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独眼龙 李自成独眼多长时间

网友提问:

历史上的李自成真的是个“独眼龙”吗?

优质回答:

正史明史以及许多野史中都说李自成被射瞎一只眼睛,现在许多史家也认为李自成是独眼龙。但细分析,正史明史是清人写的,清人恨李自成自然往坏处写。野史是文人写的,李自成对知识分子不好,文人也不会说他好。因此正史与野史都难以让人百分之百的相信。

再看姚雪垠的《李自成》却是这样说法:第一次攻打开封府时,李自成亲自去城外考查地形,被敌人射中面部,所以左眼正下方留下一个伤疤。

我们应该相信那个说法呢?个人认为:姚雪垠的说法是比较靠谱的。理由是,李自成在考察敌情时中箭,如果正好射中眼睛必会伤及大脑,按当时医疗条件不可能治愈,甚至因此丧命。再说,那支箭尽管是有惯性,但李自成不可能一点防备措施都沒有。李自成被射中面部,眼下方留下伤疤是可能的。

笔者仅是一孔之见,切勿苛责。

其他网友回答

是的,在历史上李自成确实是一个独眼龙。这是李自成在第一次进攻开封城时,被守城的士兵射中。

他的眼睛被射伤是发生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事情,当时的李自成在河南复起,攻陷河南府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李自成的队伍本来只有几万人,力量弱小,直接进攻洛阳城是不可能攻下的,但是李自成在攻打洛阳时,有士卒叛变,为李自成打开洛阳的北门,李自成直接进入洛阳,李自成在得到洛阳之后,力量得到极大的增强,于是开始了对于开封的进攻。

要知道福王朱常洵是一个很贪婪的人,王府的金银和武器装备十分多,按照《汴围湿襟录》的记载:洛为王国,积藏素饶,且多战具。城破,金帛子女悉为贼有。其所降之兵,皆边陲劲旅。由于福王府的财富使得李自成的队伍从数万人发展到了数百万,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的目标就是河南的第二大城市开封城。当时开封城内有两支部队。但是此时都已经外出,游击高谦的部队随抚台李仙风往河北剿寇,洛阳被攻打后高谦和李仙风赶往洛阳。另一支则因为听闻洛阳有警,由副总兵陈永福率领驰援。开封是空城。

开封也有一个亲王,是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后裔,封号是周王。面对李自成的进攻,巡按高名衡下令安排防守,同时周王朱恭枵以八百王府卫士投入战斗,而且把王府的大批金银直接搬上城头,立下文书:

打死一个敌人赏五十两;能够退敌、解围者,赏十万两,外加保奏皇帝授升官职。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十二日,闯军到达开封对于开封发动进攻,城内的百姓和衙役抵御李自成的闯军,闯军在连续攻打下并不能够攻下开封城,在二月十六日,副总兵陈永福率领军队回到了开封城。

陈永福的手下的军队都是开封人,他们顾念家人,所很快回到开封,但是开封城被李自成围住,为了回到开封城,陈永福发动了夜袭进攻李自成,在折损数百人之后,陈永福到达开封之后。开封城的民众欢呼,由于有了正规军,城池将会更加安全。在二月十七日,闯军再次进攻开封的时候,当时的开封城门居然打开了,陈永福率领军队出城门准备作战,闯军看到有士兵出城,于是稍稍退却,这使得陈永福也很奇怪,害怕中计,退回城池。

在这一天,李自成在得知消息后,前往开封城外探查开封城的情况,李自成化装成普通士兵的样子,伪装在自己的部众中,来到开封城下窥视明军的布防。当时的开封城上看到敌军来袭,按照惯例用箭射这些闯军,其中的一箭射向了李自成,《守汴日志》记载:“中左目下,深入二寸许,抱头惊拥而去。始知为闯贼也。当然了,关于这个射箭者在历史记载里有陈永福、陈永福之子陈德和小卒谢三这三种说法。明军获得如此重大战果。从此李自成就成了“独眼龙”。闯军也因为这样而退。

