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在讲什么?)

扁鹊见蔡桓公

今年在想一个有趣的问题:初中学的《扁鹊见蔡桓公》到底在讲什么道理?

常见的回答是,不要讳疾忌医,生病要听医生话,有缺点要用于改正,要勇于面对批评,诸如此类。

我原来也这样想,但今年却想说NO。

在疫情期间由于无聊与好奇,我翻了《扁鹊见蔡桓公》的原文,才发现原来当年学的是“删减版”,课文删去了韩非子讲故事前后的议论部分,而这些才是韩非子想要表达的重点。

文章被删减后,作者原本清晰的论证意图被模糊,教纲又决定性地做了“讳疾忌医”的诠释,这才导致《扁鹊见蔡桓公》被普遍解读为“讳疾忌医。”

事实上从原文看,《扁鹊见蔡桓公》更像是一个道家故事,是韩非子为了解读《老子》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时所做的一个举例论证,同样用来解读这一句话的故事还包括“白圭行堤”、“丈人慎火”。

01
《扁鹊见蔡桓公》的一般解读
一起复习下当年的课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课件,可以视为对这个故事的一般解读:

这里第6点提到了见微知著,没有只局限在看病、改正缺点的层面,点赞

02
《扁鹊见蔡桓公》出处说明问题

《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该书现存五十五篇,其中有一些篇目是涉及老子思想的,最明显的就是《解老》篇、《喻老》篇,前者可说是“对老子的解释”,后者则重在用譬喻、举例说明来解读老子。

《扁鹊见蔡桓公》就出自《韩非子》中的《喻老》篇。这个出处已经说明,“扁鹊见蔡桓公”是一个蕴含老子思想的故事,写作目的是解读《老子》中的具体经文。

也许有读者会好奇,韩非子不是法家么,怎么会讲道家故事?这不奇怪,司马迁评论韩非子的原话就是“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即认为韩非子的思想源于道家,当然这在学术上可能存在有争议。

(这也是个有趣的事情,课文中已经注明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的《喻老》篇,但即便看到这个篇名,当年也没有老师会跟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跟道家的关系。)

03
《扁鹊见蔡桓公》被删部分

《扁鹊见蔡桓公》容易被解读为“讳疾忌医”,一是因为老师这么教(按照教学大纲),二是因为课文前后有删减。

在“扁鹊见蔡桓公”前,有一段被删: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这里韩非子引用了《老子》第六十三章的经文,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接着韩非子又举两个典故为例证: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大致翻译是:千丈的长堤,会因为蝼蚁的洞穴而崩溃;百尺的房屋,会因为烟囱的缝隙而焚毁。所以说:白圭巡视大堤要堵塞蝼蚁的小洞,老人谨防火灾会涂封烟囱的缝隙,因此白圭没有水灾,老人没有火灾。

这段的重点是说明如何【制物者于其细】,即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以最小的成本解决问题。

最后落脚于【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大致翻译是:对待容易的事情要非常谨慎,这样才能躲避困难或灾难,对待细小的事情非常郑重,才能远离大的在灾祸。

(【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这句话写得真好,要慎这个【易】、敬这个【细】,不要觉得事情容易、事情小而疏忽大意了,小事不处理好,往往变成大事就很难处理了。)

“桓侯遂死”后有一段被删: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

大致翻译是:因此良医治病,趁它还在表皮就加以治疗,这都是为了抢在事情细小的时候及早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刚露苗头的时候,所以圣人能够及早加以处理。

这段是对《扁鹊见蔡桓公》的总结,可看做是作者提炼的中心思想,即主张做事解决问题要【争之于小】,同时,人世间的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所以所以圣人面对祸福也是尽早处理——【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基本跟“讳疾忌医”没什么关系。

有朋友说,或许是当年教材编撰的老师觉得初中生不应该懂太复杂的道理,尤其是接触这些明显是讨论【用】、【治】的道家和法家思想,才会故意删去前后议论部分,将重点放在“讳疾忌医”——是否如此,就不得知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是,《史记》中也收录了一个“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二者情节一致,只是蔡桓公换成了齐桓侯、字句有差异。司马迁对这个故事的总结是:【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落脚的重点是知微、早从事,与韩非子的版本相呼应。

以上是《扁鹊蔡桓公》的原文分析,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延伸思考。

============这是条分割线==============

如果只是将故事停留在“讳疾忌医”的层面,重点放在觉得蔡桓公真傻、扁鹊真厉害、中医真牛,恐怕我们所得启发不多、摄取养分也有限,但如果我们能够换多个角度,一层层解读这个故事,再做对比阅读,这个故事就会有趣很多。

01
“上医治未病”与“善战者无勇功”
《扁鹊见蔡桓公》蕴含“上医治未病”哲理,可参照阅读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王问扁鹊:你兄弟三人,哪一个最擅长医术。

扁鹊说:我大哥最擅长,二哥其次,我最不擅长。

魏文侯说:为什么?

