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是什么)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优质回答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当时位高权重丶不知亡国之耻,反而极尽奢华的封建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如何看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话?

优质回答

“商怒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这两句诗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为“绝唱”。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欣赏者————贵族、官僚、豪绅。“犹唱《后庭花》”,是说犹唱亡国之音,暗指重蹈亡国之辙。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忧虑,也反映了官僚贵族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中的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这是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想来,这句子一点也不浮夸,真实反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人心浮动。但作为社会底层的人,她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如果连生活问题都不能解决,那还谈什么精神层面的爱国。

商女不是因为亡国,而去歌唱,是为了生存而去卖唱,虽然脸上笑着,嘴上唱着,但心里的痛,谁能知道。

她们不会写诗,去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也不会为了爱国而拒绝挣钱,可是那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痛苦,为了生存而奔波的辛酸,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作者心里滴血,为亡国而伤心,看到那些商女在兴高采烈的唱歌,心里很不是滋味。诗句中淡淡的透露出诗人对商女的怨恨,责怪她们没心没肺的愚昧生活,由此也看出了杜牧心里的忧伤。

商女不知亡国恨中的商女是指什么人?

优质回答

这里所指的商女就是歌女,秦淮河上的彩船,不但卖笑,卖艺,也做商业的买卖。所以就有商女的称谓。

其实细研究一下历史,你会发现过去的烟花女子比今天的小姐有才,她们有很多都会琴棋诗画,更善于歌舞,如果在当代早已经成了名星了。

在这首诗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只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而在中国历史上描写的风尘女子都是有情有义的,而且还有爱国情操。如李香君,小风仙,所以蔡卾有诗赞: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

商女真的不知亡国恨吗?

优质回答

家国兴亡对于每一名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是有影响的啊。对于一些士大夫而言,当他们为之效力的政府没有了,国家发生了朝代的更迭,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进而影响到生活,甚至于生命,所以这些人悲伤、忧愁都是很好理解的。对于一些文人墨客无非就是发表一些感慨,以表达自己的担忧,表达自己对渺茫前途的无助心情。对于商人而言,发几句牢骚的话,想尽一切办法保全自己的财富即可。这些都看似好理解。

但是对于商女而言国破家亡了,依然能看见她们将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满脸笑容的迎接着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只要是愿意出钱的客人,表面看好似她们对于国家的破亡没有感觉似的,其实不然。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歌女,都是出生于贫苦人家的子弟,迫不得已走上了依靠卖唱、卖笑、甚至于卖身的艰苦境地,每一天都迫于生计给不论是官人、商贾、甚至于是地痞流氓,只要是愿意出钱的人提供不得已的服务,一日不工作就有可能没有饭吃,也有可能自己的生病的父母在等着自己捎回去钱去治病,她们不敢如那些个官人一般悲伤,她们不敢如那些文人一样悲情,她们只能假装欢颜来换取客人甩出的那一点点小钱以维持生计。我们不能说她们对于国家的破亡没有感觉, 不能说她们对国家的破亡没有悲伤,只是她们隐藏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为了生计隐藏了那心中的痛罢了。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圣贤最抨击的,正是亟需解决的。商女真的不知道亡国之恨么?一句话可以回答:知道了又能咋的?

首先,对亡国之恨,最激烈的表达方式不过是自杀殉国,而实际上殉国只是“无用文人们最怯懦而又最经济的选择”;其次,商女,即歌女,并不能强求底层民众有家国概念;最后,也不能将杜牧一人的借古讽今强加在艰难求生的晚唐歌女身上!

一、关于殉国(殉国)这种不作任何抵抗就自杀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报效朝廷而竭尽忠义,实际上只是那帮无用文人们最怯懦而又最经济的选择。既不要在战场上拼搏,又不用与命运抗争,甚至连宗教徒殉教时相信自己来世转生或死后进入极间世界的快慰都不争取,选择的只是鲸类和鸟类“集体自杀”的一般行为,拒绝营救,全家覆没。

这句诛心之论来自余同元先生所著《崇祯十七年》,忘不了初次读到曾在我心中掀起的滔天巨浪,对三观形成了巨大冲击。

我一直觉得倘若自己生在古代,身而为臣,国破家亡之时,肯定有一死报国的勇气。然而当看到这段话后,忽然心中某根激烈绷紧的弦就松了一道又一道,换句话说,也是为自己或许事到临头并不敢慷慨赴死的怯懦找到了崇高的解释。

朱棣靖难大军进京城时,解缙、胡广、王艮三人相约自杀,解、胡二人慷慨陈词,表示将举义殉国,惟有王艮默默垂泪,结果是不发一言的王艮从容自尽,而气壮山河的两人立刻投降。

柳如是叫钱谦益自杀时,钱谦益也恬不知耻的说,“水太冷了!”

