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悲壮的战役 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役

网友提问:

历史上哪场战役让人叹为观止?

优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萨沙的文章。

人类历史上第1次火器海战:唐岛之战南宋3000人全歼7万金军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上的今天1161年11月16日,南宋海军以3000人打败20倍敌人,全歼7万金军水军,获得了唐岛之战的辉煌胜利。这也是中国海战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药发射型武器。听萨沙说一说吧。

1141年,南宋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割地称臣,每年贡绢纳银。

这25万白银也不算少,毕竟南宋财政紧张的时候税收也不过二三百万两而已。

1149年,大名鼎鼎的金国淫王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

随后他发动南征,试图一举灭掉南宋。

1161年秋天,完颜亮亲自率领60万大军分四路南下。

其中的主攻为两路,一路是完颜亮亲自率领的东路大军。他们从陆路沿着大运河南下,准备从安徽江苏交界处渡过长江,直逼临安。

另外一路则是海上,以浙东道水军都统制苏保衡为主帅,完颜郑家奴为副帅,统帅600艘战舰和7万水兵从山东胶州湾南下,直入杭州湾,攻打南宋首都临安。

这2路中,显然海上的威胁最大。

陆地进攻的金军都必须渡过长江,并非易事。

同时,陆地上的行军速度也较慢。几十万大军,每天走个二三十里也算不错了,不能迅速威胁到南宋核心地区。

海军则不同。

运载7万金国水军的战舰,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杀入杭州湾,直逼南宋首都。

正是认为稳操胜券,完颜亮狂妄地宣称:多则百日,少则1个月,定能灭掉南宋。

而南宋可以使用的海军,实力薄弱,只有大将李宝的部队。

李宝曾经是岳飞部将,骁勇善战,忠义顽强,是一员悍将。

李宝当时担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率舰队。

然而,南宋水军主要用于防御长江,海军并不强大。

李宝仅有120艘中小型军舰、水兵不过3000人。

这3000人还不是正规军,而是福建、浙江一带临时招募的弓弩手。

李宝却毫不气馁,他当众折箭为誓,还留下亲笔遗书,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李宝教导部下:破釜沉舟,和金狗决战。我死国生,舍身取义,大丈夫何惧一死。

在李宝的鼓励下,这3000南宋水兵和驾船的水手们,士气如虹,抱定必死决心和金军拼死一搏。

李宝大军从苏州进入大海,沿海岸线北上,首先出兵援助连云港的义军魏胜部。

金军正在围攻连云港,突遭李宝的水兵从侧后攻击,不知虚实,顿时大乱,溃败逃走。

第一仗就获胜,大大坚定了海军官兵的信心。

10月,突然有300多金军汉族士兵赶来投靠。

他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目前金国水军停靠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唐岛(又名陈家岛,在今胶州湾内),距离李宝大军仅有60里。因风向不对,军舰都暂时下锚驻扎,随时准备南下。

他们又介绍:金军人数虽多,军舰高达600多艘,士气却非常低落。驾船的水兵多是临时抓来的沿海汉族渔民,被打骂虐待,颇有逃亡现象。至于军舰上的7万步兵,清一色是北方人,平时几乎没有受过海上训练。最近海上风大,官兵又畏惧完颜亮的命令不敢上岸,晕船极为严重。平时他们都倒卧在船舱内休息。可是,金军水军毕竟势力强大,也颇有一些通晓水战的精锐士兵,还是很不好对付的。

