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应州之战(武宗实录应州大捷原文)

网友提问:

明武宗朱厚照从未指挥军队,为何会取得应州大捷?

优质回答: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10月27日-公元1521年4月20日。这个皇帝可谓短命,仅仅活了31个春秋。但在明朝的历史上谱写了一页光辉的篇章:那就是应州之役。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第十代皇帝,是朱佑樘和张皇后的儿子。在位定年号正德。

讲起朱厚照,其生性活泼,贪玩、贪杯、喜欢耍赖;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武。朱厚照15岁即位,可他继位后却沉迷于玩乐,不理朝政,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喜皮士式的人物,故有电影描写他上朝时坐在龙椅上从天降了下来。当然,这是夸张手法。

由于朱厚照秉性的随意性,使得那些文官都与他共事不到一起。因此,文官、宦官总有许多与他相悖之处。朱厚照一开始就与朝庭的那些大臣们约法三章:他不上早朝,理由也十分荒唐,朱厚照喜欢睡懒觉。

朱厚照其实在贪玩的背后也存在理政的明智一面,朱厚照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朱厚照也体衅民情,多次赈灾,这些都是正德年间的大事。朱厚照在位其间,臣下还是有不少的贤才,总体来说,还是可称的一位皇帝。

前面我们提到,朱厚照尚武。是的,朱厚照一身的愿望就想做一个象先祖朱元璋和朱棣一样的皇帝,希望有一天能够领兵打仗,南征北战驰骋疆场。

朱厚照平时很讨厌那些文官的叽叽歪歪,于是有一次偷偷地跑到边防重镇的宣府去和那些将士们一起生活。他自封为“威武大将军”还对下属封了军衔,让官兵们拿俸禄,他和士兵们打成了一片,与士兵们同吃同住。皇上对军队士兵如此的亲和力,不得不说让官兵有一种感激之情。朱厚照做梦都想领上这支军队去同鞑靼打上一仗。

虽说朱厚照原先抱着好奇心来到军营,可内心的希翼并没有放弃。正德12年10月,蒙古小王子带领了5万大军进犯明朝边疆。朱厚照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向众大臣表明要御驾亲征。可一个皇帝的身价何其尊贵!大臣们一致反对,还搬出了70年前的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时被瓦刺军生擒当了俘虏来说服明武宗。朱厚照的执意也让大臣们很为难,终于大家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大将军朱寿”的名号统兵出战;朱厚照也只有妥协了方可出战啊!

明武宗一切就绪后带兵出城迎战。蒙古军队好生奇怪,没想明朝军队还有人敢出来迎战?当天,蒙古王子生疑,生怕中了明军的奸计,于是立马退兵。

事后,蒙古王子才知道:明军才3万将士,而自己却有5万兵丁,似乎昨日一战受到了欺骗或愚弄。第二天又上阵向明军叫战;朱厚照一样应战,在应州这方沙埸上驰骋南北,从早晨一直打到天黑,终于击溃了蒙古军的来犯,是为应州大捷!蒙古小王子且受了重伤,其后不治身亡。

明朝正德年间的朱厚照御驾亲征,为什么打败了蒙古王子的军队?这就表示了一个国家对外的政治决心!对内,明武宗皇帝对军队将士的亲和力,鼓舞了士兵的士气,何谓两军对阵勇者胜啊!御驾亲征还让士兵能知道自已的勇敢和努力不会被上司所抹杀,此外,皇帝御驾亲征,平时军士的伙食也会好上许多,而犒资也会比平时更丰厚,这些都是决战千里而获胜的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一下这个“应州大捷”;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总之啥观点都有;

我倾向于认为应州之战是存在的,而且明武宗也指挥了明军作战,也杀了点蒙古兵 ,也赶走了进犯的蒙古军队。但是我觉得称为“应州大捷”有点过了。毕竟不像什么大捷,歼灭的蒙古军队数量有限。明武宗是个爱打仗,亲自上阵砍人的主,我也没有质疑过明武宗砍死过蒙古兵并非俘虏的事。

