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网友提问: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优质回答: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和汉语中的许多其它成语、俗谚一样,这一谚语也有着它背后的故事。那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该怎么看这个典故呢?

首先,我们从最令人好奇的一点切入,看看“我”是谁,“伯仁”又是谁。其实,这一故事发生在晋朝,而间接导致伯仁被杀的“我”则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王导。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而被王导间接害死的,则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虽然比不上王导,但周顗也出身名门,其父是安东将军周浚,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介绍完这二位主人公,我们再看看他们到底是创造了什么样的故事。东晋建立之初,大将军王敦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防备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布起兵。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径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胡言。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杀害。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

据《晋书》记载:“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别人为你做事是默默付出的,有时对你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在努力帮你,而对你笑容满面者,心中或许有着无数歹毒的想法,所以,切莫全凭自己的想法做事,也不要因表象而轻易做出判断。

其他网友回答

佰仁仁者,因我不仁而感叹,

人生过往皆缘由,典故皆因人之莫极。

我不学,皆因不达。

我不教,皆因学子而因我不作。

我不公皆因正而惑邪。

我不为民,而我官僚。

是以畜生先悔,人后悔。

明知人不为,而无力。

国不强,而民之散。

古人云,亡我者,我自力。

是以生我而立,死我而信。

生之息之,亡之存之。

以示心取与信,信取与仁,仁得与义。

方可通达。

父为子贤,子不悔。子不孝,父之过。

皆示人之仁,人不可不义,人之义。而习仁。

唯我能救,因我不救,死之!等同我杀。

因汝为救吾感叹,后悔!

命官佰仁存方言。

其他网友回答

卷首语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伯仁”乃是东晋元帝时期时任尚书周顗的字,“我”呢,则是与周顗同朝为官时任司空的王导,两人做官都挺正直,一来二去就成了好友。

王导曾把头枕在周伯仁的膝上,指着老周的腹部笑问:“这里有什么东西?”

这是笑话好友周伯仁整日就知道饮酒,里面装的酒水哐当响,比诗书多得多了,也算是善意提醒老友喝酒也有个度。

哪知周伯仁张口就说了一句让王导很郁闷的话:“里面空空无物,但是装你这样的几百个人不成问题。”

意思是说老周这肚量,足可以喝趴下几百个王导,其实又暗指自己的容人之量,能甩王导几条街。

王导揣着明白当糊涂,也不生老友的气,乐呵呵一笑而过。

事实上,王导的肚量的确不如周伯仁,最终因为他的小气造成了周伯仁的杀身之祸,以至王导得知事情真相后后悔不迭,连声高呼: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今儿就来讲讲这个典故。

将门之名周伯仁

周伯仁出身世家大族,老爹周浚任安东将军时,率兵灭吴,因军功卓著封为武城侯,典型的将门之后。

如果你相信虎父无犬子那你就错了,周伯仁聪慧归聪慧,人也长得帅,但论起带兵打仗,不如老爹一根汗毛。

周伯仁是个牛人,以前地方郡县因他声名之高都想让他出仕做官,而他连想都不想全给拒绝了,就这么一路自得其乐瞎晃荡着。

司马睿一见好友还光棍似地玩得痛快,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于是将周伯仁调到身边,再为他谋划到了荆州刺史、宁远将军等职。

周伯仁一到荆州,连地皮都没捂热,就被人打得抱头鼠窜,亏得王敦、陶侃(陶渊明的曾祖)出手相救,才算没丢了性命。

王敦就是另一个主人公王导的亲兄弟,打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这王敦不买哥哥的账,偏偏听周伯仁的话,实属周伯仁的超级粉,一见到周伯仁就紧张,羞得面红耳赤,浑身是汗,话都抖不利索,哪怕到了冬天也是如此,大哥王导见此情景感慨最多的就是:一物降一物啊!

战败后的周伯仁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到了好友司马睿的身边,患难兄弟该帮还得帮,司马睿就把周伯仁留在军中担任祭酒一职。

周伯仁本就对功名不感兴趣,整天争名夺利还不如喝个两杯,那叫一个畅快。

有时候你不理功名,功名偏偏要找上你,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周伯仁就稀里糊涂地当上的吏部尚书。

官照做,酒照喝,整天上朝醉醺醺的,遇着不平事还硬着脖子顶撞,要不是好友司马睿知道他这德性,周伯仁再有十个头也不够砍的。

一旁的王导乐呵呵地看着,有时也帮着说两句好话,三人其乐融融,一片祥和。

这份和谐被周伯仁的粉丝王敦打破了!