得到情报以后,李宝判断形势,认为必须立即出击奇袭。

金军水军非常强大,如果完成准备大举南下,120艘南宋军舰很难挡住600艘敌舰。

不过,金军因为非作歹,淫掠当地民众,受到汉族百姓切齿痛恨,得不到一点情报。他们甚至不知道李宝的舰队在哪里。

此时的金军,做梦也不会想到南宋海军竟然敢偷袭,就是奇袭的绝好机会。

于是,李宝力排众议,果断下令出击。

11月16日,李宝大军顺风北上,全速前进。

当李宝舰队靠近金军舰队时,甲板上的汉族水手很快发现。

不过,这些水手并没有告知金军军官,反而纷纷偷偷跳海逃走,另一些则串联起来,拿起武器,准备战场起义。

李宝见金军战舰密集的靠在一起,毫无戒备,大喜过望,命令全面进攻。

一时间,120艘南宋战舰猛烈发射火箭。

这种火箭是弓箭上加装火箭发射筒,点燃引信即可向前快速飞行。火箭顶部则有易燃物,发射前点燃。

火箭最大的特点是射程远,高达数百米,远超过弓弩。

但火箭也有自己的缺点,精度很差,容易受风的影响乱飞,只能攻击大型目标。

一时间,无数火箭射向金军停泊的军舰。

金军军舰都是木制帆船,船身和布制船帆很容易着火。

无数火箭射过去,迅速点燃船帆锁具,燃起熊熊大火。

此时,金军才发现遭遇袭击,大吃一惊。

主将苏保衡急忙命令:所有军舰起锚迎战!

可惜,金军军舰一半已经着火,汉族水手多以跳水逃走,船只无人操作,陷入一片混乱。

惊慌间,勉强起锚的金军军舰又互相碰撞,乱成一团。

李宝见金军舰队陷入混乱,立即命令靠近敌舰发动总攻。

一时间,3000弓弩手对准敌舰连续发射弩箭和火箭,杀的金军人仰马翻。

激战后,金军只剩下不到百艘军舰没有起火。在苏保衡命令下,这些军舰负隅顽抗,以弓箭猛烈还击。

此时李宝判断金军已经濒于崩溃,必须给予最后统计。

南宋军舰猛烈撞击敌舰,继而水兵勇敢的跳上甲板同金军肉搏。

南宋水兵跳上金军军舰时,一些汉族水兵纷纷战场起义,加入斩杀金军行列。

金军全军崩溃,军官以无法控制士兵。

主帅苏保衡见势不妙,只身跳海逃走。

几小时后,战斗结束。

金军600艘军舰全毁,7万水军除起义的以外,全军覆没,另有3000人被俘。

副主帅完颜郑家奴等六名高级将领,都被杀死。

600艘军舰上的大火,整整少了4天才熄灭。

由此,3000南宋海军战胜了20倍敌军,获得唐岛之战辉煌的胜利。

除了南宋海军官兵的英勇以外,火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兵器进行的海战。

这个萨沙不敢苟同,但至少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金军海军被全歼,大大动摇了金军的士气,也使得完颜亮多路合围战略破产。

此战后刚刚1个月,完颜亮又在在采石之战中,被书生虞允文打成惨败。

恼怒的完颜亮滥杀部下出气,被金军兵变杀死。

由此,金国停止南侵,狼狈北逃,结束了对南宋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

从此以后,金国再也没有实力吃掉南宋了。

这一仗,维持了南宋70年的稳定。

其他网友回答

我来回答一个。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海军意义上航母取代战列舰的最后一战,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之战是日本联合舰队为防止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发起的孤注一掷的防御作战,实际作战时间至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此次海战,美军太平洋舰队投入了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艇、潜艇和约1500架飞机,军舰总吨位超过133万吨,

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

日本联合舰队方面,则投入了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和菲律宾的陆基航空兵。军舰总吨位73万吨。双方参战的上千艘战舰,分布在莱特岛周边130万平方公里的交战海域上。此次战役中,日本海军丧心病狂地首次大规模地使用了“神风”特攻队,然而收效有限。

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

由于美国海军的兵力,技术水平,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日本海军,在四场分海域战斗中日军舰队几乎被美军压倒性的火力所覆盖,而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战列舰队则贻误战机,根本没有抓住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部队,反而在美军大规模的空袭下损失惨重。

战役结果,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几乎全军覆灭,号称日本海军骄傲的超级战舰(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战列舰挨了19枚鱼雷和17枚炸弹后,和另外4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7艘潜艇一起被击沉,288架飞机被击落,伤亡10000余人,而美军只损失了3艘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和162架飞机,伤亡3000余人。这一战结束后,日本海军完全丧失了威胁美军登陆的能力。

