而成的。书分为内、外、杂篇三部分,原来有五十二篇,在战国中晚期逐渐开始传播,到了西汉才大致形成,然而当时流传的版本到了今天大部分已经失传。目前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三篇,已经过晋代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相比也有了不同。内篇基本上可以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至于外篇与杂篇的发展则历时百余年,其中掺杂着些许黄老及庄子后学思想,形成了复杂的体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