王敦造反

周伯仁打了败仗,逃离荆州,王敦气坏了,带着兵就替心中的男神复了仇,接任荆州刺史。

文臣怕伯仁,武将服祖逖,这是王敦心中不敢冒犯的两个神。

说起偶像周伯仁还有段小故事。王敦小时力气过人,非常顽劣,没少干翻墙爬树捣鸟窝的事,常引来父亲的训斥和大哥的规劝。

一次正在堂前受训,正好周伯仁来了,小王敦在外人面前丢了脸,当时就浑身不自在。听着教训声,看着王老爹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周伯仁就喃喃自语了声:“少年天性!”

这四个字下去,王老爹愣了,王大哥呆了,训是训不下去了,只能草草收场。小王敦一下子就把周伯仁当成了偶象,太牛了,周大哥四个字顶自己跪一个时辰啊!

一个顽童就此被拨下了一棵好学的种子,一旦开花结果,便是栋梁之材。

祖逖去世后,王敦自认为是武将第一人,心气儿就上来了,可是啊,司马睿非常宠信刘隗、刁协两人,就是不肯将眼光落在他身上。

王敦气啊,就跟司马睿对着干,阳奉阴违,光拿钱不办事,这把司马睿也气着了:你两兄弟一文一武,再让你掌握京都兵权,这王朝还能我说了算?恐怕早姓王了!

王敦不理这茬,你不给我做兵马大元帅,我就起兵造反,于是忽啦啦点兵两万,直扑南京。

真是直肠子啊,大哥还在京都,王敦这么一造反,不是把家人往火坑里推吗?

跟王敦本就不对付的刘隗赶紧落井下石,劝司马睿将京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免得王家里应外合,夺了这司马江山。

司马睿是带兵打仗出身的,他又不傻,要是真杀了王家满门,就把王敦逼上了绝路,那真是不死不休了,说白了,王敦三分造反,七分是要官,所以司马睿做了两手准备。

一派刘隗领兵去迎击王敦。

二是静观王家反应。

京都就是个大笼子,王家人就是人质,就算王敦打到了城墙下,最后还得和平收场。

司马睿不急,但王导急了!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王导着急失去了理智,对周伯仁误会重重,仇恨之心最终导致了周伯仁之死。

1、伯仁暗助

王导带领有官职在身的王家人跪倒宫门前请罪,司马睿则闭门不见。

司马睿也难做呀!

你兄弟造反,我接见你们,难不成要宽慰你们放心,一人造反罪不及家人,这不是在鼓励你兄弟加大力度造反吗?成了江山是王家的,败了只死你兄弟之人,这买卖谁做谁亏……

若要治你们的罪,就是与你兄弟生死相见,鹿死谁手犹若可知,我能成为埋葬司马江山的罪人吗?我的王大人,当君有我这么憋屈的吗?

只能宣旨:不见!

王导见不着司马睿,感觉到天就要塌了,绝望之极,这时好友周伯仁上朝了。

王导眼晴一亮,就象溺水的人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凭多年结下的情谊,周伯仁是最有可能拉王家一把的人,因此忙不迭地向着周伯仁大喊道:“伯仁,我家这几百口人活不活全靠你了!”

周伯仁也不答话,径直入宫了,出来时也没有搭理王导,满身带醉,只留下一句话踉跄行去:今年杀反贼立功,换个斗大的金印来戴!”

