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作者是谁(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描绘)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作者是谁(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描绘)

如果问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一定非《清明上河图》莫属。《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自问世以来已有近千年历史。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有过一段堪称传奇的流传经历,归纳为8个字“5次进宫,4次出宫”。

《清明上河图》第一次进宫是在1101年。

那一年,张择端创作完成了《清明上河图》。宋徽宗听说后,将这幅绘画作品收入宫廷。宋徽宗本身也是一位艺术大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见了《清明上河图》之后,爱不释手,亲自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在卷首写了“清明上河图”5个字,并加盖双龙小印。

宋徽宗的题字和加印,给《清明上河图》增辉不少。可惜的是,后来《清明上河图》流传时,有人裁掉了宋徽宗的题字和印章(可能是单独收藏)。

《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出宫是在1127年。

1127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金兵大举南下,攻破了北宋都城汴梁,终结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史称“靖康之变”。

金兵冲入了皇宫,大肆掠夺,《清明上河图》随即落入金兵手里。对于金国统治者而言,最需要的是金银财宝和美女,这种书画艺术品是看不上的。因此,《清明上河图》并没有进入金国宫廷,而是在民间流传了100多年。

《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进宫是在元朝早期。

元朝取代南宋王朝,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元朝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许多上层人物按照汉族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迷恋于琴棋书画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宫廷里,与其他画作一起被收藏于秘书监内。

《清明上河图》第二次出宫是在元朝末期。

在元朝末期的至正年间,宫廷里一个装裱师傅,无意中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知道这是传世国宝,便动起了心思。

装裱师傅仿造了一个临摹本,将《清明上河图》真迹替换出宫,卖给了一位高官。不久,浙江杭州收藏家陈彦廉获得了《清明上河图》。1351年,《清明上河图》被转卖给江西人杨准。

此后200多年里,《清明上河图》在朱鹤坡、徐溥、陆完、顾鼎臣等收藏家手里流传。明朝中期,严嵩当权,强行从顾鼎臣家里索到了《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第三次进宫是嘉靖四十三年。

这一年,由于严世蕃案发,严嵩被嘉靖皇帝下诏,罢免官职,削籍为民,家产被抄。严嵩家里的所有家产都被抄没。包括《清明上河图》在内的所有奇珍异宝、名人书画都进入宫廷。

严嵩强行索要的《清明上河图》,也避免不了被强行拿走的命运。

《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出宫是在1578年。

当时是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非常信任太监冯保。冯保想方设法,从内务府里获得了《清明上河图》,占为己有。

冯保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署名为官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

半个世纪后,清朝入关,明朝覆灭。《清明上河图》依然在民间流传,陆费墀、毕沅等文人先后成为《清明上河图》的主人。

《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宫是在1799年。

毕沅是清朝中期著名学者,是1760年的殿试状元。他在做官之余,辛勤笔耕,著作等身。他写过一篇短文《岳飞》,歌颂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思想,后来收入初中语文教材。

遗憾的是,1797年,受到和珅案牵连,毕沅坐罪抄家,革除世职。《清明上河图》被查抄进入宫廷,收藏于紫禁城迎春阁。

《清明上河图》第四次出宫是在1911年。

那一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席卷全国,清廷统治摇摇欲坠。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将《清明上河图》偷出皇宫,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提到了《清明上河图》:“溥杰每天下学回家,必带走一个大包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因为那时正值内务府大臣和师傅们清点字画,我就从他们选出的最上品中挑最好的拿。我记得的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阎立本、宋徽宗等人的作品。”

溥仪带着包括《清明上河图》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长春,存在伪满皇宫东院的图书楼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见大势已去,带着一批奇珍异宝逃出长春,逃往沈阳,打算乘坐飞机前往日本。如果溥仪计划得到实施,恐怕《清明上河图》就会流失到日本。

幸运的是,溥仪在机场被逮捕,《清明上河图》和许多收藏名贵字画珍宝的大木箱被丢弃在机场。后来,东北野战军在民间发现了《清明上河图》,将之收集起来,保存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

《清明上河图》第五次进宫是在1953年。

1953年,故宫博物院设在皇极殿的绘画馆要重新开放。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清明上河图》得以从东北博物馆调运故宫博物院,在绘画馆展出。此后,《清明上河图》就留在了故宫博物院,并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