扁鹊说:我大哥看病,发现病害没有形成就消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

二哥治病,病因刚一萌芽就消除了,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街巷;

像我这样的,用针灸刺血脉,给病人吃烈性的药,用药膏敷肌肤,所以名声传得出来,在诸侯间闻名。
这个故事与“扁鹊见蔡桓公”相呼应,都认为良医治病要知微、趁早,最好是问题没出现或刚萌芽就解决它,等问题严重了再处理代价通常会很大,所谓“上医治未病”。

但问题是,虽然最好的医生“治未病”,但这样的人通常没有名气和功劳,因为患者往往无法体会到医生医术有多高超,所以扁鹊说他大哥医术最好,但名气最小。

《孙子》也有类似的论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大意是,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战胜容易胜的对手,因此善战者既没有智慧的名气,也没有勇武的战功。他的胜利没有什么差错(闪失),为什么他的胜利会没有差错?因为他所战胜的对手,都是已经失败的人。

可见,不论是用药还是用兵,处理问题最高明的人,都是在问题刚出现时就解决问题,但这种人通常不会太有功劳,反而是救火队员会得最多的奖赏——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团队整天都在救火,谁会得益?大概只有救火员得益,团队整体受损。

给人治病是如此,给企业开刀也是如此。企业什么时候最爱提改革转型?通常是遭遇挫折,内忧外困的时候——但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个人看法是,企业改革转型的最好时期,通常是在健康无事时,尤其是在上升期、做增量的阶段,此时领导人往往一呼百应,要威信有威信,要资源有资源(钱、权、名、位),改革阻力最小。真到了困境才来改革,不是不会成功,只是通常都要出一场大血。

但遗憾的是,平安无事时,人与企业都很难想要改革,毕竟此时钱好赚、日子好过。在这种时候搞改革,也最难凝聚共识,大家都会问——“真的有必要吗?”

02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这是一句千古名flag,蔡桓公说了不久就挂了,我冒着被喷的风险说一句,某个层面上,这句话其实挺有道理。

这是一种从激励环境揣测动机的思路,最常见的就是侦探小说里的推理:XX挂了,谁得益?同样地,如果你生病可以令医生获得很大利益,那你很难不怀疑医生的意图;如果你脱发可以令Tony多赚几千块,那你很难不怀疑Tony给你免费测发质的动机。

所以,芒格说“不要问理发师你需不需要剪发”,Eric说“不要问Tony你是不是有脱发问题”——不要问,问就是不治将恐秃。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现象。

最明显的是保健品广告。如果看多了保健品广告,很容易以为中国男人都肾虚,女人都贫血宫寒,中年人三高有胃病,孩子缺钙缺锌缺维生素ABCDE,就算你现在啥问题也没有,你敢保证将来不出问题?毕竟“男人不补很容易老”。

又例如,近年盛行的“贩卖焦虑”更是一种“好治不病以为功”——如何将梳子卖给秃头?先卖给他焦虑吧,等他焦虑了,就算是秃头也会买梳子,北极熊也会买冰箱。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对手!”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跟同事的差距就在没学Python”
“你不成功是因为没学超级记忆法”
“孩子不学好语文,试卷都做不完”

——这说的是人间?这说的是修罗场吧。

蔡桓公以为自己没病,结果挂了;我们都以为自己有病,结果过度治疗。两者似乎都走了极端。

这时,有机智的读者可能质疑,不对啊,你刚说完“上医治未病”,现在又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不是矛盾吗?

我个人看法是不矛盾,一流的医生是“上医治未病”,在你没问题的时候帮你提前解决问题;庸医神棍是“好治不病以为功”,夸大你的病情,放大你的焦虑,以此牟利。在这个世间,最好的选手跟最差的选手,看起来总是很相似。

蔡桓公的问题是,遇到了顶级的医生却以为是庸医,这是不知人;现代人的问题是,听到了焦虑煽动就痛苦,这可能是不自知。

03
关于“图难于其易”
《扁鹊见蔡桓公》的核心观点是【图难于其易】,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想要办成一件很难的事情,要从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做一个很大的事情,要从最细小的地方下手。

老子认为难易是互相转化的,如果你把容易的事情看得容易,事情反而就变难了。这提醒我们,处理事情不要因为容易而轻忽了,不要因为小而不重视,所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一般人做事总是在快成功的时候失败。

曾国藩的【防败】就是一个【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例子。

曾国藩曾说,他遍观史书,凡是大户人家之家、大军、大国会突然失败崩塌,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懒】,一个是【骄】。所谓,“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曾国藩相信只要不懒、不骄,一个大家、大军和大国是很难骤然失败的,因此防止失败的主要路径就是戒懒、戒骄。

问题是如何做?曾国藩的指示很具体,戒懒从早起开始,戒骄从不笑人开始。他认为只要能早起,人再懒也有限;只要能不笑不如己者,人就不至于太骄傲。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

曾文正想避免家族的失败,具体落手处居然是最细小的早起、多走路和不嘲笑人,这大概就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作者:Hi,这是个人公号的第五篇文章。这个号主业读书自我治愚,分享读书的一些收获和感想,顺带交流价值投资,雪球ID是C4Cire。欢迎各位朋友关注、找我聊天。

扁鹊见蔡桓公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