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淑亚专栏】 读写一体 扶放妥帖 ——朱煜老师《松鼠》实录及赏析

读写一体 扶放妥帖——朱煜老师《松鼠》实录及赏析第一板块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松鼠》,《松鼠》这篇文章放在了说明文单元。我们先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屏显: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一个律师家庭。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
师:把小动物写得像人一样,这是他作品的一个特点。老师特地选了三张松鼠的照片,你们觉得可爱吗?如果让大家读一篇文章,了解一下松鼠的情况,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生:我想了解它的外貌和它能做什么。
师:一般对动物来讲不说外貌,换一个词语。
生:外形。
生:我想了解松鼠的习性。
生:我想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主要生活范围。
生:我想了解它的窝是怎样的,怎样搭窝的。
生:我想了解松鼠一年产仔多少。
师:你们很厉害!预习工作做得很到位,几乎把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信息全都说到了,我们来整理一下。(依次板书:外形、习性、行动特征、繁殖、搭窝)除了这些之外,你们还想了解别的信息吗?
生:松鼠的爪子为什么能牢牢抓住树而不掉下来?
生:松鼠爬行速度为什么那么快,行动为什么那么敏捷?
师:刚才大家提到的这些方面,有不少在课文里可以帮助大家解答,还有一些在课文里没有办法解答,不过我们课后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
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
师: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词语。
屏显:
驯良 矫健
翘起 帽缨
蛰伏不动 互相追逐
宽敞 狭窄 勉强 圆锥 分杈 苔藓
师:先读第一组词,每个词语读两遍,音要咬准。
生:(读)驯良矫健
师:什么叫做“驯良”,联系上下文猜猜看。
生:很容易被人们驯化。
生:应该是温顺的意思。
师:猜着猜着,就越猜越准了。驯良,温良,温顺。
生:跟人很亲近,很容易被驯服。
师:根本不需要被驯化,它就天然地很人非常亲近、非常温良,不会看到人“啊呜”就咬一口,而是和人很亲近。
师:“矫健”应该知道,一猜就可以猜出来,平时有没有人形容你们班某一个同学在运动场上身姿矫健?
生:没有。
师:看来,全班都不太善于体育锻炼。
生:敏捷,或者是指在运动上十分擅长。
生:身法轻快,敏锐。
师:身法轻快,身体也很强壮,这叫“矫健”。继续读,帽缨是什么?老师带来一张图,在古人的帽子上,经常会有流苏样的装饰物,一些丝线装饰在那里,风一吹,帽缨舞动起来非常漂亮。我们继续往下读。(生读)总的来讲,读得非常好,词语可以过关了。
【赏析:介绍作者,了解其作品风格——“把小动物写得像人一样”,开课即让学生对布封的作品有了鲜明的第一印象。看到“松鼠”,想了解哪些信息?既是审题训练,又检测了学生的预习。词语分组呈现,对应松鼠的特点、外形、行动特征、搭窝等四个方面,有心无痕。关注重点词语的理解,渗透了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二板块师:作者要介绍松鼠,介绍了五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呢?我们先看看外形。拿起笔,在书上圈一圈,文章介绍了松鼠外形的哪些方面呢?在圈画时不要跳跃。
生:(圈画)
师:请已圈好的同学来念念。
生:我圈了“面容清秀、眼睛、身体、四肢、面孔、尾巴、爪子”。
师:总体都圈对了。(依次板书: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最主要就是这些,我们一起把句子读一读。从“它们”开始,读到“格外漂亮”,双手拿书,脚放平,人坐直,注意力集中。
生:(齐读)
师:面容这个部分还没有读整齐,我们再来一次。
生:(齐读)
师:这次读得非常好,给自己掌声!听了大家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师:把话说完整。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生:我仿佛看到了在树上活跃蹦跳的小松鼠。
生:我仿佛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小松鼠。
师:虽然我们眼前没有松鼠,可是看了作者的描述,我们眼前好像真的出现了松鼠,这就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我们把这部分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作者把小松鼠好像当作人进行描写,把小松鼠那种活泼的样子一下子就写出来了。这样的写法和《太阳》这篇课文很不一样,《太阳》这篇课文在介绍太阳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用了数字,或者打比方、作比较等等,总体来说,《太阳》这篇课文,它的语言是非常平实的,而《松鼠》这篇文章,就像同学们说的,它很活泼。同样是介绍事物,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平实的语言,有时候我们可以用活泼的语言。《松鼠》这篇文章就是很活泼的。我们一起把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整读一遍,感受一下这种活泼。
生:(齐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按理说,松鼠可写的东西很多,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它的爪子是怎样抓住树干的。文中有一幅插图,其实是一张照片,松鼠浑身是什么颜色的?(棕色的)浑身的皮毛的颜色也是可以写的,可是同学们,我们再来看板书,有没有写它的颜色呢?为什么不写它漂亮的颜色呢,观察难道不够仔细吗?为什么这样去选择材料呢?
