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汉宫传蜡烛: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网友提问: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优质回答:

寒食 /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诗出自韩翃的《寒食》

冬至之后105天是寒食。

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的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当年流亡在外时,介子推一直跟在身边,有一次重耳饥饿难忍,找不到吃的,介子推就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大块肉给他吃,重耳铭记于心,后来重耳回国即位,成为新一代霸主,晋文公重耳给手下封赏,加官进爵,可是却忽略了介子推。晋文公派人去寻找介子推,准备给他高官厚禄,可是介子推避而不出。后来,介子推干脆带着母亲到绵山藏起来,晋文公派人去山里找他,为了逼迫介子推出来,就放火烧山,最后到山里看见介子推抱树而死,和他母亲都被烧死了。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这一天不能开灶生火,只能吃冷食,这就是寒食的由来。

韩翃这首诗,简单的描绘了长安城白天和夜晚的两个场景,非常传神,两幅长安城寒食图。白天的长安城,一派春日气象,飞花处处,东风烟柳;日暮时分,宫里开始传递火烛,轻烟袅袅,飘散在紧挨着皇宫的王侯贵族之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长安春色,仅此一句足矣!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寒食图,简直不能增减一字,却写尽寒食这天长安城白天的景色,和日暮后的皇宫里传烛的场景。一白天,一黑夜;一宫内,一宫外,尽得写意之妙。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写寒食禁火,宫内传烛,暗含讽刺意味,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其他网友观点

夜晚皇宫的景像呗。王侯家的富足与寻常百姓的对比之感言

其他网友观点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中的后二句。原诗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寒食节,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寒食节期间不能吃热食,不许点灯火。

这首诗开始二句是描述寒食节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后二句是写皇帝恩赐蜡烛给他的近臣。

在封建习俗的下,是不允许点灯的,但皇帝的近臣因为皇上恩赐,家里就灯火通明了。套用俗语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可以看出这些近臣平时弄权倚势,欺压贤良。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进行讽刺。

其他网友观点

一到晚上,王公将相家家大鱼大肉.笑语连天,烛火通明、歌午升平、尽显奢糜,而平民百姓黑灯瞎火,足不敢出户.真正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此反差的不公平,能不酝育覆巢的危机吗?伸头振臂一挥,必山呼海应.朝朝代代的更换,不都是此因吗?暗讽极至.

其他网友观点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表达了诗人怎样感情?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

表达诗人对当时宦官专擅、朝廷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的思想感情。

中唐以来,宦官擅自独断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朝末期。诗人借“汉宫传蜡烛”的历史,含蓄地揭示出上述的中唐腐败现象。

其实这是一首讽刺诗,以宫庭中寒食节的情况,勾划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丑态。

为进一步让大家理解这句诗的深刻含义,现把下列内容推荐给大家:

一、“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出自唐代待人韩翃《寒食》的诗中。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1.“御柳”有下列包含的意思:

①当时,寒食日有折柳插门的习俗。

②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2.寒食(即寒食节):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寒食节正值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有宋人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

唐代制度,到清明节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3.译文:

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里的柳枝条。

(傍晚)日暮时分,汉朝宫内(借指唐朝宫内)正忙着传递(皇帝点燃的)烛火;随着袅袅飘散的轻烟,烛火传入到皇亲贵族、诸候、宠臣人家。

韩翃的《寒食》表现出:

美好的春光无处不同。百姓家家禁火,而汉宫传递烛火,却让人感觉特异。特异中,包含着特权的意味;不由让人进一步看到享受这种特权的人,侧是五候之家。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中唐以后,臣官专权,出现的的政治弊端的现象。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两句诗从时序上承续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白天景色,进入到夜晚的景色描写。前一句“日暮汉宫传蜡烛”是叙事:傍晚,皇宫里人们开始传递蜡烛了。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景:点燃的蜡烛轻烟袅袅,轻轻的飘进王公贵族的大院里去了。在这里“轻、散”两字十分传神地描绘出皇宫里夜晚燃烛传递时,那种烛光摇曳下的袅袅烟雾轻轻流动,进入五侯家的曼妙景色,真是太美了!让人怡心,让人沉醉。因而深受时人赞美。作者本人也因为皇帝对这首诗的欣赏而官运亨通。

太美了,作者在这里实际上是一种反衬的写法,借胜景的描述暗讽了时下王公贵族们无视寒食节不许点灯的民俗攵化规矩的奢侈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显贵们这种放肆生活行为的愤慨和不满。虽然时人不解此意,也有人据此否定诗中表达的这种情感,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借古(汉、五侯)写今(唐、王公贵族)的曲折笔法,问一下,既然是赞美歌颂当朝的,为什么不直接美之?问题也许就清楚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日暮汉宫传蜡烛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