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为什么是萧太后掌权(萧太后死后,大辽兴盛了多少年)

网友提问:

历史上,萧太后统治时期是辽国鼎盛时期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辽国的鼎盛时期是在萧太后和其儿子辽圣宗在位时期,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的时间为982-1031年,萧太后摄政27年,辽圣宗执政22年,母女二人共同执政了将近半个世纪,使辽国处于鼎盛时期。

萧太后的三头政治。

辽景宗是萧太后的丈夫,他在位期间不主张对外战争,仅仅是对北汉采取了援助,避免北汉被北宋灭亡。这样对北宋的发展是相对有利的,辽景宗末年的979年,北宋消灭了北汉割据政权,北宋和辽国直接面对面了。北宋和辽国之间的障碍北汉政权的消灭,两个强大的政权必定有一番龙争虎斗了。(萧太后像,摄政27年)

辽景宗耶律贤却在982年病逝了,萧绰太后当时只有30岁,儿子梁王耶律隆绪只有12岁,为了在帝位争夺战中取得胜利,她联络了韩德让和耶律斜轸这两个顾命大臣共同拥立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最终形成典型的辽国三头政治时期。

一、萧太后和辽圣宗。

萧太后在拥立自己的儿子即位之后,由于自己儿子年幼,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摄政生涯,这一摄政生涯自982年开始,直到1009年结束。萧太后还政给自己的儿子时,辽圣宗已经39岁了。萧太后还政不久就于1009年12月29日去世。(辽圣宗雕塑,耶律隆绪在位49年,执政22年)

二、韩德让(耶律隆运。汉人)。

韩德让的祖父是在唐朝末年被契丹劫掠到契丹为奴隶,经过三代的拼搏,韩德让已经成为辽国名震朝野的大将。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亡北汉之后,对辽国发动了三路大军的进攻,目标就是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北宋军队在初始阶段进军非常顺利,已经开始围攻辽国的南京(现在的北京),当时拒守南京的正是韩德让。韩德让拒守北京十五日,亲自登城防守,等待大军到来之后,对北宋的主力开始进攻,取得了著名的高梁河之战的胜利,宋太宗赵光义被射中了大腿,辽军一直追到河北逐鹿县才停止追击。

韩德让和萧太后有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韩德让年轻时和萧太后订过婚,被辽景宗横刀夺爱,成年之后,韩德让和萧太后仍旧有旧情。

萧太后利用自己的韩德让的亲密关系,组建了稳固的政治同盟,韩德让成为南院枢密使,也称南院大王,后来成为摄政王,尽心竭力的辅佐萧太后和辽圣宗,直到去世。(韩德让像,辽国摄政王,有一说萧太后嫁给了他,萧太后死后他也很快郁郁而终,高梁河之战的主要指挥者,击败宋太宗的主力)

三、耶律斜轸(契丹人)。

耶律斜轸也是有名的辽国战将,最著名的一战是击败潘美、生擒北宋名将万人敌杨业。

986年,北宋军队三路进攻辽国,耶律斜轸担任西路军总指挥,他派遣副将萧挞凛引诱宋军进入伏击圈,然后主力进攻北宋杨业部,全歼这一支部队,迫使北宋全线撤退。

耶律斜轸和萧太后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曾经担任北院枢密使,他对耶律斜轸提拔重用,并推荐给辽景宗,从此走上了辽国的政治巅峰,担任北院枢密使,也称北院大王。

萧太后和辽圣宗、韩德让、耶律斜轸组成了坚固的三头政治同盟,这是萧太后的执政的基础,这一三头政治持续到公元999年耶律斜轸去世,接替耶律斜轸的是萧挞凛,他是萧太后的同族兄弟,又是辽国的驸马。

此外,萧太后还重用了耶律休哥这一辽国战将担任要职,主要负责应对北宋的军事进攻。(耶律斜轸剧照,只注重军事,被萧太后的父亲提拔、推荐、重用,击败北宋潘美、活捉万人敌杨业)

萧太后的改革。

萧太后在摄政前后,击败了北宋两次主力进攻,两次宋军都大败,而且损失了大将杨业,一时之间再也不敢对辽国采取进攻了,这样也就为辽国迎来了国内和平时期。萧太后抓紧时机对内进行改革。

一、削弱皇室宗亲兵权,任人唯贤。

辽国契丹皇室向来诸王都有兵权,为了争夺帝位有时会搞得刀兵相向。为了解除这一威胁,萧太后利用自己稳固的政治同盟,解除了诸王的兵权,并且严格要求他们,没事不得互相拜访,互相宴请。目的杜绝这些王爷们互相联合 ,阴谋夺权。