(生面露难色)
师:小组间讨论一下,第二第三自然段主要写到了松鼠的什么情况。
生:(小组讨论)
生:写到了松鼠的住处。
生:第二节写到了松鼠的饮食。
生:写到松鼠喜欢在秋天储存榛子到冬天吃,冬天会扒开雪来找榛子。
生:松鼠喜欢在夜晚出没。
生: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生:松鼠十分警惕。
师:从哪里看出十分警惕呢?
生: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待在高大的老树上。
师:哦,喜欢待在高大的老树上。谁再来补充?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找到的是它们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就从树上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逃到别的树上去。
师:这其实就是警惕。它们在树上跳来跳去,跑来跑去,这是它们很重要的一个行为特征。眼睛和跳来跳去有关系吗?
生:没有关系。
师:那就乱跳,是吧?
生:身体和它们跳来跳去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
师:四肢和它们跳来跳去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
师:尾巴和它们跳来跳去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
师:乱说,尾巴肯定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呀?
生:降落伞的关系。
师:降落伞的关系?呵呵,说来听听看。
生:之前我学过一篇课文,它就说松鼠的尾巴可以当降落伞。
师:是的,保持平衡。
生:松鼠的尾巴能使它在树上跳的时候保持平衡。
生:如果一个动物没有尾巴的话,它是无法保持平衡的。
师: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说说看,你们说眼睛和它跳来跳去没有关系,因为它不是用眼睛跳,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刚才还有同学告诉我,和眼睛没有关系。
生:有关系,有关系。
师:眼睛和它跳来跳去有什么关系呀?
生:如果它没有眼睛的话,它就没有方向,就无目的地乱跳。
师:哎,对呀,同学们,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他接下来所写到的松鼠的行动情况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此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写松鼠外形的时候,他就特地选择了这些方面来写。可见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不是乱来,而是要有思考,明白吗?
【赏析:叶圣陶先生讲,“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综观朱老师的课堂,他非常重视举“一”,教的通透,教的到位。第一步,“圈画松鼠外形的各个方面,不要跳跃”,抓关键词有序提取信息;第二步,初步感知文本把松鼠当人来写,用活泼的语言表现松鼠活泼的特点,朗读指导,旨在积累、内化文质兼美的语言;第三步,思考为什么选择这几个方面写,指向选材,指向段与段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探寻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选材组材的匠心。】
第三板块师: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写得那样活泼,在第二第三段里有没有活泼的语句,把松鼠写得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一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第二、第三段都可以选,选出一句就够了。
生:(选句子,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你们组找到了哪一句,说一说那些句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我们找到的句子是“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连蹦带跳”。
师:这句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松鼠很调皮可爱。
生:我们找到的是第二小节最后一句“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目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师:说说你们的感觉。
生:我从这句话感受到松鼠的顽皮,像个小孩子一样。
师:如果你能抓住某一个具体的词语来说,那就更好了。有一个现成的词语让你抓一抓,哪个词语最像小孩子做的事情?
