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谁的功劳最大 康乾盛世是雍正的功劳吗

网友提问:

都说是康乾盛世,到底哪个皇帝功劳大呢?

优质回答:

小李个人觉得这个三个皇帝的功劳应该这样分配:康熙皇帝开创盛世,雍正皇帝承上启下,乾隆时期盛世达到了顶峰,并迅速衰落下去。

我们可以从史料中更为详细地分析。

《清史稿》对康熙皇帝的评价

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环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观;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

《清史稿》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是非常之高,总结起来八个字“虽曰守成,实同开创”。康熙皇帝虽然说是入主中原的第二位皇帝,但他所做的事情就如同开国君主一样。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驱除沙俄侵略;兴礼重教,开博学鸿儒科,《古今图书集成》;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史稿》用了“经文纬武”形容康熙皇帝可以说是非常适合的。

康熙皇帝读书画像

雍正皇帝对康熙皇帝的评价

康熙皇帝的庙号为“圣祖”,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庙号规律,只有开国之君称之为祖,其余之君称之为宗。但是雍正皇帝认为康熙皇帝的功劳实在太大,不称祖,不能够表达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于是在《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中有这样一段加载:

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副丰功。

雍正皇帝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是非常之高,“德茂功高,文经武纬,海宇宁谧,历数悠长”。十六个字道尽了康熙皇帝六十一年的丰功伟绩。

《清史稿》对雍正皇帝的评价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清史稿》对雍正皇帝的评价: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厘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

总结起来就两个字“严明”,严明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记载着也是两个字“寡恩”,甚至对兄弟就有猜忌和怀疑。严明的好处就是一扫康熙皇帝晚期怠政所产生的副作用,寡恩的坏处是他的后世名声不太好。

雍正皇帝读书画像

我们在看一看《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对于雍正皇帝的评价:

上临御十有三年。励精图治。惟日孜孜。凡所为官方吏治。立纪陈常。

也是给出八个字的评价:励精图治和立纪陈常。雍正皇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在位十三年,孜孜不倦地处理政事。雍正朝的吏治是非常之优秀。在经济上,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在地方治理上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

最后实录给出的评价是相当之高:

自唐虞三代之盛。未有过于此日者。

虽有些夸大的成分,但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也是非常高。

《清史稿》对乾隆皇帝的评价

我们还是来看一看《清史稿》对乾隆皇帝的评价:

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于权倖,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盛极而衰。乾隆四十年(1775年)之前,清朝无论从政治、经济、民族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清朝的顶峰,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留下了一抹绚丽的余晖。而且乾隆皇帝是中国古代皇帝最长久的皇帝,享国八十九岁。但是《清史稿》中用了八个字“耄期倦勤,蔽于权倖”,来形容。大意就是老年倦政,被权臣所迷惑。乾隆晚年,宠幸和珅,在乾隆的包庇下,和珅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大肆贪赃纳贿,被人称为“二皇帝”。乾隆晚期的吏治黑暗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民怨四起,白莲教起义。清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就是从乾隆开始的。

乾隆皇帝朝服画像

综上,雍正皇帝的历史评价要比乾隆好的多。没有雍正皇帝的承上启下作用,就不可能出现乾隆时期的鼎盛。康乾盛世,雍正皇帝居功至伟。

其他网友回答

康乾盛世只不过是清朝吹嘘出来的,封建社会是个剥削的社会,统治阶层和官僚阶层自己吃香喝辣的自然是盛世啦,而老百姓还不是被压榨的阶层,哪来的盛世呢,盛世是地主和官僚阶层的狂欢!

康乾盛世其实忘了中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康熙在位分前中后期,前期是完全为了满清权力稳固而努力,平三藩,平台湾,打沙俄,哪个不需要钱啊,这些军费可是压榨老百姓得来的,老百姓并不好过,哪来的盛世啊!到了中期,权力终于稳固了,有时间发展,好好这时外国的番薯进入中国,番薯被民众大量种植,毕竟番薯容易生长产量多,随便种在山地就可以了,老百姓勉强还能活下去,这就被吹成了盛世,番薯了立了功劳哦!康熙后期,吏治腐败,官员贪污腐化,国库亏空,康熙把家产给败光了,留下个烂摊子给雍正,而继位的雍正用铁血的手段为康乾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雍正继位,康熙留下的是个烂摊子,国库只有几百万两白银,这根本不够花销的,更要命的是朝廷几乎都是贪官,这样搞法,绝对完蛋!因此雍正开始了铁血改革,扭转国库的亏空,雍正对士绅下手,规定了士绅一体纳粮交税,服徭役,以前读书人有了功名,家里的地不用交税,大量的土地收不上税,国库当然没钱,总是收老百姓的钱,哪有多少钱啊,现在不行了,不管是官员还是乡绅,有土地都要交税,土地更多交的税更多,这规定得罪了全天下的士子和地主官员,可效果是明显的,国库一下子有钱了!雍正是清朝最勤勉的皇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夜里都批阅奏章,兢兢业业为清朝推向盛世,雍正严整吏治,贪官绝不容忍,有一个杀一个,正是雍正铁血手段让清朝的内部矛盾得以缓解,国力恢复,雍正不是早死的话,就没有乾隆什么事了!