这一做法为辽国上层建筑的稳定带来极好的效果,内乱基本被遏制了。同时萧太后将一批官员免职,让有能力的人担任要职,不管是汉人还是契丹人。

萧太后重用的三个人韩德让、耶律斜轸、耶律休哥都是能征惯战的主将,在对宋朝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无能之辈一律靠边站!不得担任重要的职务。

二、内政改革。

萧太后稳固了上层建筑之后,对内进行系统的改革,譬如劝课农桑、鼓励农业生产、发展水利灌溉等,同时对受灾的地区的民众减少税赋,严格控制官僚的贪污腐败。

三、兴科举制度,崇尚佛教。

萧太后还效仿唐朝的科举制度,选拔自己的治国人才,不分契丹、汉人等。同时崇尚佛教,教化民众。

萧太后时期,辽国的国力迅速增长,军队的训练和作战自然也是重中之重了。

对外战争和和平发展。

萧太后执政时期的辽国,当时共存的政权有北宋、西夏、高丽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萧太后也要为辽国打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993年,辽国发兵攻打高丽,防止北宋和高丽联手对付自己,这一战使得高丽直接降服,不敢和北宋联手。

解决了高丽的威胁之后,辽国开始展开对北宋大规模的进攻,一改过去防守和小打小闹的策略。1004年,萧太后、辽圣宗、韩德让、萧挞凛等南征北宋,以萧挞凛为主将。辽国军队一直打到了北宋首都汴梁门户之一的澶州,这里是北宋汴梁经过黄河通往北部的浮桥所在地。一时之间,北宋岌岌可危,有很多大臣有了迁都的念头,幸亏寇准等人的坚持,宋真宗到达澶州前线。

辽国和北宋的这场战争极具戏剧性,辽国的主将萧挞凛在巡视前线之时,被宋军的张瑰用三弓床弩射中,很快不治身亡,这对辽国来说是一大损失。萧挞凛是萧太后同族兄弟,又是辽国皇室的驸马,未来支持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左膀右臂,最重要的是他是辽国的主战派。(辽军主将萧挞凛被北宋城墙上的三弓床弩射杀,三弓床弩如下图)

有鉴于此,北宋和辽国展开了外交谈判,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国成为兄弟之国: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此后百年间宋辽没有大的战争爆发,双方都迎来了和平发展时期。

其他网友回答

萧太后,奚族,萧姓。

辽皇族契丹族。

基本上皇族选妃,都是从奚族选。辽国祚约百年,自始至终。太后基本是萧姓。

皇族定向联姻贵族。

其他网友回答

辽,由耶律阿宝机于916年建立,共传九帝国祚209年,是中国历史上契丹族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政权。

辽的最鼎盛时期应该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时,不过辽圣宗时期的鼎盛局面离不开他母亲萧太后统治时的努力。萧太后统治的初期,或许辽不算是最鼎盛时期,不过辽的鼎盛正是有了萧太后的统治方才逐渐实现的。

萧太后名绰,小名叫燕燕,是辽后族重臣萧思温的女儿。969年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后,萧绰被选为贵妃,同年五月即被册封的皇后。971年萧绰生下辽圣宗耶律隆绪,值得一提的是辽景宗在位时萧绰就已经开始参与政事了。

辽景宗去世后,11岁的耶律隆绪即位,萧绰成了皇太后,也就是从这时起,萧绰开始了她27之久的临朝摄政生涯。辽景宗去世后,辽就剩下萧绰和耶律隆绪,可谓孤儿寡母。

此时的北宋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趁辽孤儿寡母软弱可欺之时,大举发兵攻辽,准备将后晋石敬瑭送给辽的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于是北宋朝堂上一番商议后,雍熙北伐便开始了。

雍熙北伐之初,看起来大宋来势汹汹似乎要扬眉吐气一回了。宋太宗发兵二十万兵分三路,起初的确很顺利,也收复了不少失地。但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并没有如北宋朝廷预想的那样。战局后来不断被辽扭转,最终雍熙北伐很狼狈的失败了,并且一点便宜没占。

雍熙北伐之前,辽宋之间基本上是对立的,双方实力相当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雍熙北伐之后就不一样了,萧绰彻底看到了北宋的实力,她上台后对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诸如释放奴隶、奖励农耕,厉行廉洁、治理冤狱、推行《唐律》等。

尤其是雍熙北伐后,萧绰一改此前的防御为主战略,开始了对北宋的主动攻击。辽在萧绰的治理下,逐渐占了上风成了当时中国境内最有实力的政权。

辽在萧绰的治理下达到了鼎盛,这除了她本人的努力更离不开一个汉臣韩德让。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我们有时间再说。

其他网友回答

实际是辽国的衰落期,辽国接受澶渊之盟,罢兵停战,正是其走向衰落的表现,辽国已没有能力与宋继续战争,并逐渐走向灭亡。

版权声明