生: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师:你的小伙伴已经提醒你了,通过这个“玩耍”就可以看到松鼠像个小孩子,多活泼呀。
生:我们组找到的句子在第二小节第一句,“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我从“飞鸟”看出来松鼠行动敏捷。
师:通过书上的一个比方感受到它行动敏捷,非常活泼。
生:在清朗的夏夜,可以看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
师:抓住其中一个词,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可以从“互相追逐”这个词中深刻地体验到松鼠特别像个小孩子。
师:因为下课时候小朋友最喜欢追来追去,一边追来追去,一边还要嘻嘻哈哈,是不是这样,但愿那个楼面没有执勤的老师。
生:是。
师:我们刚才了解了那么多的活泼的句子,我们再来看这句话——
屏显:
松鼠体型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师:它好像不那么活泼,自己轻声把这两句读一读。你对这两句句子有什么想法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发现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很多数字,比如说松鼠的体长、尾长、具体体重,我觉得第一句只是把查阅到的资料放上面,而第二组句子是通过对松鼠的一些特征的描写来突出松鼠这些特点。
师:她发现了两句句子写法不同,掌声送给她!
生:第一句写得很平实,第二句写得很活泼。如果让读者来读的话,我觉得第二句读者更感兴趣。
师:多聪明啊,把老师黑板上悄悄留下的暗示用到了自己的发言里,掌声送给她!你是一个机灵的人。
生:我还发现第一个句子用到了列数字的方法,第二个句子没有用列数字的方法。
生:我觉得第一句话让人印象不深刻,第二句让人感觉更舒服,让人更容易记住松鼠是什么样子。
师:为什么呢?上面我觉得很容易记住啊。
生:因为第一句话只有一些数字,而第二句话描写得非常生动。
师:哦,原来是这样。
生:我觉得第一句话是比较专业的。第二句话让人容易喜爱上这篇文章,让人看一会儿就想读下去。但是第一句话比较适合查资料使用。
师:第一句话比较专业,比较适合被人作为资料来阅读。其实这句话选自哪里呢?书上已经告诉我们了,它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就是这样,平实的句子,平实的描写;活泼的句子,活泼的描写,它们会出现在不一样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功能。
【赏析:如果说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老师是在教方法,学生在学方法,那么,二三自然段则是用方法学。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二三自然段中把松鼠当作小孩子来写的活泼的语句,学生交流时,朱老师提醒学生抓关键词谈感受,再次渗透了学习方法。接着,拿课后习题中的一个句子与文中的句子作比较,学生在品评中感受两句话写法不同,了解了“平实的句子,平实的描写;活泼的句子,活泼的描写,它们会出现在不一样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功能。”再此感受这一活泼的语言对于介绍松鼠这一活泼的小动物的好处。】

第四板块师:其实在四五自然段也有很多活泼的描写,不过,老师依然要打出这样的句子,让大家再来比较比较。你可以选择两句话中的一句,选好了以后和课文中相关的内容去作一个比较,然后把感受分享给小组成员。
屏显: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生:(合作交流,师巡视倾听)
师:我发现有几个同学说得特别好,迫不及待地想让他们给大家做一个交流,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明白。
生:我刚才比较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小节,我觉得第四小节作者写的内容掺杂了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师: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能不能告诉我们?
生:可以从“这样,他们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看出来。
师:原来是这样啊。我也觉得他发现的非常正确。继续。
生:而黑板上这一句没有掺杂任何情感,只是直接描述。
师:真的就是这样,掌声送给他。他透过文字触摸到了文字背后的情感。
生:我选择了第二句和第五段一二句话比较,黑板上第二句话运用的是列数字的方法,文中第五自然段一二句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把以前的毛和新换的毛的颜色作比较。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写突出了松鼠的毛的变化。
师:你看,单单列举一些数字,或者说只是单单讲到它“换毛”用两个字还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换,换成什么样子,现在第五自然段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生:我比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小节。
师: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作者写小松鼠把小木片错综放在一起好像会搬东西一样。
师:也就是说作者笔下的小松鼠好像一个建筑师。如果你能像老师这么讲,讲得这么清楚,那就更好了。
生:我也选择第一句跟第四节比较,黑板上第一句写得非常概括,而第四小节写得非常具体,非常生动,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师:你特别会讲。而且你特别会用“让人印象深刻”这句话。每次发言都会说,真的印象很深刻。喜欢黑板上这两个句子的同学请举手,喜欢课文四五段的写法的请举手。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不太喜欢这种平实的写法,只喜欢让我们读起来很舒服的活泼的语句。可是我要告诉大家,平实的句子,好像看上去有点枯燥的句子也是有用的,首先,它可以用在哪种书里面?