日本海军武藏号战列舰

莱特湾海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更在于它标志着巨舰大炮时代的彻底终结,这一战证明了再强大的战列舰也根本不是航母的对手,因为人家在你射程之外派出的海军航空兵只需要几十架飞机就足以将你送入海底。从此以后,战列舰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航空母舰进入黄金时代。

其他网友回答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战役当属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上甘岭战役了。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这场持续了43天的战役中,成功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进攻,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也打出了志愿军的赫赫威名。

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将领都对敌情判断失误,志愿军认为美军的主攻方向不在此地,美军则认为志愿军不会死守。但战役开始后迅速进入白热化,联合国军共投入了60000多军力,飞机、大炮、坦克能用上的都用上了,就为了争夺这块占地3.7平方公里的志愿军阵地。最后一共发射了190余万发炮弹,还有5000多枚航弹。

志愿军方面也不甘示弱,前后共投入了4.3万余兵力,野战炮100多门,迫击炮近300门,消耗各种物资1.6万余吨。打退了敌人900多次攻击。

这场战役极为惨烈,最后志愿军伤亡了11500人,阵亡的就有4000多。而联合国军方面也伤亡了19000多人,5000多是美军,其余的都是棒子国军。

战役中志愿军涌现了大批的英雄,如飞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是他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如今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牢记这些英雄先烈们。

其他网友回答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在中国的东北和黄海地区,爆发了一场奇怪的战争。

奇怪之处在于:交战国一方是君主专制的俄国,另一方是已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后起之秀日本,日俄两国交战,战场却在中国;中国的领土遭烧灼,中国的百姓遭涂炭,而清政府竟宣布严守中立。

当然,这场战争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那时候,张作霖还是一介马贼,他给日本人充当密探和马前卒,因此发迹;也有人帮俄国做事,被日本兵抓住,当众砍了头,砍头的照片又恰巧让留学日本的周树人看到了,深深影响了这个心里背负着弱国阴影的年青人,自此,他弃医从文,有了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笔名:鲁迅。

这场战争的结局出人意料:小小的岛国打败了庞然巨物般的沙俄帝国。这一结局,与十年前中日甲午之战何其相似!当年,弹丸之国狠狠击碎了大清的洋务自强之梦。当俄国军队在日本的枪炮轰击下节节败退的时候,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就开始了艰难地思考:日本,究竟凭什么成为胜利者?

思考的答案是:立宪政体!

辛丑年,在西安避祸一年的慈禧太后起驾回京之后,开启新政,为此还专门设立了敦促新政的领导机构:督办政务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在政治改革方面裹足不前,新政推行的效果寥寥。不过,此时的言论管制已经宽松许多,“立宪”的话题早已不是禁区。在日俄战争爆发前,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员已经对此做了充分的讨论。

清廷开启新政后,在海外流亡的梁启超喜出望外。两年前,他和他的老师康有为遭清廷通缉,而六君子的头颅纷纷滚落在菜市口。那时候,他们的主张被清廷视为大逆不道。梁启超没有想到,短短两年之后,清廷的变革举动比他们当初的设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大幅度的转变令人咂舌。梁启超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变革政体的重要契机。于是,他以“爱国者”的笔名,在他主编的《清议报》第八十一期,刊发了一篇题为《立宪法议》的长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详细阐述了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这三种政体的含义和区别;他进一步指出,相比较而言,人类目前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就是制定宪法,把无限的君主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君主立宪的政体下,君主虽然是社会的特权阶层,地位崇高,尊严至上,但是君主的权力不再具有专制体制下的无限性,而是受到宪法和议院的制约,君主的许多决定需要经过议院同意,不得为所欲为。这一政体的优点在于降低决策的失误,遏制野心家对权力的觊觎,调和君与民的对立,使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力。

