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没有谋反(曾国藩为什么创建湘军)

网友提问:

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控制了半壁江山,为何不愿做第二个赵匡胤?

优质回答:

公元1864年7月,围城数年的湘军一举攻克天京,曾经叱咤风云,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正式覆灭。而作为当时的湘军统帅曾国藩手握重兵30万。这支大都由书生出任将佐的民间武装,在经历了一系列败绩后,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硬是靠着湖湘子弟的韧性狠劲 ,转败为胜,彻底碾压了曾几何时秒杀八旗绿营的太平军,成长为满清全国战斗力最强的雄师劲旅。

攻克天京,意味着半壁河山收入囊中,湘军实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清廷为了褒奖曾国藩,在当月就封曾国藩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赏戴双眼花翎,曾氏一门光照门庭,风光无限,可以说满清上下的目光全部都投向了曾国藩,他成了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时间被推到了权力的风口浪尖上。

俗话说,“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又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曾国藩仍保持着低调做人做事的原则,并没有被眼前的纷扰乱了心性,但身边周围的许多人都以各种方式劝曾国藩自立为帝。他的胞弟,被人称为九帅的曾国荃,心腹大将彭玉麟,幕僚赵烈文等30余名湘军骨干深夜劝进,欲将黄袍加身与曾国藩。换了别人,这天大的喜事,没有几个能够把持得住!曾国藩呢,当众手书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心迹。

曾国藩之所以这么坚决拒绝,除了曾国藩自身的政治操守之外,是不是真的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假如曾国藩披上黄袍就能一呼百应,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天下呢?小编认为未必。

一是军事上有所忌惮。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占优势,但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重兵环伺,对湘军的做大早已觊觎已久,清政府的提防之心显而易见。

二是政治思想恐难统一。曾国藩起兵是以忠君爱民为初衷,湖湘子弟兵致敬他的高洁傲岸的名节,舍命跟随他南征北战,是为了博取功名,富贵成就,灭了太平天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功成名就了,再让他们反清造反,实属不忠不义,大逆不道,恐怕离心离德者不在少数。

三是国际国内环境不具备。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陷后,还有余部三十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国内动乱频仍,外国列强环伺中华,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中,冒险称帝,必将重燃战火,导致生灵涂炭,怎么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呢?这也是和曾国藩的行为操守截然相反的。

可能你要问了,为什么赵匡胤被手下将领黄袍加身,就顺顺当当地做了皇帝呢?

赵匡胤所处的时间坐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五代十国,朝代更迭频繁,武将兵变篡位的剧情热播不减。后汉时,郭威在澶州军变,数千将士发生兵变,以黄旗加于其身,拥立他为帝。 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赵匡胤还曾是郭威的部下,郭威也对他十分赏识和重用,并且言传身教,细心培养,赵匡胤也是好学生,跟着老师学会了造反,而且还造老师的反,你说能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吗?

所以,这只能说,时代不同,形势有别,结果当然也不能复制。历史在一次次地告诉我们,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能做成就对的事!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曾国藩的湘军攻克南京后,可以说是控制了半壁江山,他的仕途也步入了人生的巅峰,他也已是花甲之人。战胜太平天国,他的威望大增,功劳甚大,手握重兵,一度成为当时最耀眼的人物。

当时的他,尽可以挥戈扬鞭,驰骋天下,退可以据地为国,自成一脉。也有如王恺、胡林翼、左公等人相劝。但是,他最终没有学习赵匡胤自立,而是交出兵权,裁撤湘军,得功自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应该是有以下七个原因吧!