关于李自成射伤左眼的说法也有佐证,那就是李自成之死。

《明史》记载,李自成被清军一路追击,连番大败,从北京败退到西安,随后又从西安败退到了武昌东面咸宁,最后到达了九宫山一带。顺治二年(1645年)秋九月,李自成留李过守寨,自己率领二十亲信骑兵,前往打探消息,被当地村民所杀。农民当时剥掉李自成的衣服,得到了龙衣和金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眇一目,也就是一个眼睛瞎了,《明史》记载:村民乃大惊,谓为自成也。可见李自成确实是瞎了一只眼睛,这个独特的特征已经广泛被当时的人们知道,已经成为了李自成的一个独有的特征。

其实历史是很奇妙,按照历史记载的李自成应该是一个“独眼龙”。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首领,米脂(今陕西米脂)人,曾充银川驿卒、甘肃边兵,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兵入侵京畿,他随参将王国赴京勤王,行至金县杀王国,率众投闯王高迎祥。后高迎祥在陕西周至被俘遇害,他领余部继续战斗,袭称闯王。崇祯十五年他兵围开封,在朱仙镇(今开封西)击破丁啟睿,左良玉等数十万大军,次年改襄阳(今湖北襄樊)为襄京,自称新顺王,设官分职,继续北上,经山西过大同,由居庸关直捣北京三月十九日破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不久,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四月撤离北京,后因清兵追击,他由西安退至武昌。永昌二年(1645年)在通山(今湖北通山)的九宫山,为地主武装袭击牺牲。史上并无所述独眼龙一说。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李自成肯定不是个独眼龙。

首先,即如《明史》所载,李自成左目中箭,在此前李自成也不是个独眼龙。

其次,《明史》记载李自成伤目之事大有可讨论之处。

据《明史》所载,射中李自成左眼的人叫陈永福,这个人长期与农民军作战,当时是总兵官职务,协同河南巡抚、周王拒守开封。李自成在率队攻城时,混战中左目中箭。一般史书记载战事,不会具体到士兵个人,大多以领队将领为名、为代表。具体是不是陈永福本人放箭,或是其儿子放箭,不得而知,但当时面对的是陈永福拒守之阵地,所以,就记载说,陈永福射中自成左目。姑且不论是谁射中自成,但就伤情而言,如果射中左目,则眼球必瞎,即使李自成没有像夏侯惇那样拔矢啖睛,肯定眼球是保不住了,左目是个坑无疑。这对李自成在人面前交际肯定是莫大问题,所以,一定有个遮掩方法,如戴个眼罩之类的,这在《明史》中,一定会不遗余力去记载,出李自成的洋相,但《明史》上没有这样的记载。此其一

《明史 李自成传》对李自成的记载,很有几处经不住推敲。如说李自成为人“高颧深幽,鸱目曷鼻,声如豺。性猜忍,日杀人斮足剖心为戏。”颧骨很高眼窝很深,如鸱鸮一样眼珠突出,目光狠毒,鼻孔仰天,声音像豺狼嚎叫一样。为人生性残忍,每天以杀人、砍人脚、剖人心为游戏。这可能吗?如果这样,困在商洛山中、陨阳山中还能再出来,恐怕早被部下暗杀了。而又说李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不喜欢喝酒,不好女色,吃粗劣的食物,和部下能够同甘共苦。这和上面的记载能够是一个人么?此其二。

《明史》记载的这个陈永福,在后来与其他总后官一起率部在山西与李自成作战时,李自成号召他们投降,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别人就响应号召投降了,而陈永福因为射中过李自成的左目,就不敢去投降。李自成知道情况后,就折箭为誓,表示不会报复陈永福,如果报复,就像这枝箭一样,折为两端。于是陈永福就投降了李自成,而且此后就追随李自成作战。试想,如果李自成因陈永福而毁容,瞎了一眼,岂肯轻意与其干休。此其三。

《明史》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进北京时,“毡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戴着毡帽斗笠,穿着青白色的衣服,骑匹毛色青白相间的战马从承天门款款而入。试想一想,如果李自成是个独眼龙,《明史》此刻肯定会记载其脸面上有个什么眼罩之类的东西,岂肯放过贬低李自成的这个机会。此其四。