我从余先生这段话中读到最多的东西是,“应该辩证的看问题”这几个字。

《一代宗师》有两句对话:

丁连山问:杀人负罪而逃,与独撑门派将一门武艺发扬光大,哪个更难?

宫宝森答:当然是后者。

丁连山道:那好,我做前面这件容易的,更难的就交给你了。

二、关于家国

如今的歌手明星当然是站在财富地位及社会地位的金字塔尖那一部分人,而古代的歌女其实是社会最下层人士,当然最厉害的女子如赵飞燕姐妹成了贵妃皇后,但大多数女子都是杜十娘和苏三,所求者不过是嫁一良人,若求之不得,只能怪命不好。

在这些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杜十娘之中,我们不能强求每个女子都是柳如是,都是李香君。实则依她们的激烈性子最多能做出怒沉百宝箱之事,非要个顶个的都是梁红玉,确实有些难为人。

男人都没做到呢!

她们的一生,《琵琶行》已精准概括过: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她们没有受过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吾国吾民的概念,当然只会考虑“何以利吾身”的最基本问题了!

三、关于小杜

晚唐的一个秋夜,一叶载着杜牧的轻舟在六朝金粉的秦淮河上停泊。

诗人一身疲惫,满面风霜,步出船舱,只见秦淮河两岸灯火辉煌,有歌女咿咿呀呀的在唱。

言词艳丽,音乐浮靡,但其实未必不是陈后主时的《玉树后庭花》和《临春乐》之曲,然而毕竟也是脂粉之气弥漫、温柔之风习习。当下杜牧走进船舱,提笔写下了《泊秦淮》的千古绝唱: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时唐王朝已经千疮百孔,统治集团腐朽昏庸,节度军镇拥兵自重,边患频繁,百姓苦痛,一言以蔽之,早已不复盛唐气象。

在此之时,做为那个时代既读过书并且书读得很好的落魄官员来说,无论是由己度国,还是由己度人,心中都殊无沉醉之感,而只有深刻的危机感和沉重的无力感。

他的感慨是有时代背景及个人背景的。

然而那些歌伎,并无如此强烈的个人背景(读过书且书读得很好,更是落魄官员),她们的歌舞唱作,不过是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罢了,虽是亡国之音,又如何知道那即是亡国之音?

再说了,即使知道了又能怎么办?难不成客人点的曲子,她们非要忤逆吧?甚至说拒绝不成,反而纵身跳江、以死相逼吧?

因为——本来小日子过得好好的,真的没到马上要死要活的地步!

二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若是举国男儿皆无血性,又怎么好意思去奢求在深宫、在青楼的这些女子能唤醒滔滔浮世之人?

为什么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优质回答

诚谢邀请!

此句出自唐朝七绝之一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人夜宿秦淮所看到的并不是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是清冷月光映照沙滩、烟雾笼罩冰凉的江水、应该是百叶凋零深秋之季、一片凄凉肃杀之气……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淮河两岸酒店林立、吆五喝六、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片乌烟瘴气、满地狼藉……开始就表达了诗人心情沉重深感历代亡国颓废衰败的无奈之忧患意识!

商女可泛指古时行船跑马三分忧!抛头露面七分险!暗喻当时艺妓或舞女被动接受不自由的悲惨命运、迫不得已为了生存生活歌唱《玉树后庭花》(此曲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实则亡国艳曲也)当时晚唐国哀势微、内忧外患无以复加、却还想花天酒地、寻欢作乐!诗人借助一曲歌舞来讽刺当权者政治靡烂腐败堕落……陷入深深的忧郁悲伤之中不能自拔……

此诗内涵丰富而言简意赅……与李后主《虞美人》同具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之精妙也!

三国后主刘禅归降司马、同样沉溺美色酒乐而传诵千古名句:此间乐不思蜀!将其不思进取耽于逸乐之意刻画得入木三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得过且过难启齿,望尽腐水流玉川。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统治者的国家亡了,商女为何恨?

优质回答

既得利益者当然恨亡国,低层劳动者谁来统治不都是纳税,纳给谁也没啥去别。就算是读书人东林党一听满州人说科举照旧不也都跪了么。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先得绕一绕。“商女”是歌妓,妓女,“恨”字在古汉语里是“遗憾”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痛”。“后庭花”是指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后庭花》, 后来被称作亡国之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是说,歌妓们不知道亡国的“痛”,还在唱“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理解诗歌要读懂作者文字背后的意思,读出作者的话外之音。“商女”只是工具,达官贵人,士大夫之族的工具。“商女”唱后庭花是有人要听,谁听?当然是那些当“大官”的。所以,诗人真实的意思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统治者们不知道亡国之痛,还在醉生梦死。

杜牧出生世家,才华横溢。一贯以政治家自诩,一生忧国忧民,渴望为国建功立业。无奈身处晚唐,大唐气数已尽,无力回天 ,只能发发牢骚,写写诗文了。

政治上,杜牧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作文学史上的“小李杜”。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诗赏析】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