梁启超虽然不遗余力地呼吁立宪,但他并不主张立即变更政体,而是设计出一套“预备立宪”的方案:第一,皇上颁诏,在名义上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第二,派遣大臣赴各国考察宪政;第三,创设法制局,起草宪法;第四,翻译、出版各国宪法以及相关著作;第五,公布宪法草案,征询全国各阶层意见;第六,达成立宪政体。

日俄战争尚在进行,驻法大臣孙宝琦预料此役俄国必败、日本必胜。他联合驻俄大臣胡惟德、驻英大臣张德彝、驻比利时大臣杨兆鉴上书朝廷,倡言变法。一个月后,他觉得意犹未尽,又单独写了一份奏折,呈给政务处。在这份奏折中,他重申了自己对日俄之战的预测——立宪的日本必将战胜专制的俄国。接着,他反观中国,认为自庚子年之后,朝廷虽然力推新政,但国家仍饱受内忧外患的滋扰,大小臣工敷衍塞责,国人精神倦怠,新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就是大清国没有与世界同步,实行君主立宪的政体。

孙宝琦单独上呈的奏折没有被政务处转给清廷的高层决策者,却鬼使神差地被上海的《东方杂志》全文刊发。这份杂志颇有影响力,奏折的内容被广泛传阅,其他报纸纷纷转载或评论,一时间舆论大噪,朝野震动。

孙宝琦是呼吁立宪的清廷大员,而与他遥相呼应的是身处江湖之远的张謇。张謇,字季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甲午年,中日开战,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移驾紫禁城,满朝文武官员跪在路旁,迎候慈禧。那天,天公不作美,风雨大作,官员们浑身湿透,双膝泡在水里。年过八旬的张之万也在迎驾官员的队列中,他是张之洞的堂兄,由于岁数太大,不堪久跪,不能起身。姗姗来迟的慈禧太后乘轿路过时,竟不曾侧目,视百官若无物,轿子径直走了。刚刚在科举考试中夺魁天下、高中状元的张謇也跪拜在地,目睹此情此景,他心如死灰。一年后,四十二岁的张謇辞去官职,选择了做一名商人。

经营实业的张謇做得风生水起,1903年,他在家乡通州创办的大生纱厂已经颇具规模,资本雄厚。张謇平素热衷于教育和政治,他在这一年东渡日本,本是为了考察教育和实业,不料竟被日本的勃勃生机所打动,深切地感受到中日间的巨大差距。在他看来,这种差距正是专制与立宪这两种政体之间的差距。归国后,张謇就与汤寿潜、张元济、赵凤昌、张美翊等人研讨立宪问题,推动国内政治改革。

张謇在1904年先后编辑了《日本宪法义解》《日本议会史》等宣传立宪的著作,书稿完成后,他委托上海的老朋友赵凤昌印刷。图书印制过程中,张謇数次写信给赵凤昌,催问进展情况,急切之情表露无遗。书籍印好后,他广为散发,尤其是清廷的高层,比如当时任兵部侍郎的铁良。赵凤昌也利用他的人脉,托人向皇宫送了十几本。据说,慈禧太后也读过《日本宪法义解》,她在召见大臣时说:“日本有宪法,对国家甚好。”不明就里的大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答,只好唯唯诺诺地应承慈禧。

日俄战事焦灼之际,清廷重臣张之洞与魏光焘准备联名上奏立宪,张謇作为立宪派的领袖,受到了他们的召见,与他们一起详细商讨了起草奏折的事情。之后,他与蒯光典、赵凤昌、沈曾植等人历经数次商讨,终于写成了奏折的初稿,之后又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张之洞读到定稿后,虽然通篇挑不出一句出格的话,但谨慎、持重的他还是没有立即将奏折呈送朝廷。张之洞劝告张謇:立宪的事情,应当先与北洋的袁世凯商议。

