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了吗(为什么司马懿看破了空城计 没有杀诸葛亮)

网友提问:

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真的没看出吗?

优质回答:

司马懿多疑,按他对诸葛亮的了解,可以肯定诸葛亮若无十分把握是不会以身涉嫌的;另外留着诸葛亮才是他想要的,诸葛亮如果输了,也就意味着蜀国和魏国的战争到此结束,他司马懿在魏国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说司马懿当时看出、没看出诸葛亮的意图,都要退兵。

我们看看当时司马懿在魏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就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当时司马懿刚刚官复原职,复职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大举进攻魏国边境,而当时魏国能和诸葛亮抗衡的只有司马懿,所以才重新启用司马懿。

司马懿当时是什么心情,大家应该知道,那是一百个不甘心。你魏家王朝用到我了,启用我;用不到我,就把我扔到一边去。这个时候我如果真的打赢这场战争才是傻子。诸葛亮败了,也就是蜀国败了,蜀国如果败了,我司马懿在魏国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到时说不准走韩信的老路。这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所以当时司马懿看出、没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司马懿不想为曹魏政权和诸葛亮拼得你死我活。这样的话,胜败都对司马懿没有好处,也就是像特朗普说的那样,被曹魏政权占了便宜。以司马懿的为人,他怎么会做这种傻事。

所以司马懿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诸葛亮捉迷藏、玩游戏,你曹魏能卸磨杀驴,我就推着磨不停地走,不卸下来。只要有推不完的磨,就不会面临“卸磨杀驴”的处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得保全诸葛亮,同时也不被诸葛亮伤害到。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培植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一展宏图大志。

诸葛亮是什么人,对自己的对手司马懿肯定会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会以身涉险。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生命问题,而是关乎整个蜀汉政权兴亡的大事。他在摆空城计的时候,肯定会把一切可能的因素考虑在内。

我们看看诸葛亮当时是什么阵势: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

这是什么情况?司马懿能不疑惑吗?司马懿看了城墙上的诸葛亮,大脑肯定高速运转,来来回回把诸葛亮的意图琢磨几十、几百遍,最后想通里面的玄机。表面诚惶诚恐,马上退兵。这就是聪明人交往的好处,如果遇到猪队友那结局就难说了。而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司马懿只有一条路,就是马上“退兵”。

所以说司马懿当时看出、没看出“空城计”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司马懿想没想明白诸葛亮的真实意图,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司马懿考虑明白,肯定会配合诸葛亮把“空城计”演下去,演得完美。这样才会你好、我好、大家好!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面临被司马懿活捉的危险,被逼退守西城。不得已使用“空城计”,当司马懿15万大军来到西城县的城门外,看到诸葛亮若无其事的情景,竟然退兵,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已经看出是一座空城,他想攻城,可是被司马懿阻止。理由是“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城门大开,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识,宜速退”,所以诸葛亮安全脱险。情节何等惊险,使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化身显得神乎其神。在瞬息万变的事态面前,超人的镇定,过人的才智和惊人的胆识使人佩服。其实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才智不相上下,正由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了解,所以才百般谨慎,使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成功。作者之所以这样写,着重是证明诸葛亮比司马懿就高这一招。这个传奇的情节,历史上是否有此事,还很难说,后人大都认为,是作者为了歌颂诸葛亮,而虚构的情节,小小的西城县城,里把路方圆,能容得下几万兵马?司马懿的15万兵马,若进城,容也容不下,攻城易如反掌。也有人认为,司马懿也看出了诸葛亮的破绽,他若要捉住了诸葛亮,大功告成,在曹丕面前就没有什么用了,目前,诸葛亮的大限未到,退兵也是高招。这样理解,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

其他网友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明白,正史和小说的区别,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空城计,它本质上是一幕小说的戏剧。而不是真正的史实。

罗贯中为了神化诸葛亮,所以杜撰了很多诸葛亮能征善战,出奇制胜的戏码。这么说可能大家不是很明白,我们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孙大闹天宫,那么请问这件事是真的历史吗?很显然他就一个故事而已,那么同样,《水浒传》里吴用晁盖智取生辰纲,这也是真实的历史吗?很显然也是故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三国演义》的原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很多人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三国两个字上,但是其实这部书的本质是演义。那么什么叫演义,它其实是小说的体裁之一。

