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神童吗 少年孔融是个怎样的人

网友提问:

孔融是如何从神童变为愤青的呢?

优质回答:

一提到孔融,想必大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内容,指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孔融乃孔子的二十世孙,年幼时的孔融不仅做出过“让梨”这样令人称道的事情,他也曾干出过其他许多令人称奇的事情。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过人的智慧,他也因此被人称之为神童,然而,长大后的孔融却变成了十分情绪化的愤青,并且还因此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孔融天资聪慧,自幼便受世人赞扬,然而年幼的孔融心性未定,容易在赞美声中迷失自己,这一点却未能得到父母重视,对他加以正确引导。孔融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时任太山都尉的孔宙。孔融十岁那年便随父亲到京城洛阳,恰逢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居住。孔融早就听说过李膺的美名,想前去拜访,然而被李膺的门人拦了下来。孔融求见心切,便谎称自己是李膺的亲戚,于是便顺利见到了李膺。李膺见到他后十分疑惑想不起自己有这样的亲戚,然而聪明的孔融灵机一动说道:“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就此,孔融不仅聪明的化解了自己撒谎犯下的错误,更是得到了李膺的赞赏,就此名声大噪。

年纪轻轻便被称为神童,又得到名士的赏识,年幼的孔融自然是十分得意的。孩子的心性未定,轻易就能受到旁人左右,作为父母,其实最应当的是教导孩子要低调为人、谦逊处世,切不可争强好胜。然而,孔融的父亲在得知此事之后,却只夸了孔融聪慧。于是,这便在孔融心中种下了自傲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在孔融心中更是不断的生根发芽。

成年后的孔融变得十分的骄傲,并且他的骨子里又有一种读书人的“敢言气派”,就此从神童沦为愤青。孔融越长大越自傲,他到处炫耀自己是孔子后人身份,逢人讲话口无遮拦,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而后来孔融更是因为与曹操政见不合,又不懂得识时务,而就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在最初,曹操与孔融因为“匡扶汉室”这一政治理念而相处得十分融洽,可是到了后期,天下形势有变,曹操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政治理念,然而孔融并未看清局势,而是一直墨守成规,并且与曹操一有不同的政见便口无遮拦的批评曹操。曹操心中早有怨气,只是感觉时机未到。

东汉末年时因为天下大乱曹操为了稳固民生颁布了“禁酒令”,然而孔融偏偏不懂审时度势,就要和曹操对着干,他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反对曹操这项禁令。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许多。最终惹得曹操忍不可忍,罗列起孔融诸多罪名,除掉了孔融。孔融从一个神童变成了一个愤青,并因为自己的桀骜不驯的性格害了自己的性命,确实令人惋惜。

纵观孔融的一生,年幼时因为天资聪慧而被称作神童的孔融较之寻常孩童受到的夸赞与关注更多,然而父母在他年幼时未能给予正确的引导,让本应有一番作为的孔融就此变为愤青。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个豪族名士,孔融太不识时务了,因为自己的天性自傲和那张直言的嘴给自己惹了祸端,因而在官场上未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在是令人唏嘘啊!

其他网友回答

很简单,生不逢时啊。要是早生个数十年,孔融何至于此啊。要文化有文化,要风度有风度,有气质有气质,要品德有品德,要IP有IP,要粉丝有粉丝。他这样的人才,在东汉正常的时候,就是一个三公的苗子。可惜,生不逢时。恰恰碰到了东汉末,军阀并起,天下大乱。

说好的有文化有家世有品德就能够出人头地,海内扬名,可你们不按套路出牌。这读书人竟然要给武夫卖命。说好的儒家天下呢?

尤其是像曹操这样的阉人之后竟然已经称孤道寡,手操皇帝,号令天下了。这世道还有什么混头?

要想出头,就得像荀彧个样,夹起尾巴给曹操这个阿瞒当跟班,还要假惺惺说什么明曹实汉,要靠曹操匡扶汉室。这也就是自我安慰罢了。到头来,还不是成了曹臣汉贼?他荀彧能够自己骗自己,我孔融办不到。

要我当汉贼,不可能的,一辈子也不可能的。算了,算了,你们玩吧,老子是看腻了。既然你们砸了锅摔了碗,就不要怪我乱来了。

于是,孔融兄暴走了。他成了三国铁杆愤青,抬杠霸王,找碴能手,专注让曹操不爽十多年。有一年,曹操同志宣布今年大家不要喝酒了,因为今年粮食欠收,大家少酿点茅台,省点粮食出来。

本以为这个政策是爱国爱民,专等着大家夸呢。结果孔融来一句:“曹总,当年商纣王好色所以亡国了,你干脆把婚姻也禁了呗。”

你看,这个话说得很直很有理啊,不能因噎废食嘛,不能因为发生了强奸案,就把所有男人都阉了嘛。

曹操点个赞,说老孔你说得真对。

这就不是好好说话了。明明心里恨得要死了嘛,明明想一刀砍死孔融了嘛,为什么还要装做心悦诚服的样子呢?

