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从露天电影到网络电视

作者简介
唐海珍,女,湖南邵阳县人,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生命时报》《中国审计报》《中国人口报》《湖南科技报》《中国妇女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读者报》《广西日报》《海南日报》《辽宁青年》《椰城》《文史春秋》等近百家报刊。
从露天电影到网络电视
唐海珍
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露天电影是乡村人主要的娱乐项目。那时乡电影队会在各村轮流放电影,时间常是夜晚。若电影放到邻村了,不管是月朗星稀还是月黑天高,不管是山路崎岖险阻还是幽径深远恐怖,都会齐齐浩浩,像出征的士兵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看电影的征程。等到电影放到自己村中来了,那一天,整个人兴奋得像打了鸡血,那个下午父母交代我们要做的家务劳动,我们做起来格外积极,劲头十足,一点也不会懈怠,只想尽快做完,好去占个好地盘看电影,有时,晚饭也顾不上吃。那时,大家迷恋电影就像一个男子迷恋着一个美女。记得《武当》《武林志》刚在乡村放映时,大人中的那些影迷不怕山高路远,几人结伴而行,到几十里外的乡村一饱眼福。待放到邻村和本村了,他们照看不误,真是百看不厌!那时候,我曾想:要是自己能买个什么机子,把电影在自己家里放出来,那该多好啊!
不曾想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这梦想很快成真了。
时间的车轮转到80年代中期,二伯是个养蜂人,常常出售蜂蜜,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他是村里第一个抱回黑白电视机的。那时候有个台正热播《射雕英雄传》,一到晚上就开播,于是他家放电视机的堂屋里就挤满了人。堂屋上方正中间的楼板下有个燕子窝,尽管人挤挤挨挨的,但并不嘈杂,大家完全被剧情所吸引,有时还能听见燕子窝里燕语呢喃。有时看得正入迷时,信号就断了,屏幕上雪花密集,图像不见了,在一片滋滋声中,一屋子人就火急火燎地想尽办法调天线,生怕错过了精彩之处,谁也舍不得离开。
两年后,村里的黑白电视机就逐渐增多了,直到90年代初,开始出现彩色电视机。
1993年,我有个同事结婚,他姐姐资助一部分钱,夫妻俩买了一台3000多元的彩色电视机。我很是羡慕。那时我和老公工作才3年,每人每月工资还不到两百元,对我们来说,彩电是生活的奢侈品。同一年我们结婚时,也想奢侈一下——买台彩电,把安在偏僻小学里的二十多平方米的新家装扮得气派些,但因两家弟弟都在高中念书,经济负担重,只得抱回一台七八百元的黑白电视机来聊以自慰。虽有点寒酸,但通过它能够知晓天下事,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那时,全凭一根天线接收信号,且只能接收到几个电视台的信号。信号再好,也有几个雪花点点在屏幕上跳跃;信号不好时,雪花如飞蛾在屏幕上飞舞,图像被搅得七扭八歪,声音被卡得颤音不绝。
刚进入21世纪,我们把黑白电视机就换成了彩电,彩电外连接了一根电缆线,可以收看十几个台。这时,我的女儿已经6岁了,尔后,她就是通过这台彩色电视机,每年看着“有线电视”,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获取着时代变革的信息,逐渐成长起来的。虽然有时看着看着,彩色图像就变成了黑白画面,但看的兴致依旧不减。
女儿在成长,科技在进步,中国在发展。一切都像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新生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2005年,女儿11岁了,即将进入初中读书。我们在县城买了地皮建了新房,房子宽敞明亮,装修入住后,我们负债十多万,无经济能力更换家电。几年后液晶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但那台彩色电视机还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2015年,我们还清了全部债务,有了一些积蓄后,才换了台LED智能液晶电视机。节目应有尽有,画面清晰,音质动人,更神奇的是,去年我把电视联了网,若我在节目首播时无暇看,等得空了,可以选择“回看”,三四天内的,想从哪里看起就从哪里开始播放,逢着广告了,就揿快进键,真爽!
本文发《太原晚报》和《今日新泰》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变革,中国在发展,从露天电影到网络电视,见证了人们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正如《越来越好》歌中所唱那样: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幸福的笑容天天挂眉梢……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唐海珍文字作坊
推荐阅读:
车祸之后
孩子,别玩 手机了!
在书香中追求文学梦
母亲希望有个傻儿子
幸福藏匿在生活的细节里
留守学生: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留守学生:不能忍受的黑暗
家的变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