生:百科全书。
师:是啊,在字典、词典里、百科全书里是不方便用那种非常丰富的描述的。
生:还有专业人士用书。
师:谢谢你的提醒。
【赏析:有了二三自然段的初试身手,四五自然段朱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他立足于学生的学会,再次把课后习题转化成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教-扶-放”的教学主张。】

第五板块师:同学们,不仅如此,再来看,在这个单元里有一篇习作,在习作题里面给我们列出了一个表格,有这么多内容都可以选哦。
屏显:
不过有些内容你一旦选了,你可能只能用活泼的语言,有些内容你一旦选了,你必须要用平实的语言。说说看,你觉得哪个内容在介绍的时候要用平实的语言?
生:恐龙或者菊花,因为在描写这两个对象的时候用一些数据放上去更好。
师:因为恐龙大家都没有见过,所以如果我们介绍恐龙时列举一些数据(当然这些数据是通过人们从化石研究上获得的),那样别人就更加了解了。
生:我觉得火星的秘密也应该用平实的语言。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太空只有宇航员去过,我们只能从书上、图片才能了解到,所以,如果去过,他可能用活泼的语言,如果没去过,只能用宇航员带回来的数据。
师:也就是说,离我们那么遥远的星球,我们对它的了解太少了,只能通过一些数据来介绍。哪些内容可以用活泼的语言呢?
生:涮羊肉。
师:涮羊肉,为什么?
生:如果说你用平实的语言写,肯定会出现一种单调、无聊、索然无味的感觉。而涮羊肉味道鲜美、好吃,应该用活泼的语言来写。
师:千万不要用干巴巴的语句告诉我涮锅有多大,羊肉有多长。
生:我觉得溜溜球的玩法可以用活泼的语言。
师:为什么呢?我好像很奇怪啊。
生:因为溜溜球玩起来本来是很好玩的,如果你用平实的语言不会写出溜溜球很好玩。
师:没有吸引力了。我写一篇文章来写溜溜球,我就是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和我一起去玩,所以用活泼的语言更合适。
生:我觉得种子的旅行应该用活泼的语言。
师:只有用活泼的语言才能写出这样一种奇特的旅行。它这个题目就暗示我们应该用什么语言。
生:我觉得热带植物大观也应该用活泼的语言,因为热带植物大观如果用平实的语言的话就太平淡无味了,就显不出里面的植物多么新奇,多么好玩。
师: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什么用平实的语言,什么用活泼的语言,有没有和这两种情况都不一样的,我又想听一听不一样的想法。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只能用平实,不是只能用活泼,有没有可能?
生:我觉得扫地机器人就应该既用平实的语言,又用活泼的语言。平实是机器人是怎么做的,外形,它为什么会研发出来,因为机器人可以和人对话,所以,如果都用平实的话,与机器人的对话就写不出来了。
师:我们的思路打开了。
生:袋鼠的自述,因为它是自述,它就必须得说自己长啥样儿,这时我们用平实的语言。它会干什么时用活泼的语言。
师:更难的考验来了。有一个同学这篇文章已经写好了。他交给我了,我一看,觉得有点小问题。他介绍的大熊猫,运用好多的数据哦,用的是平实的语言哦,我们读一读,读到最后,看看它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修改。
屏显: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大熊猫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现在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生:他最后说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而他原本的文章基本都是用的数据,完全不能表达出最可爱的意思。
师:掌声送给她!