张謇与袁世凯本是老交情,他们俩曾在吴长庆的幕府当差。吴长庆是淮军将领,他创立的庆军在对太平军作战中表现不凡。吴长庆好读书,爱人才,被时人称为儒将,他是袁世凯的伯乐,对袁世凯器重有加,特意委托张謇教袁世凯读书。不过,张謇似乎特别鄙视袁世凯的作为,离开吴长庆幕府后,张謇与袁世凯断交二十年。后来,袁世凯官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八九万北洋新军,深得慈禧太后信任,是清廷的实力派大臣。袁世凯是新政的积极推动者,他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式学堂、创建实业……政治影响力非同寻常。为了推进立宪事宜,张謇不计前嫌,主动联络袁世凯的亲信杨士琦,了解袁世凯的最新情况。之后,他致函袁世凯,劝谏他体察世界大势,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伊藤博文、板垣退助等人,主持立宪,成就伟业。袁世凯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目前立宪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他没有采纳张謇的建议。不过,袁世凯很快复信,两人二十余年的隔阂逐渐冰释。

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的完胜而告终。日本人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而中国的立宪主义者们似乎比日本人还要高兴——战争的结果印证了他们的预测:立宪的日本必将打败专制的俄国。在立宪党人看来,这是立宪政体对专制政体的胜利!他们开始相信:宪政不再是洋人们的专利,国家的强弱之别不在于人种,而在于制度。日本可以通过立宪富国强兵,中国也一定能。俄国战败后,沙皇迫于国内压力,宣布立宪,这一举动深深触动了中国敏感的政治神经。

日俄之战的结局迅速点燃了国内立宪思潮的导火线。素有清议之名的《大公报》在战争结束后就刊载评论文章:“此战诚为创举,不知日立宪国也,俄专制国也,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上海的《中外日报》、《时报》也纷纷鼓吹立宪。急迫的中国人简单而草率地将日本对俄国的胜利归结为立宪对专制的胜利。知识分子奔走相告,报刊舆论也大力鼓噪,立宪思潮迅速激荡全国,上自大臣,下逮学子,无不将“立宪”挂在嘴边。“立宪”一词炙手可热,俨然国人的口头禅。

在日俄交战期间,英国、德国、法国、美国也没闲着,各国极尽敲诈勒索之能,向清廷提出更多的权利要求。另一方面,革命党人也加紧了步伐,结党、起义、宣传革命思想……闹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赤坂区的一栋普通民宅里,中国革命同盟会宣布成立,孙文被推举为总理。至此,星散的革命势力连成一气,建立了统一的指挥机构,孙文“一个人的革命”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内忧外患之下,慈禧太后的宫门不复宁静,奏请立宪的折子纷沓至来,如雪片般送到了她的案头。1905年6月,张謇再次写信给袁世凯,从袁氏的个人安危荣辱着眼,敦促他支持立宪。这一次,袁世凯心动了,他联衔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向慈禧太后奏请立宪。瞿鸿禨与袁世凯在官场上是死对头,两人一向明争暗斗,互唱反调,但此时,瞿鸿禨也赞成袁世凯的看法,认为“我大清该立宪”。云南巡抚林绍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立宪的折子也接踵而至。皇族方面,庆亲王奕劻和他的长子载振支持立宪,一向主张改革的载泽自然站在了立宪一边。这些政治要人的意见深深影响了慈禧太后的决策。

1905年7月16日,清廷颁发上谕,宣布派遣官员出洋考察宪政。出洋考察大臣分别是镇国公载泽、户部左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农工商部左丞绍英。他们官衔不一,载泽是皇族宗室,端方代表了锐意进取的地方改革派,戴鸿慈和绍英是掌管财政和商业的重臣,徐世昌是统筹军事的官员。他们都是清廷的重量级人物。9月24日,五大臣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簇拥下,来到北京正阳门火车站,即将启程之际,只听一声巨响,一个名叫吴樾的刺客引爆了炸弹。刺客当场死亡,五大臣受轻伤。爆炸声不仅没能阻止立宪的步伐,反而让清廷意识到立宪的必要与紧迫。自此,清廷在立宪问题上不再犹豫摇摆,而是大踏步地迈入了政治改革的深水区。

其他网友回答

辽沈战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