由此,绝望的王导将昔日好友恨之入骨。

果然,王导肚量不及周伯仁。

朝中皆知王导与周伯仁是好友,如今王敦造反,周伯仁再与王导亲近便有结党之嫌,不但帮不了王家,甚至还会失去司马睿的信任,再无人有效为王家说话,周伯仁故意说杀贼立功来撇清关系,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王家。

在进宫后,周伯仁已经替王导向司马睿求了情,肯定了王家的忠诚之心,而司马睿心里跟明镜似的,王敦造反只是为了要官,而不是要夺司马江山,因此顺坡下驴答应了周伯仁放过了王家。

当初事态紧急,周伯仁顾不得上表就进了宫为王家求情,与司马睿达成的也只是口头约定,因此回家后马上写表上奏,形成正式文书,这才放下心来。

可惜王导心胸肚量太小,不明白周伯仁这番苦心,反而将周伯仁仇恨在心。

2、伯仁之死

王敦打仗只服祖逖,并非自视甚高,而是有真材实料。

王敦率二万精兵,直接打得刘隗几万大军溃不成军,再一路追击,很快攻占到了南京外城,大旗飘舞,马嘶人喊,将内城围了个严严实实!

司马睿一看,这事该了结了,再僵持下去还真可能江山不保,也舍不得杀掉宠臣刘隗、刁协,便放走了两人,再与王敦和谈封官,干戈化为玉帛。

王敦总揽朝政,但也不是骄愎自用之人,对大臣任用首先征询了大哥的意见,当然第一个便是自己的偶像周伯仁。

王敦认为南北两大才子周伯仁与戴若思,文采堪任三司之职(司空、司马、司寇),王导则沉默以对。

王敦再问可否做尚书令、尚书仆射,王导仍不说话。

王敦犹豫了片刻,不知道大哥与好友周伯仁之间有了什么嫌隙,但武将最忌优柔寡断,便一言断了生死:“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

王导,依然保持着沉默。

在王导的沉默下,周伯仁被斩首,这个为保护好友一家几百口性命的大义君子,死在了好友的冷血薄情之下。

王导走马上任,处置中书省的遗留文书与事务,其中便有周伯仁为营救王家的表章,这才知误会了好友的苦心,辜负了好友的情义,当场痛哭不已。

后悔不迭的王导回家后对子女说起这段前事,便形成那句千古令人深思的警句:我虽没有杀伯仁,可伯仁是因我(袖手旁观)而死。即使到了黄泉之下,我也无脸面对这样一位好朋友啊。

反思

两个至交好友,本该坦诚相对,将心比心,珍惜来之不易的情谊,而生活中有太多误会,这时应该选择信任而不是产生报复心理,否则,很可能出现我们难以承受的后果。

伯仁之事也在发诫我们,千万不可妄自猜测事情真相,避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在大是大非面前,任何时候,都该保持一定的理智,要敢于出手相助,而不是在盘算得失,肚量来源于长期无私的付出而不是算计,肚量越大,人越快乐!

(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小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电视剧里,那种戏说三国的电视剧。记得当时电视里的曹操恸哭,说着这句名言。

长大之后,小编才知道,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因为这句话是东晋人说的,彼时曹丞相已经去世快有一百年了。

那么,伯仁到底是谁?伯仁大名周顗(yǐ)。“伯仁”是他的字。东晋元帝时,他担任尚书一职。

周伯仁

至于伯仁的故事,还要从“王与马,共天下”说起。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导出自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导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从兄。司马睿从东渡到登记,主要依靠的是王敦、王导兄弟的支持。王氏权倾天下,司马睿登基后,重用刘隗等人与王氏抗衡。

司马睿

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借口自武昌举兵,史称王敦之乱。《晋书·列传三十九》记载,大司空王导带着一家老小跪在宫门口请罪,正巧碰见周伯仁准备进宫。王导赶紧叫伯仁,希望他看在自己全家上下百口人命的面子上帮助自己向皇上说情。谁知道伯仁跟没听见一样,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宫里走去了。

伯仁并非没有听见王导的恳求。一进宫,他就向皇上力言王导对皇室的忠心。皇上听从了伯仁的劝解。皇帝不杀王导了,伯仁开心啊,在宫里喝酒,直至喝醉才出门。出门时,王导还跪在门口。看到伯仁出来了,他再次恳求伯仁出言相救。伯仁却还是不理王导,四下望望,道:“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我今年要杀掉各种乱臣贼子,搞个比斗还大的金印系在手肘上!

