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案:庄子的《逍遥游》,要如何教给学生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网友提问:

庄子的《逍遥游》,要如何教给学生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优质回答:

正在读庄子的《逍遥游》,因水平有限,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浅解一二。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才是真正的的逍遥。其他的一切事物,虽苟顺其性皆可逍遥,但这些事物的活动,都有所倚赖。也就是说有条件的逍遥,或是有限制的逍遥。

比如说,有人想要御风而行,没有风则不得行,所以这种逍遥取决于风。有人觉得得到富贵才会快乐,有人认为得到名誉才能高兴,有人拥有爱情才觉得愉悦。这些人就是把人生逍遥倚靠在富贵、名誉或爱情上,所以这种逍遥是有条件的逍遥,不是庄子所追求和推崇的绝对逍遥。

庄子在《逍遥游篇》中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也就是说与宇宙天地合为一体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在庄子看来,要想获得真正的逍遥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特别要做到无己。

其他网友观点

庄子逍遥游是直言大道,那么文中大道在何方?那么鱼非鱼也!鲲非鲲也!鹏飞彭鹏也,能知之北海即解其鱼也,知其鱼得其位也,化鹏乃九二见龙和平有明,知鸟为何物才可展翅九万里等等等等,每一种比喻谐是有所指而又不能言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秘密就在汉字里,喻:鹏,月代表黑夜属阴,但是黑夜一盏明灯却代表真阳。鹏字里有双月又直指火候,鹏字加一鸟又告诉我们图南的方法,九万里就是老子八十一化长生的缩写。等等实在无法言明玄机,只能安装个人掌握传统文化基础来启迪教学了!

其他网友观点

逍遥游何方来

其他网友观点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庄子描绘了一个庞大的精神世界。人们随着他的“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捶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之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它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漩涡翻滚,白浪冲天。一条巨大无比的鱼,在海水里只露着脊背,风驰电掣,闪电般穿梭,去了远方。在庄子看来,彼时的速度与激情还是远远不够的。突然!鲲化成了大鹏鸟,迅雷不及掩耳间冲入了九千里高度的云霄 。它的翅膀遮住了太阳,黑鸦鸦地就像天空捶下的云彩,忽然间让刚刚还狂风大作的江面失去了颜色。在昏暗的天空中,人们只看到大鹏鸟正在向南海迁徙,不长时间它便飞到了南海。大鹏重化作鲲鱼钻入了海底,海面瞬间变得平静下来。远远的看去,这儿就像一个大的蓄水池,云淡、风清、安详、静谧 !

庄子是道家的极大成者,他通过逍遥游,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深不可及、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道家讲虚无、修心,人随臆转、臆随人行,动作时惊涛骇岸,平静时人如枯槁、面如死灰,收放自如,超然物外!

其他网友观点

道家经典不适合作为中小学的教科书。因为道家思想皆精华,却容易被误读。

《庄子-逍遥游》有云:“……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的主旨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何把《庄子-逍遥游》通俗易懂的教给学生呢?

一、让学生们读金庸的小说吧:逍遥派、北冥神功、李秋水。

二、让学生们玩王者荣耀,用庄周。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不知道您这是讲给课外国学兴趣班的小学、初中孩子呢?还是学校课堂上的高中生呢?

小学、初中孩子,注重庄子的比喻、想象力,翻译通畅就可以了。并告诉他们学校正式学时注意字词句和文章更深刻的内涵。

高中课堂教学,一、字词句准确把握。二、庄子比喻与孟子、荀子比喻的不同,庄子的特点。三、文章重射出的庄子思想。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庄子的《逍遥游》,要如何教给学生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逍遥游教案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