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瓷大碗(《一个粗瓷大碗》–青年画家窦鸿山陈炉古镇信手涂鸦)

一个粗瓷大碗

提示:点击↑左上角”西北书画艺术网”即刻关注 免费订阅!右上角分享 收藏  

(温馨提示: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携笔从戎赴帝京,
壮心激荡意纵横;
玉泉山下风云舞,
太液池边水墨清。
    —— 鸿 山

  窦鸿山,陕西礼泉人,1977年出生于新疆,别名 筱斗,斋号 弘善堂。中央警卫局转业军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绘画系研修班、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美术书法创作院创作员、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北京一品弘善堂艺术馆馆长。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先后得到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张旭光、王学岭、李项鸿、江继亿、陈鹏、阎禹铭、苗重安、龚文桢等老师的精心指导,潜心学习中国书画的艺术精髓,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在军内外书画展赛中获奖、刊发于多家报纸杂志,并被中南海等国家机关和领导人收藏。

  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属铜川市印台区所辖。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地形为土石低山梁塬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镇辖18个行政村,两个社区。2008年底,总人口1.98万人,其中镇区居民6000余人。

  铜川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近千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陈炉古镇更因“陶炉陈列”而得名,作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它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活化石”。

  其陶瓷以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着称。“炉山不夜”是陈炉古镇自古至今的一道壮丽奇观,生动概括了陈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今的陈炉古镇人依然住窑洞,靠手工制陶作坊养家糊口,对着罐罐墙、走着瓷片路……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整座山镇由于陶瓷色彩的相互映射,笼罩在一片五彩斑斓的光芒中;而到夜间,烧制陶瓷的炉火又格外夺目艳丽,将整个古镇映衬得神秘妖娆。

  享誉世界的“大老碗”瓷器,是陈炉独有的传统青花瓷,当地人叫做蓝花。上面绘制的写意花鸟鱼虫简练概括,无论是聊聊数笔的兰花、苜蓿花,还是缠枝牡丹,或一尾小鱼,绘制在碗和盆碟上立即就鲜活起来,质朴的民间意趣中呈现着浑然大气的品格。在陶碗上轻轻一叩,就发出清脆宛如磬玉般的动听声音。除了青瓷外,陈炉70年代末还生产一种孔雀蓝瓷瓶,它以宝石般的蓝色辅以描金绘画装饰,别有一种娇艳富贵的世俗气息。面对着这些精美绝伦而古朴大气的陶瓷工艺品,不得不让人惊叹陈炉瓷镇的非同凡响。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场是古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是耀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炉窑将耀州窑的炉火传承至今已有1300余年,是唯一连续烧造从未断烧的耀州窑系窑炉,是活着的耀州窑,是研究古陶瓷的活化石。宋代,中国瓷业蓬勃兴起,北方形成了“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四大窑系。

  这四大窑系以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产品而享誉华夏,畅销海外,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四大名窑。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创烧于唐代,宋代达到鼎盛时期,金、元后逐渐衰落,明代断烧。

长按下面二维码
添加:西北书画艺术网公众号
或者在微信里–公众号–搜索–西北书画艺术网–关注即可
联系方式: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搜索317518034–添加即可
联系人:西北书画艺术网 曹兵

一个粗瓷大碗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