因此三国和演义加起来他的意思就是描写三国时代的小说故事。

我们言归正传,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不会被司马懿识破呢?很多人的解释是,司马懿故意放过诸葛亮,因为他担心狡兔死走狗烹,比如高晓松就是这种观点。

但是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事件,首先要以正史为本,而不能以小说野史或者故事为主。

让我们以三国志为基础证明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很自然的会发现,空城计这件事情其实不从来就发生过,而是罗贯中杜撰的故事而已。

实际上不仅仅是空城计是杜撰的,所谓的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等,其实也都是杜撰的。再比如说在三国演义里面记载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也就是三次。

虽然三国演义里有大量的历史事实,但是很他的主要题材,它还是一部小说。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的空城计在罗贯中的安排下,让司马懿这个北魏重臣一时懵逼。试想,一座小小的城池能藏多少兵马?司马懿大军逼境根本不用攻城就可直取,为什么在城外犹豫?因为罗贯中先生必须写小说嘛。这正是:

大軍十萬逼空城,諸葛彈琴着意深。

司馬聽之弦未亂,無心進取退雄兵。

一一戲题空城计計(閬水漁民白溪釣)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谈起来让人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却是子虚乌有,其中影响最深的也最不可信的我认为有两处,一是张飞喝断当阳桥,二就是空城计。

张飞喝断当阳桥说的是刘备兵败当阳,自己与张飞等杀出了重围,但家小全部陷入阵中,赵云为救刘备家小,返身杀入故阵,在当阳长坂坡七进七出,怀抱少主阿斗,杀曹操将领50余名。当精疲力尽过当阳桥时幸好遇到张飞接应。

走赵云后,张飞为阻止曹军追击,安排砍掉一些大树,用马拖着大树往复奔跑造成浓烟滚滚,以此作疑兵之计,自己立马桥头阻挡曹军

曹操的大军到了桥对面,身边大将十数名,还有顶级将领如张辽、许褚等。曹操见对岸烟雾沉沉,怕有埋伏不敢过桥,张飞见状历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操不敢上前,张飞又是几声大吼,居然把曹操手下一将领吓得落马而死,曹操吓跑了,所有将领吓跑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就算对面有理伏也不可能飞过桥来,用得着那样逃命吗?张飞声音到底多少分贝能把一将吓得落马而死?那么多顶级高手难道都怕了一个张飞吗?

其实空城计也与这类似。

当时司马懿重掌兵权,首先快速灭掉企图投降诸葛亮的新城太守孟达,控制新城直接面向诸葛亮的蜀军。诸葛亮将粮道要害之地街亭交由马谡把守,司马懿知道后就嘲讽马谡:“徒有其虚名,乃庸才耳”。可见司马懿知人知兵。

司马懿夺取街亭后,诸葛亮彻底被动,后勤保障全断只有退兵这条路了。但兵力安排各处到位,身边仅有的几千人作疑兵安排在城外。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疾速赶到时,诸葛亮身边仅少量老弱和文职官员,于是乎上演了一场传说中的空城计。

此处与张飞喝断当阳桥吓得曹操落荒而逃类似,司马懿怕中计退兵,听到山上有喊声鼓声,居然吓得不作布署带头逃命,十多万人马丢盔弃甲,一个统帅级的领军人物,敌情都不知居然就怕成那样,这显然不可能。

为什么司马懿看不破空城计,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摆在面前的现状让他生疑,本想试探着退兵再观察,结果两面的山上喊声大起,怕中埋伏退走了。

另一种说法是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演的空城计,自己只要进一步就是诸葛亮的死期,但失去了诸葛亮这个对手自己便失去了价值,在曹氏和夏侯氏集团面前很容易排挤掉,所以故意放走诸葛亮。

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是何原因,古代的事不必深究,小说好看故事精彩就行。或许司马懿就远不及诸葛亮,确实没看破这是空城计。

图片來自网络,如有侵权及刻删除!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