有时候,孔融因为好好说话说出了水平,一般人都难以理解了。比如有一回,曹操打败袁绍后,把袁绍的儿媳妇甄氏配给了曹丕。

孔融评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一听,很感兴趣,武王打败商纣王后,还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我咋不知道呢?你看的是哪本《封神演义》啊?

孔融说,我也是瞎猜的,以现在的事情推算,他们以前应该会这么干吧。

一向不好好说话的曹操也无话可说了。

公元208年,孔融被曹操拿刀砍死,这下世界终于安静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孔融的变化并不稀奇。

孔融让梨,并不是单纯说孔融有分享的精神。

而是,孔融说“自己个子小,所以吃小的”。这并不是单纯的谦让,而更多是一种登记制度。

正常来说,小孩子更弱小,应该受到一定优待,吃大一些的例子。

孔融却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就是一种登记制度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谦让。

如此类推,孔融成为哥哥以后,也会毫不犹豫的吃掉大梨子,将小梨子让给弟弟。

这同我们的尊老爱幼,是有本质不同的。

可见,孔融小时候未必是什么好孩子,有着严重的等级思想。

另外,孔融10岁时,就表现出一个嘴炮的牵制,说话尖刻,不饶人。

资料这么写:太中大夫陈韪来到李膺家,宾客把孔融是神通的事情告诉他,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不一定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在座的孔融立即反驳道:“从您讲的话可以看出,想必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陈韪无话可说。李膺大笑,说:“锐气尽出,目无尊长,这么聪明的孩子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看看,10岁的小孩子对大人说话如此尖酸,可见性格如此。

长大以后,孔融的的所作所为,更像一个愤世嫉俗的书呆子。

为啥?

他本来是一方大员,家族和全国对他都有厚望。

然而,孔融就是个嘴炮,文不能文,武不能武。

开始被黄巾贼管亥包围,孔融束手无策,只能依靠太史慈冒死去请公孙瓒救援,最终靠刘备大军才解围。

之后袁绍派兵攻打北海,孔融还是没有办法,竟然当做进攻不存在,整天和清客喝酒作诗。

结果袁绍大军攻破北海,孔融带着数百部下仓皇逃走,连老婆和孩子都被袁谭抓获。

惨不惨?

如果孔融说自己是文官,不擅长打仗。实际上,他在北海长达6年,政治治理上也毫无建树。

说通俗点,孔融确实就像当年陈韪说的那样,神童长大未必是强人。

然而,孔融却像今天很多所谓神童学生一样,自认为是社会顶级精英。

一旦遭遇一些挫折,他们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愤世嫉俗,指天骂地。

孔融投靠曹操以后,曹知道他名气大,给了他一个虚职养着。

然而孔融却处处同曹操对抗,耍嘴炮。

曹操说东,他就说西,曹操说这事能做,他就说能做。

其实,就是通过和曹操对着干,孔融刷存在感,好像自己比曹操还强。

最终结果,就是孔融被曹操干掉,家人也被株连。

那个封建年代,你搞什么言论自由抨击主公,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其他网友回答

孔融是孔子第20代孙。曹丕《典论》论文里就专门“典”到过他,名列建安七子之首。这位儒家祖师爷的嫡系后人应该说是“文化信仰”很坚定的,让梨就是从小的表现(也可能是儒生瞎编的典型),也经不住东汉三国的政治黑暗和残无人道的杀戮兽行,“仁义道德”那一套在士人的心目中完全破灭了,连孔子自家的后人也不相信了。孔融把什么都看透了,就故作“公知”状,越位当意见领袖乱发微博,曹操说什么他反对什么。曹操破了袁氏兄弟,曹丕把袁熙的老婆甄氏捉来,归了自己,孔融就冷笑说,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了。曹操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就说,那可不一定,也有以女人亡国的,你何以不禁婚姻?曹操说孝道总还是要讲的吧?这是伦常底线,不能突破。孔融居然说,什么呀,生孩子只不过是因为男女图快活而已!瞎,这也太喷了,曹操就借此将他销号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孔融算不上愤青,他是汉朝的忠实拥趸。真正愤青的是祢衡。可以看下个人的鄙作《三国中最尖酸刻薄的人,孔融把他极力推荐给曹操,可能是出于歹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