1.职位不同。赵匡胤掌握着全国大部分的军队,黄袍加身后,只需控制朝廷即可。而曾国藩只控制着湘军,而湘军并非国家正规军,要想控制朝廷实在是不可能。

2.年龄不同。赵匡胤当时正式年轻有为之时,手握这么多的军队,是想当元帅的士兵,有理想有抱负。而曾国藩当时已步入花甲之年,淡泊名利。

3.思想不同。 赵匡胤和曾国藩年龄的差异造成了两个人思想上的完全不同。赵匡胤年轻气盛,意气风发。而曾国藩儒学大咖,忠君爱国,顾虑重重。

4.环境不同。赵匡胤陈桥兵变,和属下促成有着极大的关系,至少说明上下同心。而当时曾国藩的湘军基本上散沙一盘,功成名就了,大家都想回家光宗耀祖去了,没有人有心事继续打仗了。

5.朝廷不同。赵匡胤兵变时,皇帝才八岁,这是当傀儡的黄金年龄。而清廷有慈禧太后夺权问政,朝廷的势力还很强大。

6.支持者不同。赵匡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他行动了。而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想称帝要走的路还很长。况且朝廷对他做足了防范。

7.相同的一点,都是兄弟二人闯天下。赵匡胤有个叫赵光义的弟弟。而曾国藩有个叫曾国荃的弟弟。赵光义弄了个斧声烛影,那么曾国荃呢?

综上所述,既然已经剿灭了太平天国,既然对兄弟们的承诺已经兑现,既然应有的都已得到,就见好就收,为未知的前途去拼,还不如享受现成,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果。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可以假设。

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其能力与学识城府,自不必多说。我看到有人从曾国藩家书的角度去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对此,诚不敢苟同。

曾国藩的功绩就不用多说了,身为汉臣,权臣,曾国藩深知功高盖主的下场和鸟尽弓藏的道理。他明白朝廷用他实属无奈,也明白朝廷防他才是出于真心。久居庙堂之上,他自然明白没有不透风的墙的道理。观其为人行事,料得他深谙小心驶得万年船之道。所以与其说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后生的,不如认为是写给朝廷那些防着他的人看的。目的就是要打消朝廷的顾虑,给自己谋一条后路。

至于说为什么不行黄袍加身之事。我们可以假设。曾国藩为政多年,他深知此时的清王朝已然是风雨飘摇了。摆在他面前有四条路。

第一,归隐山林,隔岸观火。但是他清楚,这是不可能办到的。而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乱世之中,无权无势,就只能任人宰割。

第二,加入叛军。他这种高人,完全看得出来,太平军不过是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加入叛军,势必没有好果子吃,而且落个晚节不保,实是不划算。

第三,出手平叛。权衡利弊之后,这是最好的方式。有名有利,何乐不为。

第四,权臣僭主。之前说过了,他是聪明人,聪明到看破了时局。此时如果夺了位,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置自己和家人于危险不说。输了,晚节不保。成了,面对的是一盘残局,国内积贫积弱,又有外患不断。这个烂摊子,接了还不如不接。岁数大了,欲求没有那么多了。为朝廷平叛,功成身退,保自家安宁的同时,又得清名,如此甚好。至于其他身后事,在他百年之后,自然有人去做。那时他已作古,也就不操心了。

希望能够帮到你。幕后煮SHI者,专注历史领域,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1)赵匡胤在军队朝政中是树大根深,尤其在军队威望,比当年司马懿有过之!从后面被黄袍加身后,几乎没有内部对抗可以看出来!(2)曾国藩没什么朝政基础,这从他经常被同僚弹劾可以印证(3)曾的威望主要在湘军,,有大量的真才实学的蒙清人才与之抗衡,如僧王,即使汉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左今亮根本不鸟曾国藩。尽管有湘军将士暗示曾国藩取而代之,但是还没有人起哄真的把黄袍加身于他,可见湘军认可他的统帅地位,但涉及个人前程,有的都做到封疆大吏了,又何必造反冒险呢,因此也不是所有湘军首领拥护他,他甚至连曹操挟天子都做不到,(4)个人军政素养,曾国藩还是不如赵匡胤,(5)曾国藩当年以名教道统号召天下,又如何反复无常失信于天下呢(6)从曾的人生成长经历,或信仰吧,他还是希望作为人臣,而且成为圣贤,他也接近了这一人设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新的救国救民的出路,何必替人担历史的骂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