跪在那里的王导心里听了什么滋味?“乱臣贼子”,句句诛心。两次求朋友帮忙,遭到冷眼不说,还被朋友用这种话明枪暗箭地嘲讽。心中的委屈与愤懑可想而知。可谁曾想。伯仁刚出宫,又赶紧向皇上上书,表明王导的忠心,“言甚切至”。他做的这一切王导却并不知道,对伯仁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过了几个月,王敦得志,占领了建康。而伯仁作为曾经司马氏的旧部,自然岌岌可危。

王敦之乱

一次,王敦问起王导:” “周顗(伯仁)、戴若思这样的世族大家,应当登位列三公,不为过吧?”王导不说话。王敦又问:“当不了三司,仆射总能当吧?”王导继续不说话。“那就杀了。”王敦说。王导最终也没有说话。

伯仁死后,王导有一次整理宫廷档案,看见了伯仁上书出言相救的那一份,只见上面的话字字殷切,“殷勤款至”。王导拿着表,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哭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然而悔之晚矣。阴差阳错,幽冥之间,王导因友出言获救,又因不肯为友出言眼见其亡。

其实,伯仁还真有必要“冷酷”。在众目睽睽之下,若伯仁当面答应王导的请求,只怕救友不成,还会被当成同党,一起剿灭。王导愤怨心切,没能想到这一层,悲剧发生却为时晚矣,空留后人一同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晋书》,商务印书馆,1933年。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没有杀害伯仁的心,但是却非常怨恨伯仁,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所杀,伯仁的死和我有间接关系啊!

书中记载这这样一段故事。东晋元帝时期,周顗 字伯仁,时任尚书之职。

王导当时任司空,王敦为王导的亲兄弟,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抵触。晋元帝很是恼火。此时晋元帝宠信刘隗刁协二人,对此二人言听计从。王敦看不起刘隗刁协,却又得不到晋元帝重用,气愤之下起两万精兵,自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上下一片震惊、慌乱。

此时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晋元帝未答应。朝中的王导听闻消息后大为惊恐,带领有官职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人,亲自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我们一心为公,绝对忠于陛下。并且每天,王导都带着这二十几人,到殿外门口站着请罪,以示没有通敌。

一天早晨,王导正在殿外门口,晋元帝宣周伯仁进见,周伯仁大摇大摆从王导面前经过。王导见了,大声叫道:“伯仁,我家几百口人,请您多关照啊!”谁知周伯仁并不理睬,抬头挺胸就进去了。周伯仁见了晋元帝,极力为王导说好话开脱罪责,说王导一向忠心,绝对不会跟王敦一起造反。晋元帝觉得有理,就留周伯仁陪自己吃饭。周伯仁好酒,当即喝得稀里糊涂才告辞出来。此时王导不知里面情况如何,一直在外面站着,见周伯仁出来,又低声下气,连叫“伯仁,伯仁”,结果周伯仁连正眼都不瞧他们,摇摇晃晃就回家了。但到了家,却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王导见周伯仁对自己不理不睬,他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了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周伯仁。

却说王敦率领二万精兵打得刘隗几万大军溃不成军,很快攻占了南京外城。晋元帝一看不好,连忙打发刘隗刁协逃跑,一边又忙着对王敦封官许愿,进行安抚。王敦做了大官,对平时同自己关系不好的官员大开杀戒。可是考虑周伯仁当时的声望,王敦的堂弟王彬又痛哭流涕,劝王敦不要杀周伯仁,王敦征询哥哥王导的意见,王导心存怨恨一声不吭。于是王敦就这样杀了周伯仁。

后来,王导整理中书材料的时候,意外在台子上发现了周伯仁在晋元帝面前为自己求情的上书,这才发现周伯仁原来是外表无情,内里却是为自己说了很多好话。于是王导拿着周伯仁当时所上的奏书,痛哭流涕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被杀,有负于此良友太多了。”

这个历史典故发人深省,后世之人不能不引以为戒。看一个人绝不能光看表面表现,而是要看内在本质。外冷心热的君子大有人在,绝不能凭表面的言语行为就可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同时当面说好话,背地下毒手的小人也大有人在。应该说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人是愚蠢的人,他看不到事物本质;不能多角度、多方面观察事物,最终为自己埋下很多隐患尚不自知。周伯仁是多好的朋友,因王导被怨恨蒙蔽了心,而遗恨终生。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