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场“善意营销”刷屏又反转后,我们损失了什么?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111篇文章
很喜欢的一首歌,希望你也喜欢!
头图基于CCO协议引用。
(一)
你先不要激动,冷静点,坐下来,我们有话好好说。
我知道,你今天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如果你朋友圈有那么几个不会好好说话的朋友,多半还被他们损了一顿。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读完文章,你立刻点了打赏,但发现“今日赞赏额度已达上限”,但你激动地想帮助这个可爱的孩子和无助的父亲,于是你相信了下面这段话:
罗一笑小朋友得了白血病,她父亲心急如焚,但他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每转发一次此文有机构就会捐出一元钱。让我们献出爱心,为这个刚踏入人生的小朋友献一份微博之力……
然后,你复制、粘贴,你转发了,甚至还转到了自己所有的微信群里面。
随后不到一个小时,事件迅速反转,而且愈发变得令人难堪。
公众们迅速发现,这场以公益和爱心之名肆虐朋友圈的事件,背后潜藏着一家幕后推手:小铜人金融服务公司,这是一家以P2P业务起家的创业公司,而耐人寻味的是,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中就包含“品牌营销”和“新媒体推广”。
(小铜人公司官网页面截图)
随后小女孩的父亲,作者罗尔也亲口承认,小铜人公司的创始人是其朋友,双方当初选择“合作”,除了为自己的女儿筹款之余,的确有为小铜人公司旗下自媒体“吸粉”的初衷。
(当事人罗尔承认利用自己女儿病情为朋友公司“吸粉”)
今天早晨,我也点了打赏,也发了朋友圈,也随之感到“被愚弄”。
同样作为写字的人,无论罗尔在《罗一笑 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里,诸多叙述的措辞令我心里感到多么不舒服,我还是愿意相信一位父亲救女心切的仓惶心境。
我今天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一位父亲,救女心切,选择怎样的筹款方式大家都可以理解。
但是,站在一名PR人的角度,我想说的是,那个号称转发一次捐款1块的小铜人公司(深圳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时候发一篇官方声明了,毕竟,贵司的主营业务就包含传播和营销。
公众不希望自己的善意被“营销”,即使贵司的发心是为了帮助孩子。
随后质疑声愈演愈烈,网友们在哀叹自己的爱心碎了一地之后,爆出来这名父亲更多的不为人知,同样也不知真假的消息,我就不贴图了,一则那是他的私生活,而他的女儿的确身患重疾;二则我不想参与传谣;三则与本文主题无关。
(二)
我不想谈罗尔这件事儿,相信他现在承受的舆论压力已是巨大。我想谈的是“营销善意”这件事儿本身。
善意,不应该被营销!
我入行公关行业5年有余,坦白说,中国公关圈里有很多令人所不齿的做法,但若说到最令我反感的,当属“利用人们的善意和爱心来撬动品牌”的这种做法。
企业是逐利的,企业行为下的善意营销无非是一场刷爱心和眼泪的作秀:拿10万块投入公益,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然后用100万投入到后期公关和媒体传播之中;最后企业和品牌获得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其实,抛却个人感情,从品牌公关的角度来谈:将人们心中的善意用来作为自己品牌营销的工具,除了基金会和公益类NGO,对于任何品牌而言都是极度危险的一种方式,这就像行走于刀刃之上,稍有不慎,就会反噬其主。
说直白点,营销善意就是一种透支社会信任的行为。而鸡汤界早已教育过我们,信任就像一张纸,当这张纸被揉成团之后,无论再怎么平展,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样子。
即使企业的确是想帮助那些身陷苦难的人,也往往会受到社会上“作秀、营销、靠消费爱心博品牌关注度”的质疑之声,更遑论本身就发心不正的营销行为了。
几乎所有刷屏级话题都触动了人性的两端:一端是性、嫉恨、恐惧;一端是善意、爱心、温暖。
比起“秀下限”的恶意营销,我更反感和警惕的是那些试图打动人们心中残存的善良,来博得品牌关注度和刷屏式曝光的手段。
当人们的善意和爱心被营销,造成的最直观也是最可怕的后果,就是致使那些真正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群体,得不到人们该有的关心和帮助。
相反,大家还会笑嘻嘻地唾一句:你们这帮玩营销的就没点新姿势吗?什么时候姑娘卖身葬父的玩法出现,老子再掏钱!
(三)
第一次看到一个年轻姑娘蹲在火车站前,用粉笔写着:“不慎丢失钱包,求好心人凑5块钱车费”,你可能会出于善意的本能掏钱帮助她,5块钱就可以换来姑娘感谢的微笑和善行后心理满足的回馈,这简直会让你的潜意识中出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美好图景。
但你接二连三地看到类似场景,全中国的姑娘好似都把钱包丢了,而且兜里恰好全都装着一只粉笔。这时你就会有一种自己的爱心被愚弄了的感觉,这比你自己丢了5块钱亦或者被人偷了5块钱,会更令你感到愤怒。
它给一颗尚在发热的善心浇了一盆冷水,并使被愚弄者开始在内心审视及警醒自己未来可能遭受的感动,和未来可能实践的善举。所以,这种欺骗和愚弄,不仅剥夺了一次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的机会,还可能彻底终止一个人接下来可能的善举。
因为,“营销”人们的善意,会让社会变得更加麻木!
这就是我站出来反对任何“营销善意”的理由,当人们感到自己残存的善意和爱心被一次次地消耗和透支后,当人们再一次面对灾难和悲恸之时,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的悲悯和同情。人们的第一冲动不再是转发而是求证,人们的第一表情也不再是悲伤而是疑惑,人们的第一句评论也不再是“祝福你”而是“炒作吧”?
透支善意后的麻木,就是人们会选择对所有需要帮助的惨痛和需要正视的苦难,视而不见!
消费善意,是一种恶。愚弄善意,乃世间至恶。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