生:我觉得他的数据太多了,因为他最后写的是大熊猫的可爱,所以介绍它的外形时,可以用活泼的语言来写。
师:前面改掉一点,很好!
生:我觉得他最后一句有问题,前面的都是数字,完全没有表现他的可爱。最后一句可以改一改,比如说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都要爱护它。
师:掌声送给她。她非但看出了问题,而且把它修改好了。谁还会改,把这文章改一改,改通顺。
生:这就是大熊猫整体的样子。
师:听上去就蛮无聊的,确实正好和它相配。再改一改。“这就是大熊猫”就可以了。还有要改的吗?
生:大熊猫是中国当前的活化石。
师:也可以。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松鼠这篇文章了解了说明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松鼠》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的都是活泼的风格,可是千万不要觉得平实就不好。平实有平实的用法,活泼有活泼的用法。有的时候,平实加活泼也会非常好。所以,这个单元的作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得非常好。
【赏析:朱老师是单元整组教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单元习作题目被他拿到这里做了审题的训练,这个设计实在高妙!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明白了文章题目和文章内容、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之间的隐秘联系,“有些内容你一旦选了,你可能只能用活泼的语言,有些内容你一旦选了,你必须要用平实的语言。”但他又是辩证的,不是非黑即白,“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有时用平实的语言,有时用活泼的语言?”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宽广,经过了这样的审题训练,相信在孩子们最后动笔写这篇作文的时候,他已经比较熟地了解到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他已经比较清晰地明白了平实的语言有平实的语言的好处,活泼的语言有活泼的语言的好处,他们结合起来如果用的合适的话,那是最佳状态。这种知识能力内化以后,放手让他们去写,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这些说明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从他们的笔下冒出来,他们自然而然就会选择最理想的语言风格、最合适的说明方法。课堂最后,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出《大熊猫》的问题并能做即时的修改,即是对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检验。】
上出文艺性说明文的“味道”《松鼠》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也是习作单元)第二篇文章,这篇课文选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自然史》。它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采用直接描述来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是本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本文的语言活泼,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内容,分类梳理信息。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表达的不同,指向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事物的主要特点。朱老师的这节课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能带给我们启发:
关注学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
笔者曾多次观摩朱煜老师的课堂教学,不管什么基础的学生,在他的课堂上,都能渐入佳境,由不敢说,不愿说,到争着说;由不会说,说不好,到说得精彩。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朱老师对学情的把握。他的课堂注重基础,注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每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教学。他善用真诚的鼓励、精准适切的点评给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在他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被关注。面向全体的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机会,他们自然而然迸发成长的热望,积极参与,努力实践,从而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加强整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单元整合教学是朱老师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教学主张,他曾对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做了如下界定:
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建立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系统,以单元为结构形式,整合教材、课外选文等教学资源,利用精读、略读、练习、综合、作文等课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且可测评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
习作单元里的精读课文重点是教习作方法、习作策略,《松鼠》的教学中,朱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精心梳理教材内容,聚焦“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这一核心课时目标,巧妙地把课后习题一步一步转化为教学环节,转化为听说读写的活动设计,他还别出心裁,把习作的题目拿来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训练点抓得精准,它既是有效的思维力训练,又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感力。
精心预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好的课堂一定要有设计感。朱老师说,“理想的课堂设计应该是内紧外松,以互动生成的方式达成预设目标。譬如师生共同画一棵大树,师生先一起画出枝叶,而主干的位置在教师心里。学生先画这枝或后画那叶,都行,教师在一旁协助就好。枝叶画完,主干自然呈现。”读朱老师的课堂实录,时常会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喜。教学是巧慧的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学法指导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
想让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教。教,要讲究方法。让学生比较平实的语言和活泼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说明文语言的秘密,就是这节课要教的方法。这一方法,朱老师教得扎实、通透、到位,后续的活动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扶放妥帖。学生在一次次实践中从未知到已知,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习得。
作者简介:潘淑亚,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栖居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