乾隆对盛世没有什么贡献啊,他一生就是花钱享受啊,老爸雍正辛辛苦苦为乾隆留下6000万白银家产,这真是丰富啊,乾隆不愁钱花,所以有钱自然能享受,能粉饰太平,官员也过得开心,大家都有钱赚嘛,所以拼命吹嘘乾隆是个明君,开创了盛世局面,哪有乾隆的功劳,乾隆就是败家子,败光了雍正留下的家产,到了乾隆晚期,社会矛盾激烈,农民起义不断,吏治腐败,大贪官和珅不就是乾隆培养出来的嘛,满清走向衰落是从乾隆开始的,所谓的盛世,还不是雍正真正的干了一些事而已,雍正的功劳最大,可以他死的早,得罪了士绅和读书人,所以他的名声臭,盛世也就没有他的名字啦,而雍正却是最干实事的那个人呢!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是康熙的功劳大一些。因为他们俩处的社会环境是有很大不同的。康熙处于清朝刚刚建立不久,内有权臣挡道,三藩之乱。外有葛尔丹等外部势力作乱,还有明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可谓是外忧内患。最后在康熙的运筹帷幄下,捉权臣,平三藩,破台湾,胜葛尔丹部,统一了全国,为大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而乾隆的环境要比康熙时好得多了,经历了康熙与雍正呕心沥血的治理下,政通人和,不能说乾隆不优秀,只是对比康熙还是差了一点。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楼房稳不稳,其实主要看地基,但地基总被人忽视。

就像所谓的康乾盛世,实际上真正夯实了地基的,恰恰是被中间省略掉的那个字:雍。如果康熙至乾隆将近一百二十年的时间算盛世的话,也应该叫康雍乾盛世。

但历史总不是算数学,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就像你吃了五个包子,饱了。别人问你,你总算吃饱了,对你的五脏庙来说,是第一个包子功劳大,还是第五个包子功劳大,你该怎么回答呢?

康熙之所以后世给出“圣祖”的谥号,不是因为他是开国之君,而是他在守成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系列开国皇帝才能干的事情:平三藩,开漕运,收宝岛,征准噶尔,擒权臣,修制度,订章程。他在清帝国入关后还没有站稳的情况下,一系列大开大合的操作,让这个外来征服者渐渐有了自己的拥趸,最重要的是俘虏了江南士大夫们的心。算是给大清搭建了框架,指明了道路。但他后期倦怠懒政,内有各王子夺嫡之乱,外有权臣孵化堕落之患,当时的清帝国实际上像一艘在海上行驶多年的老破船,晃晃悠悠随时都有漏水的可能。

这时候雍正出现了,他实际上是康熙独具慧眼提拔出来的接班人。在这之前,无论是打得头破血流的各皇子们,还是朝廷里随时等着站队的各大臣们,都不看好他。因为他是著名的冷面王爷:心狠手辣,尖酸刻薄,睚眦必报,所有这些特征都不符合帝王的仁义道德形象。但康熙自己明白的很,自己留下的这个烂摊子,也这有这位钢筋铁骨打烂牙也往肚子里咽的硬气老四才能收拾。

果然不负康熙所望,雍正一上来就做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摊丁入亩,改土归流,耗羡归公,打击贪官,风闻奏事,每一项无不动摇着既得利益者们的蛋糕,但他愣是咬着牙坚持做成了。虽然他在皇位上只做了13年,但他干的事情,或许比乾隆以后所有皇帝们加起来干的事儿都多。他也为清朝以后一百多年的国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才有了那个所有皇帝里最幸运的人的出现:他是自认为的十全老人;书画破坏者;五千年来诗的数量第一人(一人之力硬抗全唐所有诗人的总和),四百多个皇帝中最长寿以及执政时间最长纪录保持者。。。。。。的所谓的乾隆盛世。

其他网友回答

封建王朝以家天下形式来算国运,盛世时包括之前都是王朝皇帝运气最好的时候,之后随着皇帝运气变坏国运也随着下降直至改朝!以此说明是运气好的功劳!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