之所以称之为应州大捷,是因为之前对于蒙古,明军一直处于防守态势,显得十分被动。而应州之战的胜利,说成应州大捷,对鼓舞明军士气有着重要作用,蒙古兵不是不可以战胜的。

至于明武宗亲自上阵砍人,这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可以,,明武宗只是做皇帝,骑马打仗只是在于乐趣,所以都怀疑这事是编出来的。但我倒觉得这不是编的。明武宗一直热衷于军事;明武宗做储君那会,除了学习儒家经典,接受储君教育外,还喜欢骑马射箭,对于儿子的这个喜好,明孝宗也是不反对的。明孝宗不希望自己儿子儒气太重。等明武宗继位,亲近宦官“八虎”,而史官的记载,都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至于八虎到底陪朱厚照玩乐的,是不会详细记载的。我看了下八虎的成分组成,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年龄大的比如刘瑾,只能帮皇帝处理一些公务。而陪朱厚照玩乐的是年轻的,有体力的。而玩的很有可能是骑马涉猎。还有之后的明武宗建立了豹房,明武宗规定官员一般是不允许进入豹房的。因为进不去,也不知道明武宗具体在里面干了什么。只能发挥想象或对一些事情添油加醋。豹房是明武宗的游乐场,但也是一些决策制定的地方,也是练习弓马刀箭的地方。所以这不可能是什么淫乐 的地方。如果要淫乐,在皇宫内就可以,干嘛花这么多钱。

骑马打仗,在马上砍人,是有难度的。你可以去蒙古草原试一下。你必须双腿夹紧马背,底盘扎牢,还要腰间有力,能够爆发出砍人的力量才可以。

明武宗是个爱好军事的主,还接受过完整的储君教育。对于指挥军队、上马砍人的能力应该是都有的。但至少不如专业的军人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史书语焉不详,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分析:以前没打过仗但指挥战役首战告捷的指挥官古今中外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妥善利用前贤的经验。这样的指挥官之前受过军事教育,有理论知识的积累,且能以前辈的经验指导自己实践。另一方面是善于利用下级的经验。虽然有理论知识,毕竟缺乏实际经验,这个时候就要听取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下级将领的意见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权衡决策,把握好大方向,再把具体实施委托给这些下级将领——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儿。再有,就是依靠身份地位和严明军纪树立的权威。令行禁止的军队才能克敌制胜。综上所述:应州之捷的基础,在于皇帝本人天资聪颖且熟读兵书带来的决策力,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带来的执行力,将领士兵久历边事加上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带来的战斗力。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明朝武宗十二年(1517 )十月,明武宗朱厚照在山西应州以五万军队击败以小王子率领的五万入侵的蒙古军。这便是明史上的应州大捷。

朱厚照生在帝王之家,从未带兵打过仗。可是他倾慕他的老祖宗,多次带兵北伐的明成祖朱棣。有时候,他喜欢出塞去游玩。还别出心裁,给自已封了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须知,塞外时常有蒙古人出没,很危险。大臣都为他担着心

那一次,他又去边关,正赶上五万蒙古大军来侵犯。边关守将王勋因兵力少,又为皇帝担着心,不敢出战。朱厚照却当机立断,令王勋出击。一面下令周边的兵马来增援。

蒙古军初时未敢全面进攻,后来看到只有王勋一支部队,便鼓动全军围上来。就在王勋眼看招架不住,要全军复灭时,两支增援部队及时赶来,皇帝朱厚照也随军赶到。两军激战了一整天。由于朱厚照亲自上阵厮杀,明军士气大振,终于将蒙古军击退了回去。

从那以后,蒙古军队许多年都不敢侵犯明朝边境。

这一战役表明,明武宗朱厚照还是有几分军事才能的。尤其是他那种临敌不乱,从容布置,敢打敢拼的精神,颇有乃祖之遗风,是值得赞扬的。

欢迎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豹房就是最高指挥所。明朝前中期军事文官分开,所以文官不能进军事系统,然后豹房就被污名化了。没指挥过战争,就能取得胜利,扯太远了。这些皆可杀的文官说的话也能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