那么,陈永福伤李自成左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以为在李自成复围开封时确实中了一箭,而且中在左面颊,很可能就在他高高的颧骨上。当时短兵相接,明军也大概看见了李自成中箭后手捂左脸的场景,但决不会清楚到看见箭入左目的程度。相反地,知道兵不厌诈原理的李自成,为了麻痹明军,很可能自己对外故意宣布箭穿左目,不能视事了。而明军上报功绩,也更愿意以箭穿李自成左目上报,这样一来,把李自成左面颊受伤,便演变成了箭穿一目,李自成成了独眼龙。

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李自成不会完全是姚雪垠《李自成》中描写的完美形象,但也不会完全是《明史》上记载的丑陋形象,读历史,但也要分析。有些野史为了丑化李自成,竟然说李自成天生眇一目,一生下来就是畸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农民军,也讲究个人形象。高迎祥看重李自成,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推举为闯王。如果眇一目,估计不会发生这些。所谓正史,不是一开始就是正史,也是收集各种资料(包括野史),参阅编写。说某史是谁写的,其实不准确,应该说是谁编写的才正确。既然是编写,参考各种资料,就有个个人爱好取舍问题,也就是说其记载的事实,不是百分之百的记实。

其他网友回答

众所周知,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后继承“闯王”之号。多少年以来,李自成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高大英武的形象,骑着战马,身披战袍,一双眼睛烁烁放光,好不威风。可最近查《明史》,却发现李自成应该没有画像上那般英武,按照《明史》所载,李自成进北京时应该是个“独眼龙”。

李自成是怎么变成独眼龙的呢?《明史》里记载得很清楚。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进攻河南,杀福王朱常洵,士兵煮福王血,混以鹿肉酱,名曰“福禄酒”。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九日,李自成将福王府的金钱赈济饥民后,移师攻打开封。周王朱恭枵听说李自成大军杀来,忙用库存黄金招募死士,与巡抚都御史高名衡等人固守。自成攻打了七天七夜没有拿下开封,便领兵离去。

李自成攻克叶县、南阳、邓州等十四城后,再围开封。这次李自成带了三万大军强攻,但遭到了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奋力抵抗,仗打得非常惨烈,李自成环攻不克。十七日,李自成在城下巡视时,开封总兵陈永福儿子陈德一箭射中李自成左眼。《明史?李自成传》“遂乘胜陷南阳、邓州十四城,再围开封。巡抚名衡、总兵陈永福力拒之,射中自成目,炮殪上天龙等。”

按《明史》所载,箭射中李自成眼睛,李自成肯定就变成了“独眼龙”,因为箭不把眼睛射瞎,也不叫射中。如果箭射到脸上其他部位,也不叫“射中自成目”。所以,从崇祯四年三月以后,李自成的形象应该是“独眼龙”。正因如此,李自成在明代文献中被称作“瞎贼”。

既然李自成是“独眼龙”,为什么李自成的所有画像都两眼好好的呢?影视剧里的李自成眼睛也是好好的,只是左眼下留了一道疤。这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明史》为清朝所写,有可能故意抹黑李自成形象。当时李自成中那一箭,并非射中眼睛,而是射中面部,姚雪根在小说里就是这么写的。

二是现代人拔高李自成形象,不希望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是个“独眼龙”形象,所以改写了《明史》,让李自成中的那一箭没有射中眼睛,而是射中了面部。

由此可见,后人的好恶是可以改变历史的,喜欢一个人,就把他往好处写,憎恨一个人,就把他往坏处写。清人说李自成是“独眼龙”,我们说李自成不是“独眼龙”,到底李自成是不是“独眼龙”?只有真正见过李自成的人才知道。

虽然官方历史可以根据好恶改写,但大量野史却说李自成是“独眼龙”,与我们经常看到的李自成形象判若两人。野史虽多流于传说,但传说也并非空穴来风,就是编也有个根据。

其实,历史就是历史,后人没有必要掩盖或是篡改。李自成就是“独眼龙”又怎样?他率领千军万马推翻了明朝,怎么可能因为一只眼睛而使他的名声大打折扣呢?替古人担忧的人应该是多虑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